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
农业资源与环境约束

中国用世界10%的耕地、6%的淡水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提供了全世界25%的粮食,但这一成果是大量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换取而来的,中国化肥的利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2,单位面积的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水资源的利用率仅为发达国家利用率的1/3。农业现代化短板依然存在,集中体现为劳动生产率低、土地产出率低、资源利用率低,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竞争力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对于资源禀赋本就不富足的中国来说,农业发展并不能依靠无止境的资源消耗,而是明显受到资源的刚性约束,尤其是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大力推进下,传统的生产要素资源如劳动力、耕地、水资源等被剥离至非农产业,而且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国的人口仍在不断增长,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3.85亿
,对粮食、资源的需求量将更大,因此,需要走一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组织化的发展道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能够促使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升级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技术装备,将潜在的生产能力挖掘出来并有效提升,这将是未来中国农业生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