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引领未来
——北京大学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引言】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我也希望北京大学通过埋头苦干和改革创新,早日实现几代北大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
【摘要】 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实质是教育竞争。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在加快“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北京大学聚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投入不够”的问题,世界一流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总量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学术贡献不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优势学科不足等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综合改革。在深化综合改革中推进“双一流”建设,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深化综合改革,遵循办学规律,确定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充分释放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潜力,提出“30+6+2”学科建设项目布局,即重点建设30个优势学科、部署6个综合交叉学科群、布局和建设2个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北京大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路径和模式。
【关键词】 守正创新 双一流建设 北大
一、背景情况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几代北大人的梦想。在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支持下,经过十多年快速发展,北大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明显缩小。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北大的发展还存在着本科教育教学中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投入不够”,世界一流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总量不足,进入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较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大科研攻关能力还不强,重大原始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
从北大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看,我国正处在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后半期,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历史性交汇,以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源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展催生教育方式新变革。科学技术交叉融合发展趋势明显,科研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这些都启发北大深刻思考:如何发挥后发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在尊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律的前提下,看准方向,有所作为,从而实现跨越。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矛盾更加尖锐复杂,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突出表现在:在理念上和实践中存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割裂的情形,教学改革徘徊不前;人事体制等方面的制度制约了学科水平提升和交叉学科的发展,限制了研究机构的活力;资源的综合配置机制不顺、效率较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布局不合理,学科综合优势发挥不够;科研评价机制需要转变等。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二是部分学科发展思路有偏差,习惯性依赖于资源投入、扩大规模,不善于调动发挥人的能动性。因此,要实现在总体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进而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路径和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3年,北大联合清华研究提出了综合改革方案。2014年12月1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批准《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全面组织实施。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北大在科学谋划、广泛征求全校师生员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出台了《北京大学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二、主要做法
北大的“双一流”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学校整体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若干学科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30年,学校整体水平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48年,学校成为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主流学科全面位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在全球高等教育体系中居于领导地位,成为世界著名的学术殿堂。围绕建设目标,北大聚焦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综合改革,在深化综合改革中推进“双一流”建设,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深化综合改革,重点建设30个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推动部分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从而带动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部署6个综合交叉学科群,推动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在学校层面布局和建设临床医学+X、区域与国别研究的项目,带动学科结构优化与调整,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一)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北大党委将这一重要论断作为思考和谋划工作的出发点,作为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方向。学校党委常委会主持制定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任务分解方案和制度建设方案、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任务分解方案,确保党中央精神在北大落地生根。出台了《北京大学关于院(系)党政领导班子职责及工作规则的规定》等文件,在院系层面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大力支持思政课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并通过人才项目申报、人才奖项推荐等方面向参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倾斜。2018年学校先后召开21次常委会、14次书记办公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对照检查完成整改措施16条,制定完善制度11项,分解落实党建工作重点任务48项。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大力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程,打造了“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精品课程。充分用好各学科、各院系的学术资源,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育人”的有效融合,切实把育人工作融入知识传授之中。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和谐稳定、团结向上的校园氛围。坚持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为党委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办学职责,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强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辐射和引领,成立并举全校之力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2018年5月15日,北京大学登山队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世界屋脊再次喊响“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向伟大祖国致敬 (作者提供)
(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学校多次召开师生座谈会,进一步梳理本科教育、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投入不够”:第一,学校投入不够,服务保障体系还需要完善。院系的教学质量主体责任和学校管理服务体系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还需进一步夯实。第二,有的教师教学投入不够。重科研轻教学、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第三,一些学生学习投入不够。有的学生专业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持之以恒学习的精神,有的学生重书本、重考试、重分数,轻能力培养和动手实践。为此,学校制定出台了《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教师本科教学工作量核算的指导意见》《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
1.建设通识核心课程。2016年,学校出台《北京大学关于加强通识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北京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建设办法》。通识教育核心课“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以“人的培养”为核心,以学生的人格塑造与素质养成为主要目标,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导向,重点建设“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人文与自然”“思维与能力提升”四个系列课程。学校邀请最优秀的教师成立通识教育专家组设计方案和课程,既包括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也包括活跃在学术最前沿的中青年力量。课程入选标准非常严格,申请通过率仅为20%。一批教学水平精湛、教学效果长期受到学生好评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走上讲台。2018年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47门共计76个班次。开展通识核心课程教学质量诊断与研究,完成通识核心课评估报告。“北京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凝练专业核心课程。学校修订完成了2016版本科教学计划,确定各专业学生毕业所需的专业核心课程最低学分要求,明确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要求院系在教学资源、师资配备、助教安排以及教师课时费等方面向核心课程倾斜。设立学生自主选修学分,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跨学科学习。
此外,学校还发挥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开设图灵班、严复班、整合科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等10余个跨学科专业,精心设计古典语文学、思想与社会等5个跨学科项目,积极为复合型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支持教师编写精品教材,一大批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调整课堂规模,50人及以下的课堂数量增加至1700多门,强化了教师的指导力度。
3.改进教学方式。学校鼓励多种类型的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实现深刻的知识理解,通过阅读培养良好阅读经典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批判性思维方法应用,通过写作锻炼提升学生综合表达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体会发现创造乐趣,通过团队任务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为了引导一流师资投入本科基础课教学中,促进师生交流,推进“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着力推广“大班讲授—小班研讨课”为代表的教学方式改革。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将政治思想教育融于大学通识基础教育之中,注重问题意识,采取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和研究式四种教学模式,实现以“教”导“学”、以“学”促“教”,从而形成教师、研究生助教和本科生三者教学相长的良性教学生态。
2017年9月,考古文博学院组织学生赴陕西周原考古实习基地实习(作者提供)
学校提倡开放探索式的教育,增强本科教学的研究特性,多层次促进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学校增大研究性学习项目和实践技能训练项目在学生培养计划中的比例,从能力建设导向出发,改革实验、实践、实务和案例课程。例如,物理学院通过小型项目研究与成果展示、研讨型小班讨论教学、本科生科研实践训练、学位论文等途径,全方位、全过程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使同学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求知与探索的激情。
4.推进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近年来,北大博士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源质量、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要求不完全符合。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导师的国际学术竞争力、研究领域和方向、生源质量和学生是否以学术研究为人生目标、学位论文水平和资助体系等。北大有一大批杰出的、具备国际学术竞争力的教师,但原有的招生体制不能保证招生指标科学有效地配置给这批教师。在博士研究生资助体制机制上,在统筹各种资源、合理投放资源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针对以上问题,北大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资助体系改革为切入点,通过资源的合理统筹调配、改变资助体系平均化“大锅饭”现状,吸引优质生源、合理配置和优化招生规模与结构、引导优秀生源得到杰出导师的指导,改善培养条件和环境、形成导师更加关注学生学术成长的氛围,使博士生有更强的获得感和荣誉感,从而提高博士生学术研究的主动性、创新性、持续性,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此外,学校还进一步完善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积极推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博士生导师跨学科、跨院系招生和培养机制,重点支持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人才培养。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近年来,北大积极构建开放性和国际化用人机制,在教师分类管理、教师岗位聘任以及教师职称晋升标准等方面,坚持学术导向、国际标准,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改革模式,着力提升科研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2016年,学校先后发布了《北京大学教师行为规范》《北京大学师德教育实施办法》《北京大学师德考核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不断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在教师录用、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绩效考核、评优奖励工作中,对候选人遵守师德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学校近年来提高了招聘教师和职务晋升的标准,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师人事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依然突出,具体表现为:教师队伍只能进不能出,只能上不能下,没有淘汰;职务晋升以内部提升为主,缺乏外部竞争压力;部分院系新教师招聘“近亲繁殖”严重,博士生“自产自销”比例过大,等等。对此,学校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原则,建立总量控制、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分级流动、岗位管理的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一是建立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制度,出台《北京大学教学科研职位分系列管理规定(试行)》;二是建立评审机制,聘任教师和教师职务晋升实行行政审核和学术审核并行体制;三是规范聘任程序;四是注重质量第一原则,原则上不从本院系的应届毕业生中直接招聘教师;五是与国际接轨,设立长聘制,对教研系列教师实施有限聘期制,对教学系列和研究技术系列教师实行合同制。
学校实行博雅讲席教授、博雅特聘教授、人文特聘教授、博雅青年学者等博雅人才计划。截至2018年12月已聘任77名博雅讲席教授、271名博雅特聘教授、30名人文特聘教授、264名博雅青年学者。此外,学校还利用捐赠资金设立了部分学科讲席教授,先后聘任了十多位优秀学者。在人才引进方面,学校着重选拔具有出色的学术经历、能引领学术方向的领军人才和能开拓独立的学科发展方向、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学校保持相对较低的生师比,以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使教师有较为充裕时间从事高水平研究工作。目前,北大的教师队伍中,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力量,如理学部的两院院士、长江特聘和杰青人才已占到学部教师总数的近四分之一,国家青年千人、青年拔尖、青年长江和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占学部教师总数的近五分之一,并产生了较好的人才集聚效应。近十年来,学校聘请的外国专家超过6000人次,其中诺贝尔奖得主、院士、顶尖学者等高层次外国专家的比例已接近40%,7位外国专家先后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四)不断优化学科布局
北大学科建设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院系建设为基础,以学科交叉与融合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增强学术竞争力。
1.夯实学科基础。学校持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做好基础学科布局,发挥院系在基础学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资源分配和评价机制方面,向长期性、基础性研究适当倾斜,营造更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形成更有利于发挥学者个性、才华,更有利于实现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学校鼓励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构建网络化学科结构,搭建跨学科、跨院系合作平台,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在量子材料、干细胞、生物医学成像、基因测序、纳光电子、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及常见多发疾病等若干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领域建设了一批基础研究特区。在功能材料、先进制造、机器人等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加强布局。以“临床医学+X”为抓手,促进医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化学、物理、材料、工程学、人文等学科的高度融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大力加强《马藏》建设,编译《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第一卷)》。
2.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以国家重大科技需求为牵引,调整资源配置方式,支持院系和教师在一些重点前沿领域组建一流的创新大团队,在研究生指标、人才引进、考核评价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源倾斜。学校出台实施了《北京大学加强理工科专职研究人员队伍建设试点方案》,创新人事体制,鼓励发展高水平合同制研究人员队伍,适度扩大优秀博士后的规模。鼓励联合聘任和集群聘任等基于学科自身特点的多样化人才聘任方式。医学部积极探索临床医生校内兼聘和临床人员参与科研等新型人才使用机制。加强科研辅助队伍建设,数学学院、考古文博学院等院系已率先启动了改革试点。
3.加强科研创新基地建设。出台《关于加强北京大学理工科重点科研创新基地建设的若干措施》,着力发挥基地平台在重大科技创新、高水平团队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与广东深圳合作,建立了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等。与江苏合作,建立了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在北京,成立了石墨烯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多家市校合作的科技创新平台。发挥多学科优势,服务国家人工智能重大战略、培养智能学科一流人才,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致力于率先建成世界一流智能学科。积极推进材料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与引进。在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方面,出台了《首都高端智库建设经费管理细则》《文科纵向项目繁荣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成立文科发展基金。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等平台建设,启动支持“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及其沿线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丝路重大考古发掘与丝路文明传承”等重大项目,加强基础,鼓励跨界,拓展国际视野,聚焦中国问题,强化理论创新。
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学校不断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学术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60多个国家(地区)380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校际交流关系,与一大批世界顶尖学术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交流。提升“留学北大”品牌质量,加快培养国家急需人才,进一步打造南南学院、燕京学堂、“一带一路”书院等国际化品牌培养项目。
4.启动国际同行评议和学科自我评估,促进学科建设。北大于2013年启动了学科的国际同行评议工作,先在各理工科院系推行,目前已经推广到部分经济与管理学科和医学学科的院系。国际同行评议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学科发展状况把脉诊断,有助于明确各学科发展在国际上所处地位,厘清和国际一流大学相比较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学科发展方向和思路,不断提升学科国际竞争力。2015年,北大启动了学科自我评估工作,通过统筹现有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社会排名评估和国际同行评议等,系统性地构建了内生驱动的学科自我评估体系。
通过多年建设,北大的主要办学指标已与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可比性,最新自然指数排名全球高校第6位(检索时间2019年5月27日),在多个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全球前50名。近五年,北大有50多项成果发表在《科学》《自然》《细胞》三大著名杂志。北大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
三、经验启示
回看近年来的发展,北大在深化综合改革中推进“双一流”建设,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深化综合改革,进步显著、成绩斐然,其工作思路和方法给人以很多启迪。
1.“双一流”建设要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北大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着力建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既融通识理念于专业教育过程,又以专业精神和态度开展通识教育。同时学校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引导教师和院系对教学的投入,着力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与创造的激情。
2.“双一流”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这一战略目标。早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与北大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就说过:“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这是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最生动直接的阐释。坚持中国特色,就是要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遵循教育规律,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世界一流,就是要立足自身,放眼全球,与世界各国高校同台竞技,在可比领域和具有显示度的指标上,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者前列,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3.“双一流”建设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基础性工作。高校是培育高端人才的战略高地,要结合国家战略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有针对性打造能够迅速响应国家需求的,以学科带头人领军,以杰出人才为骨干,以优秀青年人为支撑,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和梯队,培养引进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要通过“双一流”建设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引育并举,努力为国家集聚一大批创新团队和高层次的拔尖人才。要改进人才评价制度,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特别要突出教学评价,完善科研评价,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和注重实绩的评价导向,鼓励原始创新和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的评价机制,重视社会服务评价,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业绩的考核。
【思考题】
1.新时代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2.新时代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如何聚焦科学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3.谈谈你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路径和模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