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在一般学科研究领域,对政策制定的建议多是基于理论研究得来的,而理论又会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改变。20世纪90年代,诸多学者和记者就在一些期刊和公共场合中探讨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得出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结论之后,学术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抱有热切关注。学术界于2017年正式开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研究于2018年达到高峰,符合我国该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故该研究开始初期,涉及范围相对不大。综合本书的研究重点以及研究现状的实际情况,本书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2018年及以后的国内成果上。
经济发展质量是指一个区域在一定期间内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分析经济发展质量,除了检验某些定量关系外,还需要检验经济内部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关系(冷崇总,2008;刘晓旭,2017) [82-83] 。回顾国内相关研究可发现,部分国内学者也很难区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二者的概念。经济增长质量狭义来说特指经济增长效率(刘亚建,2002) [84] ,而广义的经济增长质量所涵盖的内容则更为复杂。刘树成(2007) [85] 认为经济增长质量包括经济增长数量以外的任何要素。钞小静等(2016) [86] 认为经济增长的质量分析模式具有创新性,在经济增长进程中能够增强输入和输出的质量、维持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和谐、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等。任保平等(2017) [87] 认为,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应该由经济增长与道德树立共同组成,其增长得以改善人类发展水平,且质量型经济增长需要符合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的基本原则。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使全体工人受益,并且遵循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道德准则。综上所述,大多数研究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结合起来进行了分析。
国内许多学者也试图区分经济增长质量与经济发展质量这两种概念。徐学敏(1998) [88] 认为经济发展质量属于效率的范畴,也就是说,在有限的输入下可以实现输出最大化,或是在最小的输入下依旧保持可观的输出。韩士元(2005) [89] 提出经济发展质量除了检验数量关系以及经济活动的质量内容之外,还要包括经济活动对相关领域的影响作用,尤其是社会效益。此外,经济高质量发展不能只由经济的快速增长来体现,还要包含多层次、多视角的完善过程,尤其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伍凤兰,2014) [90] 。目前,学术界定义的经济发展质量的丰富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对改善人民生活、维持社会秩序、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平等影响深远(许永兵,2013) [91] 。何伟(2013),张红(2015),刘晓旭(2017) [92-94] 提出经济发展质量不能仅从GDP的增长来判定,应结合投入产出效率、结构布局、增长潜力、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本、国民经济增长成果共享程度等综合考虑。立足经济发展历程的角度,经济发展质量的含义反映了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率和运营稳定程度;立足经济发展根本目标的角度,经济发展质量包含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经济发展影响关系的角度,经济发展质量不仅反映了经济体系内部构架的协调发展,还反映了经济体系对社会体系、资源环境体系的作用;立足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定具有可持续性(姚升保,2015) [95] ;立足经济发展质量外延的角度,经济高质量发展还与自然、社会、文化、法律等方面紧密相关(范金等,2018) [96] 。由此可知,在定义经济发展质量的概念时需要考虑其有效性、协调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共享性、稳定性等多项内容,以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程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抓住现代化建设这一主线实现转型,而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刘世锦(2017),任保平(2018) [97-98] 提出在高质量发展时期必须推进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它们是改善经济架构、转变增长动力、变更发展方式的攻坚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响应了新时代的号召,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迟福林,2017;杨伟民,2018;何立峰,2018;任保平,2018;金碚,2018) [99-103] ,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征,绿色是普遍形式,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的(杨伟民,2018) [104] 。
要深入理解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清晰认识到其系统性、动态性、长期性三个特征。第一是系统性。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大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视程度,达成更高质、更高效、更公平、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第二是动态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理念和政策举措需要在实践深化、知识升华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第三是长期性。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何立峰,2018) [105] 。另外,还需要把握好“三个层面、四大内涵和五大特征”。首先,三个层面分别为微观、中观和宏观,微观层面强调的是产品和服务质量;中观层面强调的是产业价值链;宏观层面强调的是国民经济的全体质量和效率(王一鸣,2018) [106] 。其次,四大内涵包括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协调共享(王春新,2018) [107] 。最后,五大特征是指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加,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加,结构优化,包容性、普适性增长(冯俏彬,2018) [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