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新用户福利,0.01充值币购书一次
本书不参加新用户福利活动
起始集:第2章:高效能人士也有拖延习惯
共24集 已更新至12集
北大教授讲《百年孤独》
共24集 已更新至12集
124.66币240币
余额:50.66充值币 50.66赠送币
还差0.01元(0.01币)
50.66币
计算中...
余额:50.66充值币 50.66赠送币
免费或已购章节不扣费
还差0.01元(0.01币)
职工图书馆已开通机构支付功能!选择心仪好书,机构代你购买。
知道了上一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实力和产业结构是评估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标准或要素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注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形象的科学论断:“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深圳在一些方面占了先机,但在科技方面也有先天不足。深圳不同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深圳的科技底子就是一个边陲穷县的底子。这里别说没有名牌大学和国家级研究机构,在1979年建市时,全市只有一名具有中级职称的工程师。更有人说:“全市只有两名科技人员,一名是拖拉机维修工,另一名是兽医。”这是一个苦涩的笑话。为了迅速改变科技落后的现状,多年来,深圳市一直为高新科技产业搭建平台,打造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如今,深圳市已相继建立综合政策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引进与自主开发并重的科技成果体系,还有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支持的资金支撑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研发体系,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与此同时,还建起了一个个高标准、高质量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园区。
深圳还有一个漂亮的大手笔,即创办了高交会,并建立了以高交会为主要平台的高科技交易市场体系。深圳不只有春天的故事,还有秋天的故事。1999年金秋季节,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办。这个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类展会,在推动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以及促进地区、国家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切,可以提炼为一句话—“中国科技第一展”。
而在此前,深圳也有一个如今只存在于老一辈深圳人记忆中的节日—荔枝节。这个节日却让深圳人颇为尴尬,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发展了近二十年后,还只有一个具有农耕文明象征意义的荔枝节。深圳原本就是荔枝生长的沃土,从荔枝节到高交会,既是一夜之间的改变,也是延续了数千年农耕文明后的华丽转身。这一片荔枝生长的沃土,如今已是高新技术的沃土。从1999年秋天到2019年秋天,高交会已连续举办了二十一届,深圳高新技术发展的成功与这一个重要平台密切相关。一批接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企业家、科学家会聚深圳,把最佳产品和新兴产业推向国际市场,与世界顶级水平对标,很多国内外人士都是通过这个平台第一次关注到深圳卓越的科技创新力。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外国政要的身影,还有来自海内外科技界和商界的精英,任正非、马化腾、汪滔、陈宁……
深圳市出手的一系列组合拳,推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驶入了快车道。2000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首次突破百分之五十。2003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完成了第二个千亿目标。从此以后,这项指标就以平均每年一个“千亿元级”的速度增长。
然而到了2008年,正当深圳高新技术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时,全球化机遇忽然变成了全球化的风险。2008年10月8日,这一天被欧美投资者称为世界上最黑暗的一天,美国灾难性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风暴的总爆发。在华尔街股市连续狂跌后,这场危机像龙卷风一样席卷全球,这是一场比十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更恐怖的灾难,美国第十三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把这次危机称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
从世界经济的大格局看,每一场危机都意味着重新洗牌。在这个重新洗牌的过程中,既要面对惨遭淘汰的危机,却也蕴藏着无限商机。深圳市政府在危机四伏中没有选择大放血,而是有效地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在公平竞争的市场体制或机制下,面临危机的所有企业都是平等的,优胜劣汰原本就是市场的自然选择。让一些企业淘汰掉,正好“腾笼换鸟”。深圳在几十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史中,一边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创新,一边在创新中调整产业结构,从电子视听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到互联网、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等,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企业结构不断调整,形成了良性循环。不知道有多少产业衰退了、消亡了,又有多少新兴产业诞生和壮大;不知道有多少知名企业被淘汰了、退市了,又有多少新型企业被发现,并成为著名企业;不知道有多少产品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又有多少产品成为市民消费追捧的对象。在这些过程中,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升级,企业不断更新,产品不断迭代,形成了现在的战略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互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接踵而至的欧债危机,到2018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摩擦和针对多国的贸易战,危机一直在地球上延烧。但从那些危机四伏的国家及产业、企业看,最深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体制或机制上的危机,还有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危机。在应对这场全球性危机时,中国受冲击最严重的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大批外向型企业,都在危机的高峰期进行了有效的应对,没有出现西方国家那样的重创,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都很奏效。整个社会的信心逐步地回升,无论是国人还是外商,都对中国的发展继续保持积极评价。中国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和危机处置能力远远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也让整个世界开始重新认识中国,认识深圳。
全球知名财经杂志美国《商业周刊》(中文版)称深圳是“中国最具硅谷气质的创新城市”。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说:“深圳的发明发现正在影响中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
深圳在科技创新方式上不同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这些城市的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而深圳则形成了六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现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创新型公司为本土企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研发机构在企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研发人员在企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研发资金源于企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专利发明出自企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承担。迄今,深圳已拥有一万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已形成了龙头企业领跑、广大中小企业跟进的雁阵效应。这些企业雁阵构建的是深圳的现代产业体系,而企业雁阵背后就是人才雁阵所构建的科技创新体系。若要对深圳本土生长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按代际做一个梳理,四十年,四个年代,依次可以以1980年代诞生的华为、1990年代创立的腾讯、2000年代创办的大疆、2010年代成立的云天励飞为代表。这四家企业的创始人任正非、马化腾、汪滔、陈宁又是各自行业领域的杰出代表,也是这四个雁阵中的领头雁。
任正非是一位和共和国一起走过来的企业家。他是深圳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开荒牛”,也是1980年代在深圳创业的第一代企业家。1987年,深圳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第一个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专利、管理等要素入股、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这一年,任正非已四十三岁。由于遭遇商业陷阱而背上了两百万元沉重的债务,正是深圳这一政策的出台,让他绝处逢生。他与几个合伙人凑了两万多元的注册资金,在蛇口工业区一侧的南油新村租用办公场地,创办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始了他们充满艰险和未知的创业之路。任正非带领华为一路走来又一波三折,他们从给香港一家小型程控交换机厂商做代理商到小作坊式地组装小型程控交换机,从模拟到自主研发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从率先在全球研发出多载波技术到推出华为的中国“芯”。通过不断创新,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把华为从一个小作坊式的公司打造成震惊世界的科技王国,成为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的世界500强企业。
华为自创立以来便与深圳经济特区一起成长,在追逐西方发达国家的征程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从2G时代的模拟、3G时代的追随、4G时代的同行到5G时代的超越。而今,华为已成为5G时代的全球领跑者,构建起“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一路上,多少电子通信设备的大鳄在一轮又一轮的激烈竞争中惨遭淘汰,包括当年几乎垄断了中国通信市场的诺基亚、摩托罗拉都已黯然退出历史舞台,而华为则从独树一帜到异军突起,正在改变世界。
这要归功于任正非和华为团队。任正非是一位充满了前瞻意识、忧患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他作为深圳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之路的亲历者和典型代表,自始至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第一位。在科技创新的同时,任正非和他的团队还在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上不断创新,其代表作就是创立了开中国企业之先河的企业治理大法—《华为基本法》,重新定义了中国企业的基本准则和精神。任正非和他缔造的华为正因为一直敢闯敢试,坚持创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才能登上时代的高峰。诚然,这也要依托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创新精神的不断升级。任正非和华为的命运,与深圳经济特区的命运紧密相连,互为因果。任正非在创办华为之初只想“活下去”,之后不但活下来了,他还把自己活成了一个传奇。这也是属于深圳和华为的传奇。
马化腾是一位70后企业家,也是一位深圳本土培育出来的企业家。1993年,马化腾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进入深圳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做编程工程师,专注于寻呼机软件的开发。这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在于实用,而润迅开阔了马化腾的视野,并给马化腾在管理上提供了必要的启蒙。1998年,马化腾创办了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一位70后企业家,创办了一家90后企业”,马化腾和腾讯团队的创业史和创新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堪称邓小平“南方谈话”以来深圳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创新精神不断升级的缩影,颇有解读的标本意义。
随着一只“小企鹅”在南海边破壳而出,马化腾和腾讯也一度举步维艰。在创业之初,这只嗷嗷待哺的小企鹅最缺乏的就是资金。1999年秋天,在深圳举办的第一届高交会上,“小企鹅”之父马化腾抱着改了六十六次、二十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几乎跑遍所有的展台,极力推销腾讯这只“小企鹅”。最终引起了全球最大信息技术风险投资公司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与香港盈科数码的重视,拿到了腾讯发展史上第一笔风险投资。正是借助高交会的平台,这只如今风靡全球的“小企鹅”才活了下来。从最初的模仿到自主创新,这只小企鹅终于打败了狮子,在互联网上打造了一个庞大的QQ帝国,为中国人创造了全新的沟通方式。如今,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为世界十大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多元化的服务包括社交和通信服务、QQ游戏平台、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和网络视频,还有无所不能的微信,几乎涵盖了我们社交、娱乐生活的方方面面,旗下的用户超过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总和。有人形容腾讯的发展是“爆发式增长”,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腾讯通过“互联网+”连接实体、产业、服务、个人、设备等一切基本要素,创造出一个“互联网+”的生态体系。
抚今追昔,马化腾对深圳高交会搭建的平台一直充满了感念:“我们曾为凑出必需的营运资金而四处奔波、夜不能寐,甚至试图卖掉我们的QQ软件。幸运的是,借助深圳第一届高交会这个平台,我们获得了第一笔风险投资。深圳为腾讯这样的企业提供了最佳的创业创新和成长环境,如果没有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腾讯也不可能有后来的发展……也是我们长期、永久扎根在深圳很重要的原因。”
汪滔是当下中国最年轻的“技术创业家”之一,也是深圳80后创业、创新的杰出代表。2006年他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之际,便创办了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它是深圳2000年后初创企业的典范。说起来,汪滔进入香港科技大学,首先就得益于深圳市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方携手、共同创建的“深港产学研基地”。2003年,香港科技大学在深圳招收了九名选派生,汪滔便是其中之一。汪滔在创业之初就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在公司“只有一口气”的时候,大疆公司获得了深圳市首笔三十万元政府资助资金。而大疆能逆势崛起的秘密就是以科技创新制胜,大疆无人机是深圳的代表产品之一。此前,成本高昂的无人机几乎没有价廉物美的消费级产品,而大疆利用深圳及周边地区强大的碳纤维材料、航空铝合金加工、特种塑料、锂电池、磁性材料等配套产业,把无人机推向大众化,打破了国际无人机厂商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开创了一个百亿元级的大市场。随着5G和“互联网+”新时代的来临,汪滔又将目光投向了专业级的无人机版本和细分市场,先后推出了“大疆无人机+消防”“大疆无人机+搜救”“大疆无人机+太阳能”“大疆无人机+植保”系列产品,使无人直升机系统成为全自动的空中作业平台,适用于商业航拍、工业及军事作业等许多领域,广泛应用于农业、地产、新闻、消防、侦察、救援、能源开采、感应测绘、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2020年春天,全球又遭逢新冠病毒疫情暴发。在疫情疯狂蔓延之际,大疆无人机在监控、传递信息、喷洒消毒、红外测温和投送紧急物资上大显身手。用网友的话讲:“哪里有天空,哪里就有大疆无人机。”
汪滔和大疆公司从低谷中起飞,为什么在短短十几年里就能笑傲蓝天、占领俯瞰天空的高度?应该说,在技术改变商业的这个时代,汪滔和大疆的成长和成功代表了新的技术创业逻辑:第一个就是要在细分市场中掌握核心技术,第二个就是高新技术创新企业依然要恪守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汪滔就是一个有着完美工匠精神的科技创新者,对于细节的追求更是严谨到了苛刻的程度,比如细到一颗螺丝拧的松紧程度,他都有严格的要求。
当然,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那就是依托深圳这座城市所搭建的科技平台。这点,还是让汪滔自己来说吧。2015年,汪滔获得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市长奖”,奖金一百万元。他在获奖感言中历数了多年来深圳市政府对自己创业的扶持,发自肺腑地说:“我还记得在2006年那次高交会的经历,让我们坚定了创新的决心;是2008年政府资金的扶持政策,让大疆公司第一次搬进了宽敞的办公室;在2010年的创新创业大赛上,公司又第一次拿到了正式的奖项。我常常想,这一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不用去阿谀奉承、投机取巧,就可以在踏实做事的埋头苦干当中,达到创业之巅。这样的故事恐怕只在深圳才可以实现。大疆创业成长的路上深深地打上了这个城市的烙印,我要感谢市政府,更要感谢这个城市!”
若论及深圳2010年后创业创新企业的典范,就是目前风头正劲的独角兽公司云天励飞了。
2014年,陈宁和留美同学田第鸿联合创立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陈宁是一位70后企业家,为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博士,曾任中兴通讯IC(芯片)技术总监。田第鸿是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亦是视频图像处理与视觉计算领域专家。云天励飞是华侨华人(海归)创业和创新的典型代表,也是人工智能和芯片领域创新的杰出代表。而云天励飞创业也体现了时代特征:自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迈入了而立之年,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深圳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人才供给梦工场。云天励飞团队是被深圳市政府引进并大力支持的科研团队,这与云天励飞团队选择深圳有直接关系,也体现了深圳在引进人才方面的优势。陈宁和同窗田第鸿看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芯片领域同世界的差距,所以毅然放弃在美国优渥的待遇,回国创业,率先研发出了像科幻片一样神奇的云天深目系统,在人工智能的三个核心技术(算法、芯片、大数据)领域都已跻身世界前列。作为深圳本土成长起来的一家独角兽企业,云天励飞正致力于“以人为核心,构建AI(人工智能)城市大脑”,并有望成为未来世界级的AI产业领导者。
说到深圳,陈宁更是一脸的深情:“我们创业的五六年,深刻感受到深圳是最适合海归创业的一座城市,没有之一。如果2014年我们选择的不是深圳—并不是说中国其他城市不好,但是除了深圳以外,可能我们都确实没有办法作为只有技术含量的这样一个海归团队,能够在城市打造国际第一个人脸动态识别的样板。深圳不只是科技创造者和企业创新者的创业基地,更关键的是深圳把创新和创业的基因融入每一个普通市民的骨髓里。无论是市领导,还是普通办公室人员,他的基因里面都有创新的理念,都有自己对科技的想法,都有开放和创新的精神。所以,深圳才会诞生这么多的优秀科技企业。我坚信,云天励飞在深圳这样一座包容开放的创新城市里,将会越做越大,成为未来世界级的AI产业领导者。”
这些企业家总让我下意识地从两方面追问和探寻: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深圳?深圳又是如何成就了他们?兴许,只有把这两者放在一起,你才能理解一个城市和一个企业为什么能产生乘法效应。
下一章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登录
批注
保存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
掌阅AI阅读助手
掌阅AI阅读助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海量优质出版物融合,构建出卓越的语义理解、内容总结和信息抽取能力,意在帮助用户更高效的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使用知识。
知道了
翻页方式
行间距
字体选择
细字体
系统默认
细字体
加粗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