推动一体化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天津统筹推进媒体资源整合与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
【引言】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摘要】 近年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媒体传播格局随之深刻调整,舆论生态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媒体遇到严重生存危机。从2014年开始,天津市级主要新闻单位集体遭遇寒冬,营收持续“断崖式”下滑,年均降幅超过30%。2017年,报纸全部广告收入仅9000多万元,不到鼎盛时期的10%,媒体从业人员和受众也严重流失,传统媒体主流地位受到严重冲击。
为应对严峻形势、创新主流媒体生存发展出路,天津把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全媒体形态的新型主流媒体作为“关键一招”。2018年,撤销天津日报社、今晚报社、广播电视台、广电传媒集团等4个正局级机构和中国技术市场报社、天津报业印务中心等2个副局级机构,“合六为一”、挂牌组建天津海河传媒中心,重塑市级媒体格局,一体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形态媒体,并集中资源优先发展津云新媒体。
天津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实践中,围绕“紧密型、两分开、融媒体、集约化”原则和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向长期存在的资源分散、同质竞争等顽瘴痼疾开刀,推进全要素整合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媒体运行管理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媒体资源整合与业态深度融合,注重平台建设与流程再造相协同、产品创新与机制创新相促进,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加快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主阵地主战场,走出了省(区、市)级媒体声屏报网端一体化发展的融合之路。
【关键词】 媒体融合发展 一体化发展 新型主流媒体
一、背景情况
天津市的媒体业务主要集中在市级层面。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组建前,市级媒体相关业务主要分布在天津日报社、今晚报社、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广电传媒集团、中国技术市场报社、天津报业印务中心等6家单位,干部职工总计1.2万余人,所属媒体包括子报子刊16家、广播电视频率频道20个、新闻网站6个、新闻客户端8个、手机报2份,以及“两微”自媒体账号334个。
长期以来,各媒体资源分散、管理粗放、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十分严重。2014年以来,在互联网的猛烈冲击下,几家主要新闻单位经营发展集体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受众和收入双双持续“断崖式”下滑,各媒体广告收入年均降幅超过30%。报纸2017年全部广告收入仅9000多万元、不到鼎盛时期的10%,特别是在全国晚报界享有盛誉的今晚报社因严重资不抵债、一度濒临破产。媒体从业人员净流失严重。
当今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超过8亿人,其中手机网民占98.3%。面对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从2015年开始,天津各家新闻单位相继推出“前沿”“问津”“新闻117”等新闻客户端,各类新媒体平台建设虽有一定成效,但影响力都比较有限。天津媒体固有的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根本不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的传播要求,亟须拿出全新打法战法,于信息芜杂中发布优质内容,在人声鼎沸中叫响主流声音,努力占领新的舆论场,巩固壮大党的新闻宣传主阵地,更好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面对新形势,媒体改革成为天津的“刚需”,深化改革、深度融合更加迫在眉睫,对决策者和媒体人而言,“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不改革就死路一条”的意识更加强烈,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应运而生。2017年2月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下决心拿下天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的融合之战,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不搞简单的物理相加,要一步到位、化学融合,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以媒体融合之效坚决打赢意识形态之战。
二、主要做法
天津市坚持高点站位、抓好顶层设计,找准创新求进、融合发展的方位坐标,从媒体管理运行体制机制这一关键处、要害处破题,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以一体化发展为方向,大刀阔斧推动全市媒体资源实质性整合,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一)政治引领、党建保障,千军万马风卷红旗过大关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坚持政治引领、党建保障,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把媒体改革的过程作为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全面领导和加强媒体党的建设的过程,同步推进建立健全党组织架构,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党委书记同时兼任3个事业部党委书记,确保改革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融合过程中,各事业部党委鼓励所辖党总支、党支部,以“结对子”方式开展党建共建联建活动,凝聚共识,增进了解。
改革既有空前力度,霹雳前行、大刀阔斧,又精心设计、稳慎操作,不回避历史遗留问题、不回避干部职工关心关注的现实利益问题,对各类可能的不稳定因素作最充分的打算,谋定而后动,务实求实、蹄疾步稳地推动改革。将解开思想疙瘩与解决现实利益问题紧密结合,坚决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确保改革过程中人心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为改革深入推进营造稳定环境。
(二)高点站位,强力推动,天津按下媒体融合快进键
天津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中央精神贯穿媒体改革全过程。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多次作出批示指示,主持召开5次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委书记专题会议,就天津媒体深度融合的方向、模式、路径等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作出决策,确定改革时间表、路线图。
2018年4月,市委审议通过《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组建方案》,确立了“紧密型、两分开、融媒体、集约化”的12字改革原则和目标,对市级所有重要新闻舆论阵地实行集中领导管理,深入推进采编经营两分开、两加强,重塑符合融媒体发展规律的策采编发流程,构建声屏报网端集约化发展的媒体新格局,力争用三到四年时间打造成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的新型主流媒体和传媒行业旗舰,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媒体融合的新时代考卷。
(三)整合调整,大破大立,报纸无社,广电无台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坚持整合资源、调整结构,打破旧有组织模式,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媒体产品生产动员组织架构。
1.媒体深度融合首先从“大脑”和“中枢”开始,领导架构实质性“合六为一”。撤销天津日报社、今晚报社、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广电传媒集团等4个正局级和中国技术市场报社、天津报业印务中心等2个副局级机构,整合为一套班子、一个法人、一个行政指挥系统、一个宣传策划中心。局级领导职数由8正、32副,大幅削减为2正、11副。原“两报一台”3家主要新闻单位撤销独立法人建制后,转为去行政级别的3个事业部,实现“报纸无社、广电无台”运行。内设机构由改革前的117个压缩至57个,处级干部职数由改革前的433名压缩至197名。
2.采编力量发挥各自优势,转移阵地,重开战场。将原“两报一台”所属新媒体采编人员、平台、项目等资源整建制划入北方网,组建津云新媒体集团。打破传统的“块块制”业务架构,本着先易后难原则,对原来散落在不同媒体不同部门的采编资源进行逐步整合,实行按照业务条线垂直设置的“中心制”,统筹采编业务,目前已完成体育中心、文艺中心组建。对最核心的新闻板块,由分管宣传策划的副总裁牵头,召集3个事业部和津云新媒体统一策划新闻宣传,目前已实现《天津日报》《今晚报》新闻业务的统一,广播、电视的新闻业务也已分别完成整合,正逐步与两张报纸的新闻业务实现完全整合。
3.对已失去受众的传统媒体不打“强心针”,不做“人工呼吸”。优化调整媒体结构,坚决不保护落后,主动关闭《中国技术市场报》《渤海早报》《采风报》《球迷》《假日100》《范儿》《蓝盾》《育儿》《智力》《今晚经济周报》《今日天津》等11个子报子刊,关闭国际频道、高清搏击、时代风尚、时代美食、时代家居、时代出行等6个电视频道,调整区县联盟、音乐等2个广播频率定位,停更合并天津网、今晚网、今晚海外网、天视网、天津广播网等5个新闻网站和“新闻117”“前沿”“问津”等3个新闻客户端。
4.强力瘦身健体,聚焦主责主业。整合经营资源,全面清理无关主业且亏损严重的经营性公司,关闭51家企业,裁减安置职工563人,确保海河传媒中心瘦身健体、轻装上阵。统筹海河传媒旗下8个主要媒体的广告经营业务,成立广告联盟,对外“一盘棋”招商运营。下一步,将组建由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出资的平台性公司,统一开展广告、新媒体创新服务、文化产业、楼宇经济、资本运作等所有经营性业务。
(四)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策采编发、声屏报网端无缝衔接
当下,传播技术的变迁深刻重塑着新闻业态。人在哪儿,媒体的重点就应该在哪儿。天津媒体融合加快数字技术落地,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研究受众、满足需求、提高效能。
1.以高效运行机制为核心,重塑采编业务机制流程。建立统一的宣传策划和指挥调度系统,在统筹导向把控、选题策划、指挥调度、议定事项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实行新闻采编“周会商”、重大宣传“日例会”制度,中心领导班子每周召开一次协调会,就上周重大宣传任务落实、本周重大报道选题部署等集体研究会商;由分管宣传策划的副总裁每天主持召开3个事业部和津云新媒体采前、编前例会,组织当日重点报道的全媒体采编发布。建立采访、编辑、技术“全媒体联动、全天候响应”机制,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等全要素打通,一支团队全流程协作,提高新闻生产效率,以内容生产流程的一体化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体化。
2.以融媒体工作室为纽带,激励传统媒体主力军挺进主战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海河传媒中心以此为要求,创新形式、大力推动传统媒体主力军挺进主战场。2018年,跨媒体、差异化组建了61家融媒体工作室,鼓励传统媒体采编人员以项目制的柔性方式自由组队,开展内容创新。建立工作室效果评价激励机制,以月度为单位,以作品实际传播效果为依据,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价,根据发稿数量给予基础资助;根据“爆款”作品访问量实行优劳优酬,积金池内上不封顶;根据带动下载情况,给予额外奖励。通过“基础资助+爆款优酬+额外奖励”形式,不到一年时间,吸引了571名传统媒体一线编辑记者加入,推出优秀新媒体作品近两千件。
3.以统一技术平台为支撑,优先发展“津云”移动新媒体。长期以来,技术都是传统主流媒体的软肋。天津建设津云“中央厨房”,作为全市信息数据资源汇集、开发、应用的总集成、总平台,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成为“一朵云”。2017年3月,投资1.74亿元的津云“中央厨房”一期建成运行,集纳各主流媒体优质资源,前端通过指挥中心对新闻生产全流程指挥调度,后台通过大数据抓取、热点分析、云稿库、网络问政、用户画像、内容管理等业务模块,为“找对受众”“抓准需求”等前端管理决策提供强大内容和技术支撑,对主流媒体进行技术赋能。依托并充分发挥北方网原有的技术优势,加强技术原始创新,自主研发了新闻发布管理系统、媒体融合技术平台等核心技术产品,已拥有60余项技术专利和著作权,输出到全国74家媒体用户。2018年,此项创收突破5000万元。
(五)守正创新,有“融”乃强,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人往哪里去”“钱从何处来”“心中真有‘数’”,这是当下身处转型期媒体人最为挂心的事。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更多的传统媒体的主力军义无反顾、大踏步地转入互联网主战场,随着采编人员对数字化技术的娴熟运用,主流媒体形成主流强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媒体生产流程优化,运营效率提高,新型策采编发网络优势显现;内容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气流量迅速攀升,整体经营形式不断改观,新媒体收入强劲增长;干部职工士气高昂,队伍面貌焕然一新。
1.占据传播制高点,主流媒体也很“潮”。通过改革,促进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差异定位中实现优势互补,在共融互动中实现共荣共生,主流媒体作为党的新闻舆论战线的直属部队、主力部队,成为主旋律和主流舆论更加坚实的引领者、引导者。各媒体在重大主题宣传中开展立体化、全方位、矩阵式报道成为常态,一大批“提笔能写,对镜能讲,举机能拍”的全媒体记者涌现出来,他们以饱满的创新热情,生产出更多契合用户需求的新闻产品,奏响了传播正能量的创新乐章,也在媒体融合的考验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各媒体全面改版升级,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天津日报》评论专栏《津门凭阑》、电视理论节目《大家说理》、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百姓问政》、原创电视相声节目《笑礼相迎》等,成为凝心聚力、连通百姓、润物无声、广受欢迎的品牌栏目和优秀节目。津云新媒体成为“网络为主、移动优先”的受益者,第一时间受权发布本市重大时政新闻、第一时间开展重大突发和热点事件报道和舆论引导,发出权威声音,成为一支颇具成长力的媒体新锐,2018年单篇传播量过千万的作品有7篇,其中反映喜获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南开大学8名新入伍大学生成长故事的短视频《如斯青春》和反映扶贫干部利用互联网帮助偏远山村脱贫故事的短视频《臊子书记》这两部作品,传播量累计均过亿次,成为“爆款”产品。2019年3月,津云新媒体原创MV《歌唱祖国》再次爆红网络,达到2.5亿的点击量,在网民中起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2.媒体生产流程优化,运营效率提高。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媒体融合,优化生产流程,深化社会分工,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以成立统一的新闻信息采编中心为主要突破方向,彻底打破媒体部门的界限和藩篱,实现新闻生产的全过程集中指挥调度,由一支采编发团队负责同时向声屏报网端多个平台供稿。
201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由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报道团队自主设计的“三讯道直播神器”,被人民网、新华网等报道,迅速成为“网红”。全国“两会”宣传报道,海河传媒中心派出94人的全媒体团队,虽然派出的记者比2018年减少了26人,但由于前后方无缝衔接、紧密合作,报道数量倍增,影响力、冲击力更强,“统一策划、集中采集、网络优先、多媒发布”的新型策采编发网络优势初步显现。
3.流量聚人心,新媒体增收强劲,纸媒招商“超预期”。实践证明,媒体深度融合抓住内容创新这一根本,把握好时度效,从拼海量向拼质量转变,从聚流量向聚人心跨越,方能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2018年,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旗下的天津电视频道组本地市场份额达到37.76%(同比增长7.79%),《天津日报》发行量达到18.01万份(同比增长2.88%),2019春晚收视率2.65%(同比增长126%),津云客户端、北方网、IPTV等津云系列新媒体覆盖本地和国内用户达2000万人(同比增长22%),这几组指标均超过改革前各媒体历史最高水平。
2019年,《天津日报》和《今晚报》历史上首度实现联合招商。招商达到了“三个超预期”:招商工作整体超过预期,代理公司参与数量参与热情超过预期,最终签约的代理公司数也超出预期。媒体融合为广告商创造出更大平台和更广阔商机,带动媒体整体经营趋向平稳,预计《天津日报》《每日新报》2019年广告刊量和收入有望实现双双止滑、稳中有增。与此同时,新媒体板块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2017年津云新媒体集团组建的第一个财务年度,实现新媒体业务营业收入2.37亿元,2018年达到2.8亿元,同比增长18%。
4.从“要我改”到“我要改”,中心上下形成促改革的浓厚氛围。海河传媒中心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党的事业第一,自觉讲奉献、顾大局,坦然面对个人进退留转、岗位重择、“二次就业”。其中,《今晚报》的5位处级干部重新做起了编辑记者。
通过工作室、稿酬制等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极大激发了采编队伍转战主战场的主动性积极性,那些干得多、干得好的采编人员有了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大家成为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改革促进派。改革后,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跨媒体流动的采编人员已达747人,且呈现出不断增长势头。
一年来,参与融合的人都是受益者,要么舞台变大了,要么个人收入上涨了,最基本的也是工作环境改善了、心情更愉悦了。
三、经验启示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轻轻松松获得成功。媒体融合“融”的是内容和技术,“合”的是机构和人员,触及的都是关键性问题、深层次矛盾、最切身利益,特别需要“改”的精神、“闯”的劲头、“干”的行动。推进媒体融合这场自我革命,关键是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攻坚克难。
1.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解放思想是改革先导。天津市委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重要论述作为总开关,坚持解放思想,用坚定的意志、坚强的党性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天津的扎实实践,清醒认识到:不管是从强身健体、更好扛起使命任务来看,还是从安邦定国、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来看,媒体融合这场自我革命都不容回避,主动迎战方能赢得未来;传统媒体不改革、不融合没有出路,小改慢改、小融慢融也将丧失机遇,必须敢于打破“等要靠拖”等守旧心态和畏难思想;不打破旧瓶,新瓶很可能成为翻新了的旧瓶,天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一定要在优化媒体结构、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必须探索建立符合全媒体运行特点和规律的新模式新架构。
2.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一把手上手是重要推力。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天津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既“挂帅”又“出征”,多次到现场调研座谈,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媒体融合方向、模式、路径,审议海河传媒中心组建方案。从全国实践看,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内容、技术、平台、管理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的确是一把手工程。凡是一把手重视、并选对各执行层级一把手的地方,才真正能够协调、连通、汇聚各方面资源,才真正能够创造性落实各项改革攻坚任务,才真正能够做到干起来有底气更自信,全媒体建设才会比较主动和顺利,并且成效显著。
3.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引领。天津把媒体融合发展作为一场全方位的自我革命,关键一招就是建立紧密型、两分开、融媒体、集约化的媒体管理运行架构,由中心党委对所有重要新闻舆论阵地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对所有媒体宣传资源、经营资产实行统一指挥调配,一体促进内容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使不同媒体、不同工种都成为全媒体生产链条中相互连接彼此借力的一个环节,形成融合发展的整体优势。在媒体内部运行中,实行灵活的工作室制、项目制、处级以下员工内部兼职制等,创新薪酬激励、绩效管理体系,激发从业人员转型发展的积极性,提高新闻产品质量,激发媒体发展活力。
4.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处理好利益关系调整是基本前提。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改革注重举措创新、方法务实。涉及媒体机构的调整,坚持一步到位、不留尾巴,坚定不移推进;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精心设计、稳慎操作。对于存量局级干部,以保留在事业部、仍由市委组织部任命管理形式平稳过渡;对于普通干部职工,现阶段继续保持三个事业部原有的薪酬体系,不搞“一平二调”,以薪酬差异促进人员内部流动、加快资源集聚。现阶段岗位需求通过内部调剂解决。对因部门调整而失去岗位的员工,鼓励参加其他用人部门的招聘考试,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用;对于离职人员,部门负责人积极帮助其联系社会用人单位,并严格按照劳动法规定给予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
【思考题】
1.论述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进行有益探索,交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创新答卷。
2.在改革发展稳定中不断攻坚克难,天津推进媒体融合创新的哪些思路和做法具有学习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