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信仰的传承: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作为革命党,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精神信仰和远大追求,着力推进中国社会深度变革,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更是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体化为阶段性奋斗目标,一棒接着一棒,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艰苦奋斗。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伟大事业更需榜样的信仰引领,脱胎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久弥新、永不褪色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华儿女拼搏奋进、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201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发表讲话,回忆起“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成为激励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在新时代依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我国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团结奋进,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我们一定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到了玉门油矿当童工。与知识分子出身投身革命的方志敏和瞿秋白不同,王进喜的经历烙印着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和艰辛。自1929年玉门大灾荒以来,他一度带着双目失明的父亲沿街乞讨,给甘肃军阀马步芳出过劳役,在地如其名的妖魔山给地主放过牛,也跟着大人们淘金、挖油,直到成为油矿工人。也正是因为从小吃尽了旧社会的苦,王进喜对于新时代的新生活才格外珍惜。新中国成立后,王进喜转进玉门凿井部当钻井工人,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1956年4月29日,王进喜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他人生旅途的一个里程碑。
将共产主义的信仰落到实处,让人民当家作主,在新社会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这样的成就激发的责任感是无穷的。王进喜率领的贝乌五队在石油工业部荣获了“钢铁钻井队”称号,王进喜本人更是被石油工业部表彰为“钻井闯将”。
1959年,王进喜以“劳模”身份成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庆观礼代表和全国“工交群英会”的代表,在北京开会期间王进喜参观首都,看到行驶的公共汽车上都背着“煤气包”,才知道国家缺油。
民国时期,即使有各方有识之士的专业倡议和先行勘探,政府也一直没有重视国内石油开发,而是任由“洋油”倾销,如果不是抗战爆发限制运输,王进喜所在的玉门也还是荒漠里一个古老的地名而不会成为中国石油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物资供应短缺的形势更加严峻,这就导致了王进喜看到的“煤气包”等土方法纷纷上阵。在北京的街头,王进喜抱头痛哭,抱着为国家分忧争气的决心,王进喜更卖力地投入到了工作当中。一直到一年之后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王进喜率队转战大庆,他都反复地向工友们强调,“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建设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
。
“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曾写下过被茅盾称为“民族形式的史诗”《王贵与李香香》的诗人李季,在到玉门油矿深入生活之后用这句诗为玉门石油人立了传。1960年3月,玉门闯将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到达萨尔图,参加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1959年左右,大庆地区被探明含油面积巨大—三年大会战之后探明面积达860多平方公里,年产原油500万吨,在1960年中央作出“石油大会战”的决定之后,全国石油系统5万多人会聚到这片未来中国的“油都”。
伟大的工程由伟大的动员展开,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具体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被落实在石油大会战中。中国从来没有开发建设过这样大的油田,国外经验又不能拿来照抄照搬,中国工人有力量,当家作主肯吃苦,而劲头怎么往对了使,还要从长计议。这时候,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和会战领导小组成员在1960年4月10日,作出了大庆石油会战的第一个决定—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学习人员不仅包括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干部,还有非党职工。
“掌握武器,勇于实践,认识油田规律”,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武装干部工人们的头脑,再深入到实践中去想办法、完成任务。
以“两论”为指导来统一思想认识、组织各项工作和解决各种问题,在当时的大会战中绝非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地发挥了作用。来自五湖四海的技术员和一线工人们热烈地交流总结以往油田勘探和开发中的经验教训,研究面临的困难和矛盾,研究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办法和措施。
在学习过程中被激发和传扬的,有科学的探索,有民主的讨论,更少不了艰苦奋斗、乐观向前的革命精神—共产党员王进喜在参加大会战“五一”万人誓师大会时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自大会战开始,中国的石油人都提着一口气,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油井来,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在萨尔图,王进喜把贝乌五队抢时间干苦工的优良传统带到了大庆,他组织全队职工硬是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三天三夜,井架终于在荒原上竖立起来,王进喜的“铁人”称号也在当地群众中流传起来。王进喜和同志们不等不靠不要,苦干实干硬干,不断刷新施工纪录,终于闯出了中国石油的新天地。从1960年6月1日大庆运出第一批原油,1960年底大庆油田生产原油达97万吨,到三年之后大会战结束,中国终于结束了用“洋油”的时代,实现了石油的基本自给,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实现石油自给不仅是物质上的胜利,更为新中国的建设带来了精神上的巨大鼓舞,毛泽东主席于翌年向全国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今天,我们国家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最可贵的坚持,不是历经磨难,而是保持共产党员敢于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而奋斗终生的初心。作为如今9000万共产党员的一分子,我们必须要传承这些光荣的奋斗精神,用共产党员榜样的信仰来砥砺自己,发扬“铁人精神”,“一个铁人前面走,千百个铁人跟上来”,“前浪滚滚后浪涌,一旗高举万旗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