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论不变性问题
保证现代艺术品真实性的东西是什么?正是现代艺术品在不变物的光滑表面上留下的累累伤痕。突如其来的巨变,乃是艺术的永恒特征之一,其反传统的能量,如同消费一切的巨大旋涡。因此,现代派成为与自身对立的神话。通过现代艺术,神话的永恒性成为灾难性的瞬间,使所有短期的连续性毁于一旦——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辩证形象观包含这一思想。即便在现代派保存传统成就的那些例证中,特别是在技术性例证中,也有一些东西因受所有传统因素发生巨变的冲击而被扬弃。鉴于新事物范畴发轫于历史过程,从一开始就取消了特有的传统以及后来的传统,那种认为现代派是一种能够改正的离经叛道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为了回归到一种不复存在的而且理应不复存在的坚实基础而争论不休,也是徒劳无益的。现代派的基础无从谈起,即便有的话,也会遭到具有这种基础的现代派的断然拒绝。
美学中有没有不变因素呢?无疑是有的。然而,一旦这些因素遭到孤立,就会失去意义。我们不妨以音乐为例。音乐是一门时间艺术,这一点不可否认。如今,音乐时间与现实经验时间尽管在诸多方面有别,但却有一共同之处,即:双方均不可逆转。另外,在同样含糊笼统的水平上,音乐的任务可以说是在于详细描述其“内容”(其内在时间方面)与时间的关系。但是,这种分析很快就会走入穷途末路;因为,在事实上,音乐与形式上的音乐时间的关系,并非从抽象角度,而是从具体的音乐事件背景出发予以界定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曾以为音乐应当采用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来组织安排内在时间性的事件顺序,使其依照逻辑相互联结起来,结果,事件顺序将会像时间本身一样不可逆转。不过,那种所谓的时间顺序的必然性,通常在某种程度上是虚构的,结果表明音乐可以发挥艺术的幻象特性。今天,音乐显然同传统的时间顺序背道而驰,并在处理音乐时间方面正寻求利用各种不同方式。关键在于,无论怎样怀疑音乐能否摆脱时间的常量,只要把时间视为一种契机而非音乐的一种先验假设,那就更为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