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西方生态主义者思想的吸收与借鉴
西方关于研究生态文明的学者学术流派并不少,一部分是从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研究生态问题,主要是从现实中出现的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看到人类生产力、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和造成的后果,例如美国科学家蕾切尔·卡森,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等,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受到人们广泛的赞同,他们的著作在世界上影响深远、多次再版。蕾切尔·卡森作为一个海洋生物学家、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她的著作《寂静的春天》早在1962年就向人类用现代科技手段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出了第一声警报。尽管当时遭到农药相关企业的猛烈抨击和某些舆论的嘲弄。尽管当时她是极少数,真理却在她的一边。
科学技术发展对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春天万物生长,各种动物也回到美丽的春天,鸟鸣声声是一幅美丽的图景,但是由于农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现在的春天寂静了,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物种的消失。科技的发展首先威胁到的是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看到了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能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最后必然损失到人类自身。这是西方生态学者提出的人类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的思想观念,尽管他们没有以马克思主义自称,但提出的观念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 想。
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所著的《增长的极限》一书于1972年问世,这些学者在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上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用科学的方法论证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天人合一”、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这是从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上向人们提出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农业、污染等方面的制约将对发展形成增长的极限,这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提出的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警告,经济增长同样要遵循自然规律,违反规律就一定导致增长的极 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