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产力发展及错误观念是生态危机的自然与社会的两大因素
当今的生态危机具有世界性,不论是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或资本主义制度都必须共同面对。从这一客观事实出发,应该从更一般的意义上寻找原因。实事求是追寻生态危机的根源也必须从实际出发,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 度。
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危机首先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没有处理好与自然界的关系。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类获取自然资源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极大的增强,与此同时,现代生活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和垃圾也与日俱增。由此必然带来社会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自然不仅是人类获取各种生存和发展资料的源泉,本身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看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矛盾。自然生产力、科技生产力、劳动生产力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三大源泉。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都要以自然为基础。但是,人类在依靠自然发展自身的时候,却不能充分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又会从源头上破坏自然这一基础。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方面要从自然不断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会破坏自然这一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这是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的两面性,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表现出来的规律性。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现代化发展相联系,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生活现代化程度越高,对自然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大。产生生态危机的可能性也越 大。
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的能力就大,对资源的消耗也越大,能源危机就是伴随生产力的高度发达而出现的。现代生产力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必然导致对石油、煤炭等能源需求呈现巨大增长的趋势,要使石油、煤炭转化为电能,就一定会产生大量的排放和污染源。人类生活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对资源的需求和对自然的破坏也越大。现代生活形成的汽车社会,在造成能源消耗急剧上升的同时,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也直接影响到自然空间和人们生活质量,雾霾已成为生态环境的头号杀手。雾霾的产生一定和现代生产力发展有必然联系。为什么雾霾会产生于新兴工业区,而不是产生于荒山野林,这是现代工业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的根本方法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消除污染,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生产力和现代生活的发展是造成生态危机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人类生产力和生活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必然会产生,这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属于自然科学的问题。能源、排放、污染、垃圾、空气等问题首先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联系。这些问题的解决根本上要靠发展自然科学技术,在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的条件下不存在生态危机的问题,或者说,不存在生态危机人为因素和社会因素。生态危机只是由自然界自身变化引起的。当然,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复杂的社会因素,即人的因素,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社会制度因素从根本上说也是人的问题,人在社会发展中用怎样的理念、态度、法治、政策、政府行为等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已有的实践证明,人的观念、态度、法治、政策的不同,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既有可能产生生态危机,也可以避免生态危机和治理好生态危机。今天的世界面对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正在努力探寻这条道路。尽管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的路上还有各种问题需要解决,但是,理念已经确立,坚冰已经打破,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只要承认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只要认识到人的观念、人类自身最终的自身利益对人的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就不会对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和最终解决的途径产生任何怀疑。从根源上讲,生态危机与资本逻辑没有关系,不管是否按照资本逻辑来发展,生产的自然规律都不会改变;与社会制度的不同也没有关系,不管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也具有共性。大量消耗能源,就一定会对生态造成危害,大规模生产汽车就一定会造成能源的大量消耗,不管在什么社会制度下,汽车的普及程度越高, 污染的排放量就越大,生活现代化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付出生态的代价。在这一点具有了共识,才能使今天世界各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共同应对生态危机的挑战中,通力合作,在构建互利共赢机制方面取得实质性进 展。
有的学者指出:“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生态危机的全部的分析、批判就是要说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是从资本的基本属性出发论证这一点的,从而他们的理由是充分的、无可辩驳的。正如他们所强调的那样,目前所出现的生态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社会制度的问题,即根子就是奉行资本逻辑的资本主义制度,必须把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态问题的根源追溯到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离开了资本逻辑,离开了资本主义制度来谈论生态问题,肯定是属浅尝辄止、管中窥豹、指东画西。” 从这一思想来看是不符合实际的。其一,不能把这一结论简单地说成就是充分的、无可辩驳的。其二,不能把“离开了资本逻辑,离开了资本主义制度来谈论生态问题,说成肯定是属浅尝辄止、管中窥豹、指东画西”,这样的分析太武断。对资本逻辑、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必须实事求是才有说服力。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生态问题并没有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只是到了资本逻辑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才成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危机。因此,把生态危机的根源追寻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很自然的。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进程,也与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化、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相同步。同样也可以把生态危机与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现代化进程相联系,这样的观点更能够解释世界发展的现实,生态危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同样会出现。把生态危机直接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还是与现代生产力发展相联系,这是追寻生态危机根源的两种不同解释、不同思路,哪一种解释和思路更符合今天世界的实际、更符合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不能把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就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画等号,更不能等同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把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简单复制到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无助于科学认识问题,更不能指导实 践。
资本的本质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和利润,实现价值的增值是资本的一般性质,也是资本运动的逻辑,只要是资本,都具有这一性质,否则就不成为资本。在今天,资本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存在物,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建制。随着对现代社会理解的扩展,资本不再局限于资本主义私有资本,社会主义公有资本也纳入资本的范畴,只是资本的性质不同,是指归谁所有以及带来的利润归谁占有。但作为资本的一般性质,即能够实现价值增值,或按资本逻辑运动,这一点无论对私有资本还是公有资本都是一致 的。
马克思关于资本理论的实质并不在于说明为什么资本能够带来利润,而在于说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利润为什么被资本所占有。利润生产是资本运动具有的普遍性,而利润被私人资本占有,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特征。如果抽象掉资本主义私有的性质,面对的就是资本逻辑的一般即价值增殖。今天,无论是哪一种性质的资本,都要在法律的规范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实现更多的利润。今天对资本的理解更多的具有一般意义,资本和利润是社会资源和财富的象征。我们要跳出传统观念只是从资本与劳动对立角度对其持否定态度,把它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否则怎么能解释今天中国的现实。依法、守法的资本逻辑和追求利润的资本运动不仅不是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而是应该受到保护和鼓励 的。
理念、指导思想决定行动,起决定性作用,当代世界各个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运用经济的、法律的等手段对造成生态危机的各种行为进行严厉制裁。不同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和做法进行严格的制裁和惩罚,把资本的效用原则与生态危机直接画等号是经不起推敲的,也不是科学 的。
不能因为存在资本逻辑,存在为了取得利润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就把资本逻辑、资本主义制度作为生态危机的根源、作为罪魁祸首,不能把存在的个别现象作为规律,这种把个别作为一般的夸大做法也是不科学的。个别现象只能说明有这种情况,但不能得出规律性的结 论。
其一,这一观点不能得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实践的支持。以最具有代表性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例,按照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观点来推论,他们的生态危机应该是最严重的。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对问题的分析都是遵循发展规律来进行分析,而不是以某些个别的现象为依据得出结论,要认真读读马克思主义的原著,做到心里有底气,不要被没有以马克思的原话为依据就说成是马克思的观点,重要的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说:“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恩格斯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还指出,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百多年前的情况和今天的现实完全不一样,把马克思没有说过的话作为今天的教条更不应该,着眼于今天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情况才是我们分析的依据。生态危机在当代世界的不同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态危机是否最严重,这用事实就能回答的问题。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一般规律看,在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快速增长初期,通常生态环境问题上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文明程度提高,对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开始改变发展观念,把科学技术和各种制度建设集中运用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走上绿色发展道路。“绿色资本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都是西方流行的思潮,同样值得关注。不能只把某一种思潮视为经典,而看不到其他的思潮、思想。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越高,通常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会做得越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越强,治理生态环境的能力也越强。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符合这一规律,世界各国的发展也验证了这一规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解决生态危机方面取得的成绩,在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很多做法我们需要吸收和借鉴。对问题的研究不以事实为依据,不对生态危机现象进行客观分析,并得出既不符合客观现实也不符合理论逻辑的结论。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今天要消除生态危机是做不到 的。
其二,这一观点也不能得到当代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支持。如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以资本为中心,其宗旨应当是千方百计地满足人的真正的需要,实现人的解放,这样就不会出现过度的生产,不进行过度生产就不会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决不是一个‘导致污染的社会’。理由十分简单:真正的社会主义旨在实现人的解放,而一个污染重重的社会还能谈论什么人的解放吗?真正的社会主义必然实施的是‘共同所有制’、‘共同使用制’就意味着要有计划地使用资源,而一旦做到了有计划地使用资源,那岂不是能使资源的枯竭最小化了吗?……在一个‘没有过度生产,没有过度需求,循环的,非消费主义的稳态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中,最重要的是‘人的需求要比资本主义社会中具有更多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人们将完全根据自己的真实需要来组织生产,人们在进行生产时会充分顾及到对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将完全从对环境的影响出发来决定生产什么与不生产什么’。” 正是因为把社会主义社会定义为这样的社会,所以,就不存在生态危机的根源,也不会发生生态危机。但是,这里所描述的社会主义是一种脱离实际、富有想象力的主观愿望。例如,什么是“过度生产”“过度需求”,什么是“人的需求要比资本主义社会中具有更多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什么是“自己的真实需要”。所有这些太抽象了。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标准,不可能由统一的计划来规定。如果有这样的社会主义只能是现实中看不到的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把这样的社会主义作为“不会导致严重生态危机”的依据太脱离实际,以这样的分析此来论证社会主义没有生态危机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和缺乏说服力。这种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太虚幻了,今后的社会主义是否就是这样还要由实践来检验。对这样的社会主义充满期待,但不是现实的,现在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历史将遵循规律向前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不能就天然地解决好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就不再会有生态危机,事实上生态危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发展中面临的一大挑战,成为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永续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中出现过失误,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造成了严重危害。但这与社会主义制度无关,是我们自己的发展观念失误造成的。我们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实实在在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尽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有艰巨的任务,但对此我们充满自信。联想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其中不少城市发出黄色、橙色,甚至是红色预警,面对这一情况,持“资本逻辑、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根源、是罪魁祸首”观点的学者该如何对这一现实现象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治理我们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情况大有好转,这说明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危机是可以治理的。中国的实践是最好的证 明。
在追寻解决生态危机根源问题上,遵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以习近平“两山”思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指导,得出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得出与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始终把生态危机与资本逻辑、资本主义制度联系在不一致的结 论。
一是科学认识生态危机与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有客观的联系如果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就不可避免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是自然规律不可改 变。
二是把生态危机与资本逻辑、资本主义制度联系在一起,不是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态危机根本的是因为人的发展观念不正确,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然对人类发展和生活的决定性意义,所以观念的改变具有决定性的意 义。
三是生态危机是可以治理的人类靠自己的智慧、能力、聪明才智运用各种手段完全可以治理生态危机,这是人类对自己的自信和信 心。
以上三点是我们在新时代必须确立的思想观念指导思想,也是今天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山”思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必须坚持 的。
生态危机是世界性的现象,也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这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需要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通力合作共同应对这一人类面对的挑战,而不是在消除资本逻辑、资本主义制度上做文章。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宣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诞生。近200个缔约国代表团全体起立鼓掌,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有了安排而欢呼。根据这一协定,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内。发达国家承诺在2020年至2025年间,每年拨款至少1000亿美元,协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这是世界各国面对生态危机的挑战达成的共识,这些国家主体当然是资本主义制度。把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定位于生态危机罪魁祸首的观点能在此无动于衷?为什么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在这一世界性会议上不能发出一点让世界认同的声音?难道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对此没有任何反思吗?尽管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