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是推进业农村现代化的“动力源”,是破解乡村振兴进程中遇到难题的“金钥匙”。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从而将现代科技转化为乡村经济发展动力,持续推动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走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依靠科技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不断提高农业的发展创新力、产业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中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科技的需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出发点,把高质量发展要求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现代化程度的度量衡,全面提高农业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推广服务能力,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农业产业兴旺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模式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全面升级,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德阳市农业科技创新实践
(一)德阳市农业科技取得丰硕成果
1.形成科技服务体系,创新主体活力日益凸显
经过持续努力,德阳市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建立国家级农业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科技园区8个,在全市主要优势产业上建立各类农业科技专家大院14个,拥有国内外专家77名、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10个,先后组建小麦、水稻、油菜、蔬菜、核桃、中药材、水产、健康养殖等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队15个,初步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区域互通的“省、市、县、乡”四级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主体日趋活跃,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强力支撑农业科技进步和精准扶贫攻坚。德阳农业科技园区开发新产品86个,示范新品种78个,推广新技术、新模式90余项,累计实现新增产值28.5亿元。德阳市生态鳖养殖科技园、德阳市优质猪养殖科技园、银谷玫瑰科技园等依靠持续创新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园区的典范。2018年,什邡市成功列入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行列,纳入创新型国家建设体系,进入了全国科技创新第一梯队。
2.强化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取得丰硕研发成果
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依托省水稻高粱研究所、全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等专家团队,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部署创新链,紧贴供给侧结构改革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攻关和成果转化,在新品种选育、种养技术研究集成、油菜机播机收关键技术研究集成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十三五”以来,全市共有19项农业科技成果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省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德香4103” “德优4727”被国家确定为超级稻。市水稻专家大院实施的“水稻机械化直播”项目,核心区水稻亩产达782.9千克(干谷);市小麦专家大院实施的“稻茬麦灭茬免耕带旋播种技术”项目亩产达536.6千克,与多种播种方式同田对比,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效果显著,从根本上解决了稻茬麦产量不高的难题,属全国首创。广汉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达670千克以上,超过目标亩产609.9千克的9.8个百分点;猕猴桃新品种“金实2号”摆上了西方人的餐桌;被誉为“萝卜王”的萝卜新品种“蜀萝9号”实现了亩产创6 000千克的高产纪录;茄子新品种“美娇” “黑龙王子”和西瓜新品种“川蜜5号”“川蜜8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科乐种业成功选育出高产、高油,且整齐度好、抗倒伏、抗裂角性好、籽粒熟期一致的矮化、适宜机播机收的新型油菜品种;伊俊农机成功研发出集收割、碎草、脱粒、清选、旋耕、埋草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机,申请15项国家专利和40多个国家的PCT专利。
3.建立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实现资源整合利用
德阳市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坚持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推动和支撑“三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手段,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积极推动与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科研实力雄厚、科技成果丰硕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合作,合作创建联合实验室、中试基地6个,与四川大学共建“四川大学德阳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科院共建“德阳中科育成中心”,协同开展农业产业创新和成果转化。开展猕猴桃产业国际合作,共建“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基地”和“猕猴桃育种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实”,建成两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形成了以四川华胜农业等10个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突出项目带动,实施各类农业科技项目185项,投入科技项目经费3 800余万元。发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突破和带动作用,加大对科技含量高、成果转化率高“双高”项目的支持力度,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组织实施20余项市校(院所)合作项目,投入科研资金4 000余万元,预计新增产值3.8亿元。突出资金保障,高效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通过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阳光天使投资基金、专利权质押贷款资金等,为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提供保障。在我市300万元阳光天使资金的支持下,明润农业“羊肚菌大田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专业合作社2个、带动农户50余户,人工栽培羊肚菌1 546亩、产值达4 600万元。
4.培育科技人才,科技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德阳市坚持以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加强了同省水稻高粱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专家大院及企业的联合帮扶机制建设,采取“科技特派员+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创业者”“专家+企业+贫困户”等运作模式,加强农民、乡村、企业与科研单位的紧密联系,建立了定点服务与动态服务相结合、研究开发与基层推广相结合、高层次专家与实用型人才相结合、部门推动与基层组织推动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服务人才体系。聘请了以知名蔬菜专家李跃建、何忠全,水稻专家郑家奎、郑家国、蒋开锋,小麦专家汤永禄,油菜专家杜才富等为代表的一批农村科技特派员,建成特色农业专家大院14个,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15个,科技特派员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和科普宣传487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280余期,培训农民10余万人,辐射带动农民超过30万人,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快了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5.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助力精准脱贫攻坚
德阳市构建起以科技咨询、科技金融、创业培训、知识产权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切实帮助指导贫困村解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具体问题,为70%以上的贫困人口提供了服务。一是构建科技扶贫产业,实施“科技+产业”工程,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白芍种植400亩、优质稻420亩和韭菜、紫山药、优质蛋鸡等扶贫项目,引进推广新品种6个,引导发展乡村观光农业。二是搭建科技平台,推动“科技特派员+企业+专合社+贫困户”扶贫机制,构建以“科技示范村” “科技能人”为主体的农村科技示范体系,支持30户农村能人、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人员的创新创业,培育4个科技示范村和25户科技示范户,带动两村120户、301人实现脱贫。三是加强实用技术培训,组织省水稻高粱研究所和我市水稻、油菜等专家大院为贫困村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引入四川飚毅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油研种业有限公司等涉农科技企业提供产业服务,开展服务行动220余人次,帮助贫困户掌握一两项实用技术。四是强化目标责任落实,坚持驻村工作组、驻村干部制度,建档立卡、精准施助,“四本台账”齐全。
(二)德阳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典型模式
德阳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先行先试,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一种符合德阳实际、凸显德阳特色的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模式。
1.农业科技企业引领发展模式
发挥农业科技企业链接农产品供给和市场需求两端的优势,让农业科技企业提供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带动周边农户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四川伊俊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致力于农业机械的研发,公司研发的集收割、碎草、脱粒、清选、旋耕、埋草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机,可收获水稻、小麦、油菜及大豆、豌豆等9种作物,有效地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实现了“一机多能”“一机多用”,申请了40多个国家的国际PCT专利和15项国家专利,为“三高两优”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2.农业科技园区集聚发展模式
2016年以来,德阳市将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促进德阳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积极探索农业、农村改革途径,集聚科技、信息、人才和资金等创新资源,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2018年12月,德阳农业科技园区获得第八批国家级园区创建资格,计划通过三年努力,以打造“西南地区高端经济作物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园区建设成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验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乡村振兴发展样板区和国际农业合作示范区。园区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层次进行规划设计和布局。其中,核心区位于绵竹市沿山产业带和射水河沿线,主要涉及广济、遵道、土门、九龙等乡镇,辐射区覆盖什邡、广汉、旌阳等地。园区立足猕猴桃、大马士革玫瑰两大特色产业,以推进全产业链发展为重点,在园区实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新业态的应用与示范。目前,园区核心区已建成猕猴桃、玫瑰茶叶等主导产业基地4.5万亩,园区内有农业企业5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3家、家庭农场131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 115个,建成猕猴桃、水果、蔬菜、粮经作物科技专家大院、专家工作站共4个,拥有国内外知名专家26名。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在园区投资建立“猕猴桃品种试验站”。
3.“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
“互联网+”已逐步成为德阳产品流通、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以及新型家庭农场经营等传统农业发展的新业态。2015年4月,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中江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2015年6月,中江县成功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结合中江县“三农”问题具体实际,创造性地把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中江县通过实施“互联网+农业”的战略,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构建了“三大体系破解管理难题,搭建“四大平台”破解发展难题,坚持“三大标准”破解监管难题。一是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实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光纤基本覆盖了全县所有行政村,广电网络也已经在所有行政村开通。二是建成了3 000平方米、能容纳近40家企业入驻的创业孵化基地,基地设有公共会议室、洽谈室、人力资源市场、培训中心、电子商务创客室,具有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电子商务创业实训、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公共服务和后勤服务等五大服务功能,现已入驻赶街、万企共赢、百宝创意、田田圈等30家电子商务企业。三是成立了中江特色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心,开通了“淘宝中江特产馆”,建成了2万平方米的日用品配送中心、5000平方米的农资配送中心,着力打造乡村双向物流体系。四是按照“主体多元、资源整合、一村一站”的原则,鼓励赶街、邮政、供销社、电信、移动、万村千乡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共赢,竞争性地建立区域级、乡镇级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有效地解决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4.科技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德阳市“中国玫瑰谷”以“全球著名特色玫瑰产业小镇”为定位,引入银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银谷公司)投资建设,以玫瑰产业为基础,建立了集种植、加工、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玫瑰生态全产业链,带动了当地旅游、康养、文化、科技研发等产业的发展。
银谷公司立足玫瑰种植业基础,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条,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现代食品、化妆品产业精深加工。现已形成了从研发、种苗繁育、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循环产业。已成功创建“艾洛”和“珞诗未”两个特色品牌,推出玫瑰精油、玫瑰露、玫瑰花茶、鲜花饼等50多种产品。银谷公司注重科技创新,成立了玫瑰产品研究院、实验示范基地等科研机构,先后与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了行业专家服务团全程参与园区规划设计和建设生产,对玫瑰系列新产品进行自主研发。银谷公司还在玫瑰深加工产品技术方面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现已获国家专利局授权登记13项,正在申请专利技术18项,成功注册商标19个,登记互联网站21个。
5.乡村科技能人带头发展模式
发挥科技人才作为创新驱动核心要素的作用,让懂农业、懂科技和懂经营的人才带头,示范带动乡村转向依靠科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德阳市优秀科技特派员董官勇长期从事猕猴桃科研工作,创办领办企业带动农户发展,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助农增收效益明显。
一是进行资源保护性收集,开展猕猴桃育种科研。董官勇坚持每年外出一个月收集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收集到江西、吉林、湖北、浙江、河南等地的猕猴桃品种和四鄂、4倍体中华、软枣等稀有猕猴桃资源达3万余份,并建立资源圃进行有效保护,为推动育种科研提供保障。坚持猕猴桃杂交育种和实生选育工作,多年来培育杂交组合58个,培育猕猴桃杂交后代5 500余株,先后选育猕猴桃新品种7个,如“金什2号”“红什2号”等,并申请到了国家品种权益保护,选育猕猴桃优良单株250余个,为地方猕猴桃发展提供了新的品种。
二是抓技术创新并积极开展培训和指导。董官勇主持或参加国家、省、市重大科研究项目30余项,在猕猴桃产业的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部分成果在全国推广运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部丰收二等奖。多年来,在德阳的什邡、绵竹、旌阳及全国部分地方,根据猕猴桃管理的不同季节、出现的不同问题,每年开办各类培训班达10余期,年培训人员达1 000余人次,现场指导果园达到10余万亩,编写了猕猴桃栽培技术资料10余册,并发放3万余份。猕猴桃平均亩产从750千克,提高到1 050千克,人均年增收1 800元,每亩年产值达到2万元以上。
三是抓示范带动,建基地办公司带领农户发展。董官勇先后筹资领办或入股农业公司和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从科技专家变成了产业合伙人。在什邡、旌阳建立了猕猴桃示范果园500余亩,改造猕猴桃溃疡病果园200多亩,引进抗病品种,为当地农户重塑种植信心。通过公司引领、合作社加盟、农户签订单的形式带动农户2 980户种植猕猴桃5.5万亩。注册猕猴桃品牌,开办了猕猴桃微商、微店,申请了无公害猕猴桃基地和产品认证,正在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建有面积达3 500立方米的专用冷库2座、猕猴桃分选线1条。
二、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不足
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未能与创新者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三权改革”、鼓励科技人员离岗创新创业、允许兼职取酬等激励政策措施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二)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农业科技项目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但是,市县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不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另外,农村技术市场发展不成熟,科研与推广、成果与市场之间没有完全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造成市场对创新的推动力不够。
(三)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足
乡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人少,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储备普遍不够,部分农民传统小农意识严重,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制约了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三、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的思考
(一)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乡镇新科技创新链条
一方面,扩大和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引导各类园区加快人才、技术、资本、项目和信息创新要素集聚,完善园区科技示范、成果转化、组装集成、孵化带动、高端服务、产业融合示范等功能,成为农业高新产业区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区;另一方面,搭建基层创新创业平台,激发基层创新创业的动力。推动科技转化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向县域、镇村延伸,加快创新示范县、创新型村镇建设。发挥农业科技园区、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特派员服务站等载体的功能,建好、用好“星创天地”,构建乡镇科技创新链条。
(二)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为产业振兴提供强大助力
一是大力构建涵盖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等关键环节的全链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扶持建设业务特色化、服务专业化和手段标准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和交易专业市场。二是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输出。培育和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合作,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科技成果的大转化、快转化,形成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应用更直接的成果转化力,解决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重点打造龙头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重点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引导有发展潜力的涉农企业向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发展,支持农业企业加快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推进科技资源向园区集聚,推动园区成为农业、农村创新驱动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
(四)解决引人、留人、用人难题,强化乡村科技人才支撑
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等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培育新型农民。打破城乡人才资源双向流动的制度藩篱,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渠道,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完善农业科研人才稳定支持机制,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创新基层农技服务机制,拓宽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渠道,确保农技推广人才队伍持续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各地在农业生产片区建立乡村人才集中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