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资源安全在我国总体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系统提出的重要思想,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包括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观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要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是,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其次,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习近平指出,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
第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把国家安全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统筹协调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习近平指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保障自然资源安全是我国构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考察我国自然资源安全问题,既要考察自然资源的总量指标,也要考察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指标。人口总量在未来二十多年的继续增长,对于我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形成巨大压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任何问题和矛盾扩展到如此规模庞大的人口上都可能形成大问题。从总量上看,我国不仅是资源大国,而且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人均量上看,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和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上的排名仍然都相对落后。例如,我国人均可耕农业用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此外,由于区域之间在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导致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使得消除贫困更加困难。每年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陆流向沿海地区。而这些人口的流入地往往是人口密度本来就异常高的地区。
与人口系统一样,自然环境系统的变量也具有变化缓慢、变化周期长的特点。因此,自然资源禀赋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具有长期性。在我国自然资源中,一直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很强的制约作用的主要是粮食、森林资源和能源。
(一)我国粮食安全形势
在粮食方面,作为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的大国,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食安全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人口数量、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粮食种植结构、人口食物结构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考察我国粮食安全形势,需要从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这些关键因素入手。
在粮食播种面积保障方面,我国不仅在耕地资源安全方面面临挑战, 而且粮食播种面积比例亟待合理化。一方面,2004年以来,“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工程的实施,以及《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落实使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总体上耕地资源仍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而且我国耕地、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持续加剧。一些地区农田设施老化,全国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完好率仅60%,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约为三分之二。此外,耕地质量退化、地下水超采严重问题突出。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的目标极为迫切,即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提供资源保障。 另一方面,根据我国人口食物结构和粮食需求数量的变化,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粮食生产方面,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与粮食高产国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就需要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挖掘新空间、培育新优势”的要求,重视和依靠粮食生产的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适时调整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路线,加强粮食生产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二)我国森林资源安全形势
森林资源不仅对于气候调节、风调雨顺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提供丰富的森林产品。
1. 塞罕坝林场造林奇迹
塞罕坝机械林场(以下简称塞罕坝林场),是河北省林业厅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坝上地区。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清朝末期,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为了弥补国库亏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百年间,塞罕坝由“美丽高岭”退变为茫茫荒原。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推动内蒙古浑善达克等沙地沙漠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其后,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经过实地探察,选址于塞罕坝。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
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缺食少房,偏远闭塞。“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
他们不畏艰难,愈挫愈勇,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成功实现全光育苗。1962年、1963年两次造林失败后,1964年春天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提振了士气,坚定了信心。从此,塞罕坝的造林事业开足马力,最多时一年造林8万亩。
如今,森林面积在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塞罕坝林场的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如果林木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绕地球赤道整整12圈,给这个蓝色星球系上12条漂亮的“绿丝巾”。塞罕坝林场的林木总蓄积量,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增长了30倍。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8倍。
2. 国家森林资源安全形势的总体分析
森林资源安全问题既是生态安全问题,又是森林产品供给问题。森林资源安全问题涉及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总量、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森林面积方面,我国森林面积从1995年以来一直保持上升态势。这主要是我国多年来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等工程和封山育林取得的成果。但目前我国生产的林产品还不能满足我国工业化阶段对林产品的大规模需求。每年我国要进口大量的林产品。尽管我国森林蓄积总量很大,但是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则处于较低水平。
因此,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确保国家森林资源安全,落实《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的目标,即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以上,到2050年,我国森林质量将超过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就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三)我国能源安全形势
能源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在能源消费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有了较大增加。由于能源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能源安全在国家总体安全中的地位非常突出。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能源安全问题既是能源生产总量、能源生产结构、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从能源生产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对比看,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小于能源消费总量,而且存在较大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缺口呈逐渐扩大趋势。与此相对应,近年来我国每年能源进口量较大,并呈逐渐上升态势。在能源生产结构上,我国能源生产的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而这些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由于总储量的限制,这些能源的开采难度会逐渐加大。而水电、风电和核电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结构中比重很小。在人均能源消费量方面,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费量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因此,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神华宁煤煤制油示范项目建成投产作出的重要指示,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增强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综上所述,我国在粮食、森林、能源等关键自然资源的安全形势在长期发展中已获得较大改善,但在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等一系列指标上仍面临较大挑战。每个粮食、森林、能源等关键自然资源安全问题本身都是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科学保障自然自然资源安全,就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统筹发展与安全,依据每种资源安全系统的自身特点,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贯彻落实好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这一战略部署,必须立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从技术、思想观念和制度等层面系统构建国家自然资源的安全体系。在技术层面,要构建自然资源全面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思想观念层面,要牢固树立节约与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观;在制度层面,要加大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的改革创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