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传统概念的城镇化一般体现为城市居民人口于该地区总人口的占比,表现为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拓展。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传统城镇化必须转型升级以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因此,对新型城镇化的含义要更加深入地进行探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显示,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思想,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要着重被强调,同时我们要努力走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因此学术界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研究也是以该规划为基础的。2008年后,吴江等(2009) [50] 开始关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2012年吴江任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加强城镇化建设研讨班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协调发展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提出城镇化的发展是国家内需发展的潜在力量,另外工业化发展也会加快城镇化的推进。之后有学者开始研究“人口进一步城镇化” [51] 。宁越敏(2014) [52] 认为新型工业化打好铺垫才能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而加快经济发展;同时还要以人为核心,扩大城市的包容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制度创新,着力发展小城镇,建设美丽中国。彭红碧等(2010) [53] 研究认为,建立科学发展观、丰富城市功能、发挥生态效益来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徐林等(2014) [54] 认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更加重视城市宜居性、城市服务设施均等化、城市生态可持续性、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等因素。张许颖、任远等(2014) [55-56] 提出人类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质。辜胜阻等(2011,2006) [57-58] 通过研究人类城市化的内涵,对城镇化过程中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供了应对措施。在驱动机制上,早期工业化导致城市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汪丽等(2014) [59] 研究分析了西北地区的省会城市,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取决于行政力量,动力源泉是经济力量,发展基础是要素力量。倪鹏飞(2013) [60] 发现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推动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杨发祥等(2014) [61] 则提出农民、政府和市场是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杨建科(2016) [62] 针对“城镇化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自发”这一疑问,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三类驱动力:国家顶层设计机制、社会参与约束机制和市场自发调节机制。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研究涉及范围大到国家,小至县域,其研究方式从理论层面扩展至实证层面,其建立和质量水平评价是对新型城镇化定义及内容的全面衡量。熊湘辉等(2018) [63] 建立的中国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城镇化、基础设施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源环境、人口城镇化等方面的内容。王新越等(2014) [64] 基于山东省的实际情况,结合了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等八大要素,建立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并用以实证分析山东省的城镇化质量水平。刘遵峰等(2018) [65] 提出城镇化可持续指标与发展质量指标,探索了河北省县域城镇化程度。欧名豪等(2004) [66] 认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测度应该结合经济、社会城镇化、人口等多个角度,再综合研究。季小妹等(2015) [67] 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多个视角将新型城镇化驱动力研究同从前的研究进行比较,得出了差异测度方法。魏人民(2013) [68] 指出促进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任务,是保证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谐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共生关系。刘嘉汉等(2011) [69] 、刘少华等(2012) [70] 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指出由调控措施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张鸿雁(2013) [71] 提出健康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含义和任务有社会保障公平、相对充分就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谢天成、施祖麟(2015) [72] 比较了新型城镇化和传统城镇化,认为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在于更关注城镇化发展质量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多地注意资源保护和集约发展,更多地专注于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等问题。周柏春、娄淑华(2015) [73] 立足于新型城镇化的参与者视角,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国家主导下的利益调整,必须保护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利益,以达成城乡居民的共识、促进共同发展。熊湘辉、徐璋勇(2018) [74] 提出新型城镇化完善了传统城镇化遗留问题,它是对以人为本、以质为本的内涵的补充。常益飞(2010) [75] 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以及丰富城镇化内容,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在于前者包含创新发展模式、严格的制度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安晓亮等(2013) [76] 认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与早期城镇化进程最大的不同在于经济发展的高效性和工业生产的集约化,资源合理利用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才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前提,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城乡社会的一体化。
单卓然、黄亚平(2013) [77] 认为新型城镇化可带动大小城乡共同发展,以及现代化、信息化、工业化和谐发展。集中发展和分散发展共同组成城乡发展模式,即高度发展的地区要建成城乡网络体系,利用城乡网络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促进地区范围内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一步使得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再利用市场调控、政府控制和体制创新,方能最终推动城镇朝着规范化管理、高效生产、有序生活的方向发展。周剑云等(2018) [78] 依据我国传统城镇化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可贵经验,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综合探究得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式。他指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仔细考量,即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产业布局、城市功能、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得以调和。杜金金(2018) [79] 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几年将是城镇化进入崭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而新型城镇化是协调我国城乡关系的好机会。梅丽等(2019) [80] 说明新型城镇化的产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资源生态和谐、城乡经济和谐、城乡机制协调的体制模式来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方创琳(2019) [81] 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中依旧保留着传统城镇化的部分内容,如城乡空间的扩张,发展理念和精神文明,二、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劳动力的转移等。新型城镇化的内容包括以提高城镇化质量、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建立平等、绿色、健康、融合、集约的城乡新型关系为首要目的,实现途径是产业转型、环境改善、文化传承、体制创新与收入提高等。对此学术界可以提供城乡统筹、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治理保护、资源集约等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