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大
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是妨碍农业健康发展的又一问题,所谓谷贵伤民、谷贱伤农,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会影响居民生活和农民收益,长期剧烈波动会妨害社会稳定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9] 。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波动日益频繁、日趋剧烈,并有打破传统价格波动周期的现象,甚至出现过口粮等大宗产品年价格波动超过10%的情况。图2.4展示了2007年以来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走势(纵轴为百分比)。

图2.4 2007—2014年部分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指数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造成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信息传递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业生产部门的管理与决策常伴随较大的随机性。小农经营中劳动者是生产经营决策者,受信息资源的限制,传统农民产销过程中的决策行为缺乏对自然、市场风险的科学准确的判断,可能发生管理不当、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如果大量生产者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缺乏理性判断,信息不对称下盲目调整生产,不仅导致亏损,甚至会加剧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能够缓解、平抑甚至预防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错误信息误导则可能引起市场恐慌加剧价格波动。只有及时掌握全面的市场信息和历史数据,市场参与者才能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市场做出准确的判断,对经营做出合理的选择。但是获取及时准确的信息意味着要拥有便捷的通信技术和手段、良好的渠道,即要为获取信息支付成本。传统的渠道不仅信息受阻流通不畅,导致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损失,而且还要为非“普惠”的信息单独付出成本。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10] 。一方面,互联网的应用创造了一个相对公开、透明、及时、准确的平台,使行业市场信息可以迅速准确地流通,市场参与者能够及时捕捉到有用信息,调整生产经营策略,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在信息准确的基础上,互联网相对其他信息渠道,便捷之余,更具备普惠性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市场参与者获得信息的物质成本与时间成本,成本门槛的降低进一步促进了信息流通,形成了良性循环。因此,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打造准确、快速、强于分析、共享普惠的信息平台,对于缓解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的问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