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第四章

除夕夜,“聚义厅”里添了火烛,篝火“哔剥”燃烧,酒肉飘香。孙亮召集弟兄们吃团年饭,猜拳行令,虎吃豪饮,直闹腾到深夜。玉霞喝高了,能歌善舞的她在场中舞手跺脚唱:

蜀水妹儿长成材,手把栏杆盼哥来。

终于等得花轿到,棒打鸳鸯好伤怀。

郭兴等土匪拍手叫好,常维翰惊叹玉霞歌喉、舞姿俱佳,半醉的孙亮呵呵笑,他少有见到夫人这样高兴。

蜀水妹儿好伤怀,我哥你咋还不来。

你来为时已晚矣,来世比翼站阳台。

玉霞唱着、跳着,泪水飞洒,从怀中掏出那对翡翠玉镯戴到手腕上:“哥,我找到了,找到翡翠玉镯了!”孙亮不笑了,疑惑道:“夫人,你遇见你表哥了?”玉霞盯孙亮摇头,哭骂:“找不到了,孙亮你坏,你不是人!要不是你,我咋,咋会跟我表哥分开,咋会当了这土匪婆!”摇晃走到常维翰身边,亮出玉臂上戴的那对翡翠玉镯:“是我三弟,不,是我维翰哥给我的。”孙亮锁眉道:“玉霞,你莫要乱说?”玉霞步态不稳:“我没,没乱说,真,真是维翰哥给我的。”说着,哇哇吐,苦胆也吐了出来,软瘫到地上。满面酒色的常维翰面红耳赤,心生怒怨,这个嫂夫人,冤煞我苦煞我也!郭兴怒盯常维翰。孙亮没看常维翰,抱了玉霞回住屋去。郭兴跟了去。

孙亮回到“聚义厅”,面色骤变,对常维翰道:“三弟,大哥我没有做对不起你的事情吧?”常维翰答:“没有,大哥对我很好。”孙亮二目喷火:“可你,为啥子要勾引你嫂子?”常维翰申辩:“绝无此事。”孙亮拍桌子:“你还狡辩,你偷偷送玉镯给她,还跟她同骑一匹马!”常维翰心惊,又镇定:“大哥,我乃堂堂正人君子,没有这等事情。”郭兴吼道:“常维翰,你还不说实话,皮娃子可以作证,他亲眼看见你跟我嫂子骑在一匹马上。”拽过皮娃子,“皮娃子,你说,是不是?”皮娃子战战兢兢:“是,是有这么回事。”

“把常维翰给我捆起来!”孙亮大喝。

郭兴求之不得,招呼身边几个土匪朝常维翰走来。

常维翰“嗖”地抽出腰刀:“都别过来,老子这刀不认人!”

土匪们晓得常维翰的功夫,都停住步子。

常维翰对孙亮拱手:“大哥,小弟与嫂夫人绝对清白,否则,我情愿头顶乘祸,赴汤蹈火,滚案受刑。”郭兴喊:“大哥,莫听他的,捆了再说。”孙亮道:“给我拿下!”

土匪们一拥而上,常维翰只好挥刀相迎。他知道,土匪的刑法狠毒,轻则“挂黑牌”、“打红杠”;重则“吹灯笼”,就是挖眼睛,或是“砍丫枝”,是宰手脚,抑或是“短利子”,是割舌头;严重的则是“拿梁子”,即是砍头,或“三刀六个眼”,被乱刀戳死。那郭兴对他当三头目很是不满,怕智勇双全的他夺了他那位子,想置他于死地。他想,如被他们捆绑,会冤死在这匪巢的,自己则不能救妻儿不能实现置业发家之愿了。便使出浑身解数与土匪们对打,且战且朝“聚义厅”外逃。孙亮见郭兴等土匪制服不了常维翰,操刀追杀。常维翰拼死杀开血路逃到寨门外。孙亮穷追不舍。常维翰抵挡着孙亮的快刀,喊:“大哥,你且听小弟细说……”话音未完,孙亮那刀尖直刺他额头,拉了道血口。他怒道:“大哥,你竟然如此绝情,小弟也就不客气了!”飞刀回刺孙亮额头,孙亮那额头鲜血飞溅。孙亮怒喝:“看刀!”挥刀砍常维翰脖颈。常维翰侧身躲开,顺势猛虎掏心,刀尖直刺孙亮胸脯。孙亮不及躲闪,面色煞白。刀尖舔了一下孙亮的胸脯,收了回去。常维翰抹额头鲜血:“大哥保重,小弟去也!”飞步跑走。

郭兴一伙土匪持火把呐喊追赶。

体力不济、满身血污的常维翰夺路奔逃,终于听不见了土匪的呐喊声、看不见了火把的亮光。

微曦初透。常维翰逃至乌江岸边,他不知道宁徙就是在这里登船西去的。乌江流水哗哗,岸边无船无人。一旦土匪们追来,我命休矣。

传来“嗒嗒”的马蹄声。

玉霞催枣红马驰来,滚鞍下马,撕下块衣裙为常维翰包扎额头的伤口,哭道:“我酒醒后方知此事。维翰,都是我害了你,这山上你是不能待了。寻找你妻儿之事你尽管放心,我玉霞会倾心尽力的。”塞给他一包银子和一张字条,“你去荣昌县万灵寨找我表哥赵书林,他会相助于你的。”说了自己被掳上山的遭遇。常维翰听后好同情:“不如你与我同行,我们一起去找你表哥赵公子。”玉霞失神摇头:“我玉霞无颜再见他。”依到常维翰怀里哭泣,“维翰,我看得出来,你是个做大事之人,但愿我们后会有期。你放心,只要我玉霞在人世一天,就会为你寻找妻儿一天。”常维翰感动:“你今后咋办?”玉霞道:“大不过是死,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再说了,孙亮也不会把我咋个,我已怀了他的娃儿。”

二人说着,天光大亮,一艘扁舟驶来靠岸。袒胸露背的船老大颈子上挂着几个铜钱,恶脸道:“妈耶,就只有两个人。”远处传来喧嚣的人声。玉霞心惊:“不好,郭兴他们追来了,你快走!”推常维翰上了扁舟。船老大不开船,说是得多上些人再开。玉霞就给船老大一把碎银,说:“还不快些开船,‘打歪子’的来了!”船老大晓得这土匪黑话,“打歪子”就是劫船,罩目看,果见一群土匪跑来,揣了银子,急喝水手撑船离岸。

玉霞牵枣红马立在岸边,挥泪道别:“维翰,保重!”

常维翰朝岸边的玉霞拱手:“嫂夫人保重!”

扁舟行至中流,郭兴一伙土匪撵到江边,跺脚叫骂。

常维翰在涪陵码头下船,日夜兼程直奔荣昌县万灵寨。玉霞给他那张字条上写有赵书林家的住址和她给赵书林的信。他那额头的伤口不深,伤口愈合时,终于进了万灵寨,沿石梯坎老街走,多数房屋破旧,唯一一座高门房院气派,门首挂有“赵家大院”的匾额。认定是此处,敲门后,看门人开了门。赵书林不在家,管家吴德贵听他简诉来由后,好热情,唤丫环端来热水给他洗脸,又寻来衣服让他换下血衣。他换上的是赵书林那四面开衩的长袍冬服。丫环说,天气冷,又给他戴上了主人的翁帽。他在赵书林家堂屋里坐等主人,喝过三泡清香的荣昌绿茶,疲劳顿消,起身出堂屋转悠。

大户人家赵书林这“赵家大院”乃是走马转阁楼,四合院、三重堂、大槽门,背靠濑溪河。房院的正侧分明,设有厨房、牛屋、猪圈和储藏室。院子里有宽敞的天井,天井里有假山和草木花卉。看着这房院,他便思念起闽西老家望月岭那土楼,哀叹自己命运多舛。

赵书林提了精致的竹篾礼盒进到宁徙家的院坝里时,宁徙正在给双胞胎儿女喂奶。“给娃儿喂奶啊。”赵书林笑问。“赵相公来了,院坝里有竹凳子,各自坐。我刚从田里回来,娃儿要吃奶。”宁徙背对了他说。

宁徙家这房子在高坡处,坡下的濑溪河如同一条细细的银带。赵书林家那“赵家大院”就在濑溪河下游的万灵寨里,挨靠河边。两家人上下隔河远望。宁徙与赵书林相识后,有过来往。冬天终于熬过,她一大早便开始忙碌,喂完那头荣昌猪,就扛了锄头下田。长工已经赶水牛犁了两块田。地多人少,只有一头水牛,多半靠人力。老憨蹲在田边捏肥球,肥球育苗节约种子,用水少,这上千亩山地只能多种旱粮。老憨累饿得皮包骨头。地多花销大,买水牛、农具、家具、种子,请长工、日常的吃穿用花销,所带银子途中已经用完,所带银票去“官钱铺”兑换的钱也已经花光,长工们的工钱还欠着。幸亏赵书林派管家吴德贵送来米面、腊肉,又找乔村长借了些钱,这才吃了顿说得过去的团年饭。眼下,囊无余粮,枕无余积,就指盼秋收补欠。太阳当顶时,桃子提了米羹来喊开饭,她才回屋吃饭,喂奶的她吃的是白米稀饭。她让老憨跟她一起吃,老憨不从,说是恐长工们有闲话。老憨待长工有办法,跟他们同吃同住。饭后,她去摇篮里抱起光莲、光圣,惯常地在院坝里给两个孩子喂奶。她终日里半饱,奶水少,就用手挤奶子,两个孩子才不哭。心里凄然,我一个妇道人家,年纪轻轻就饱受这么多的磨难,往后的日子咋过。她这么想时,赵书林来了。

赵书林放下精致的竹篾礼盒,寻了竹凳坐下,心里不安分。他上次来,也遇了宁徙在喂奶,也是这么背对了他说话。这个宁徙长得实在漂亮,几近十全十美,唯鼻唇沟略深、嘴唇稍厚,可这“瑕疵”却更加引人心动。又能文能武,是个少见的奇女子。还没娶妻的他想,世间都是英雄救美人,自己却被美人救,怕是有缘。管家吴德贵看出他那心思,说:“别个娃儿都有了。”他道:“她说她男人在外经商,咋就一直不落屋?”吴德贵说:“即便是她男人不在了,老夫人也不会答应的。凭你这身份、家产、才学,啷个说也得讨个黄花女子。”他直言:“我还真喜欢她。”吴德贵说:“单相思。”

“赵相公,有事?”

宁徙喂好奶,扣好衣扣,转过身来。她喂奶不避人,可不知怎的,却避着赵书林。阳光照在她那瘦削、发白的脸上。赵书林看着更是动人,他并不知晓宁徙那失去夫君和儿子的痛苦遭遇,也不了解她家现今的困境。他知道的是,这些年,陆续从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福建、陕西来了不少移民,有的发了家,有的度日难。从宁徙的穿着举止看,从她一来就修房子雇长工看,应该是殷实人家。不过呢,她毕竟不是当地人,邻居嘛,好多的事情都是可以相助的,何况人家还救过自己。他还这么想,也许她男人死在来川的路上了,这样的事情多。

“邻居啊,过来看看。”赵书林笑道。

宁徙笑,起身将两个孩子抱进屋放到摇篮里,泡了两碗苦丁茶端出来,拉过竹凳子放茶碗:“赵相公,请茶。”

赵书林端起茶碗喝茶,好苦,心却热:“嘿嘿,这春节后的太阳还热。”

“你刚走了山路,咋不热。”

宁徙也喝茶。自从认识赵书林后,她也希望他常来,说些家常话,谈古论今。她发现赵书林很有才学,说的好多事情她都感兴趣。他给她说了万灵寨的来历,说是明朝那个云游到此的真敖和尚,募资修了万灵寺,有一天,他发现了坡边有六个石孔,好像跟河水是相通的,就朝石孔里倒了些糠壳,糠壳果然从河水里冒了出来,就把这里叫做“六孔河”了,后人又喊做了“万灵河”、“万灵场”、“万灵寨”。当然,她与赵书林只是偶然相识,知人知面不知心,自己孤儿寡母之事不能说,免得遭人欺负引来麻烦。她对老憨也叮嘱过,就说她男人在外经商。

“啊,前一阵忙着过年,走人户,这才来给你拜年,带了点香肠来,是广式的,你一定喜欢。”赵书林说,打开精致的竹篾礼盒。

“谢谢,给你拜年了!看你啊,又送东西来。”宁徙道,眼馋地看竹篾礼盒里塞满的黄亮的香肠,心想,可以给老憨、桃子和长工们打牙祭了,“送这么多啊,咋谢你!”

赵书林道:“是我该谢你,谢谢你救我。”

宁徙道:“都好久的事情了,还说。”

“啊,你夫君过年也不回来?”

“他生意上的事走不开。”宁徙道,岔开话,“呃,你别说,你们四川的香肠呢,也好吃,就是太咸。广式香肠带甜味,我喜欢吃。呃,你会做广式香肠呀,教教我。”

赵书林就来了劲儿,说是跟他姑妈学的,说了广式香肠的做法。宁徙听了笑,瘦猪肉都要七十斤啊,做那么多。赵书林说,家里主仆多。俩人东拉西扯,说到了移民的事情。

“你圈了上千亩地啊,不过呢,地多也并不都是好事情。”

“为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想想,四川十分缺人,皇帝生怕没有人进川,故而发布了优惠移民的诏令,鼓励大举移民填川,还对有功的官员给予重赏。就有这样的诏令,凡候选州同、州判、县丞、举贡、监生、生员人等,有力招民进川者,均授以署职之衔。凡招民入川三百户者,就给予俸禄,授为知县。在川的武官,如数招民垦荒者,准于升迁。这就刺激了官员们千方百计招民入川。”

“这诏令不错呀。”

“是不错。可此一时彼一时,随着进川人口的增多,钱粮自然也会增多,就少不得那官府要与民争利了。”

“为啥?”

“因为,普天下的土地都是皇帝的,管理土地的都是皇帝授命的官员,猪儿再肥也是在圈里的。”

“倒是呢。不过,你也想得太远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你的分析有道理。这么说,将来官府会把我家这田地收回去?”宁徙担心起来。

“我想倒不会,不过,朝廷自有朝廷的办法,官府也自有官府的办法,比如增加税收什么的。”赵书林说。

“说了垦荒六年后才征税的,还说滋生人口永不加税。”

“但愿如此。”赵书林叹曰,“事情常常会走样,朝廷说,给招民入川的官员封赏,那些官员就捆绑了外省的移民来川。”

“真的?”

“真的。”

“这可不得人心,朝廷未必就不管?”

“天高皇帝远,那康熙爷也许根本就不晓得这事。即便是皇帝下属的大官们知晓了,要嘛,惩处一两个太过分者,要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敢如此胆大妄为者,都是做有准备的。或则报喜不报忧得以升迁,或则拿钱去疏通得以升迁。升了官就等于添了银子,银子多了就可以做更加胆大妄为之事。不是说,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嘛。”

“这些家伙,也太没有王法了。”

俩人说着,吴德贵喘吁吁跑来,诺道:“少爷,屋里来客了。”赵书林问:“是哪个?”吴德贵就凑到他耳边说话。他听后,立即起身,对宁徙拱手:“实在对不起,我一个远朋来了,改日再来登门拜望。”宁徙说:“你慢走,常来。”赵书林连声道:“要得,要来的。”跟了吴德贵快步走。

赵书林随同吴德贵赶回自家堂屋时,常维翰正在欣赏墙上的匾额,念出声来:“忠厚为传家之宝,勤俭乃置业之由。”赵书林拱手道:“啊,实在抱歉,我出门有事,让你久等了。”常维翰回身拱手:“是我来麻烦你啊。”赵书林请常维翰入座,招呼丫环添茶。常维翰就将玉霞写的那张字条交给赵书林。赵书林迫不及待看,双目潮润,挥手让吴德贵和丫环退下。

常维翰说了前来投奔之缘由,赵书林感慨万分,设宴款待。

席间,赵书林得知常维翰长他五个月,酒过三巡,挥泪道:“常兄,我一直在寻找玉霞,不想她竟被逼做了压寨夫人。”表妹玉霞被土匪抢走后,他一直伤感、自责。吴德贵劝他,事已如此,你也不要过于自责,这不是你的错。他姑妈说,这都是命,你和玉霞都得认命,时间这么久了,姑妈再为你找个门当户对的女子。媒婆来说过几次,不是他姑妈看不上就是他不中意。

常维翰宽慰:“好在孙亮待玉霞不错,这也是不幸中之大幸。”

赵书林举杯:“常兄,你如能够救我表妹回来,我当重谢!”饮尽杯中酒。

常维翰干杯,说:“要说救你表妹不难,只是……”

“只是啥,请常兄直言。”

“玉霞她是誓死不回来,她说,她无颜来见你,她……”

“她怎么了?”

“她已有了身孕,她说她命中注定要当土匪婆了。”

赵书林听了捶胸跺脚:“我苦命的玉霞……”

当晚,赵书林伏案写了封书信给常维翰,说:“这县里那程师爷是我一远房亲戚,会给你安排个差事做的。”常维翰好感激,他和宁徙原本就决定在荣昌县安家。搭乘扁舟时,他向船老大打问过妻儿之事。船老大恶脸道:“不晓得,我搭过恁么多的人,啷个记得清楚。”他给了他一锭银子。船老大就说:“你说详细点儿。”他就细说。船老大道:“是去年热天啊,我倒是载过福建来的移民,把我这船挤得好满,说话叽里呱啦的。对头,是有个年轻的大肚子女人,带了个细娃儿。”他急切道:“那孩子有一岁多。”船老大点头:“差不多,那娃儿被飞人夺走了。”他听后大叫:“那就是我夫人就是我儿子!”是了,儿子被飞人夺走了,可宁徙去哪里了呢?他追问船老大,船老大摇头:“那些人都是在涪陵码头下的船,他们去了哪里我啷个晓得。”

常维翰在赵书林家住了一宿,次日一早便告辞。他想,先去县里寻个差事落脚,再寻妻儿。期盼宁徙能来荣昌县安家。也担心宁徙没有来,如同自己一样,她也在多方寻找他和儿子。更担心的是,她腹中的孩子是否平安降生,现今他母子如何,还希望能够打探到老丈人宁德功的真实下落。愈发心情迫切。

赵书林送走常维翰不久,宁徙带了老憨和两个长工来向他租借耕牛、犁耙。赵书林连声应承,说是不要租金。宁徙不从,说是秋收后一定还清租金和利息。吴德贵招呼下人牵了三头耕牛和三套犁耙来,老憨和两个长工扛犁牵牛先回。

赵书林请宁徙到堂屋里坐,丫环泡上茶来。经历了玉霞事打击的赵书林心灰意冷,宁徙的到来使他那心又热烈起来。现在看来,他与玉霞是无缘了,眼前这个美丽聪慧的宁徙能否成为自己的夫人呢?他这么想,盯了宁徙想说什么,却道:“难得你登门,就在我这里吃午饭。”宁徙被他看得不好意思,红了脸喝茶,欲言,赵书林那三十六七岁的姑妈赵秀祺端着银质水烟枪走来:

“林儿,你怎么随便带个妇道人来屋里?”

赵书林作了解说。

赵秀祺冷眼盯宁徙:“你既然已经借到了我家的耕牛、犁耙,就该早些回去忙活路。”

宁徙显得尴尬,起身道:“谢谢啊,我这就回去。”

赵书林一心想留下她吃午饭的,又看姑妈冷着张脸,只好送她到门外:“你,莫生气啊,我姑妈就是这脾气。”

宁徙笑道:“我咋会生气呢,真是谢谢你啊。”

赵书林遗憾地目送宁徙走去。

宁徙走出“赵家大院”,去了濑溪河边,登上大荣桥往前走。习惯地往下看,白银石滩在天光下泛着银辉,石滩下的北河岸就是她从家乡带来那青花瓷碗落水的地处。不想,那地处的上方就是“赵家大院”的后院。心里快慰,相识了赵书林这么个好乡邻。也遗憾,她姑妈好像不太欢迎自己。她这么想着,走过了大荣桥。下桥后,见一口中念念有词的穿麻布长衫的不老不少的算命先生,心想,他完全可以做另外的行当。各自沿河岸的小路走。她本是想跟赵书林说说话的,见他姑妈脸色不对,只好告辞。赵书林对她说过,她姑妈至今未嫁,性情孤僻怪异。她还是第一次看见赵秀祺,心里暗叹,年轻时的她可是个美人儿。她不理解赵秀祺为啥至今未嫁,一定是有什么缘由。她这么想时,就回身走到那算命先生的摊子跟前,看了看摊边旗幡上那“看相算命”四个字。

算命先生不看她,自顾说:“观人之相貌,先观骨骼,次看五行。量三停之长短,察面部之盈亏,观眉目之清秀,看神气之荣枯,取手足之厚薄,观须发之疏浊,量身材之长短,取五官之有成,看六府之有就,取五岳之归朝,看仓库之丰满,观阴阳之盛衰……”

宁徙听着笑,坐到摊前,学过医术的她不相信算命。医道乃天道,百草治百病,占卜算命、装神弄鬼都是糊弄人的。问算命先生:“先生真会看相算命?”算命先生这才抬眼看她:“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宁徙想,也是呢,自己咋就坐到他摊子跟前来了呢?算命先生道:“夫人是在找人?”

宁徙心里咯噔一下,可不,自己一直在苦苦找寻夫君、儿子和父亲。就想,他也许会说出些道道:“请问先生,你看出我要找谁了吗?”

算命先生不说话。

宁徙理会,赶紧掏出两个铜钱给他。

算命先生收了钱,对她一番打量,问:“远的还是近的?”

宁徙吃惊又不解,他还真能算准?他这话是啥意思?如以地域看,夫君和儿子是在武陵山与她失散的,而父亲有可能就在荣昌县,那么就是父亲近;如果以时间看,自然又是父亲远了。说:“远的吧。”能够了解到他三人中任何一个人的行踪,也是不幸中之大幸。

“夫人是姓宁吧?”算命先生道。

宁徙颔首微笑:“正是。”这不算啥,这里的人户不多,游走四方的算命先生是有可能了解到她的姓氏的,急切想听下文。

算命先生道:“你要找的人是至亲。”

宁徙暗叹,点头道:“是的,他们在哪里?”

算命先生却起身收摊,扬长而去,边走边道:“世事无常,人生苦短,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呃,你……”

宁徙火冒,欲呵斥又止住,他是在暗示她什么?“世事无常,人生苦短,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一阵激动、振奋,莫非他们都在人世,都在四川!

自那,宁徙每次过大荣桥,都渴望见到这位算命先生,大暑都过了,还是没有见到。

她好遗憾当时没有叫住他问个究竟。老憨说:“算命先生说话都是这样,不阴不阳半吞半吐,你不是不相信算命的么。”她渴盼说:“我是希望找到他们!”可不,人得要有希望,有希望就有信心。父亲、维翰、光儒,我无时无刻不希望找到你们,你们是我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我思念牵挂你们,心痛如裂,也越发坚强,再苦再难我也要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是呢,“世事无常,人生苦短,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你们还在人世的,你们都是好人,好人是有好报的。我信这话。父亲,夫君,你们的嘱托我牢记在心,我会努力在川置业发家的。她这么想,平添一股力量。这三个亲人里,维翰与她朝夕相处过,光儒是她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她都印象深刻。唯有父亲她没有丝毫印象,父亲离家时她太小了,她对父亲的了解都是从母亲那里听来的,自己没能享受父爱啊,鼻头发酸。

传来鸽哨声,一群鸽子飞向远处。

父亲,您在哪里!

宁德功在新疆,他是被充军到新疆的。

此时,做苦役的他牵着载货的骆驼随驼队前行。他牵的这匹骆驼老了,步履蹒跚。大漠热浪袭人,汗油在身上炸鸣。流沙滚烫,仿佛踩着融化的岩浆。驼队缓缓爬上一道沙丘。他擦抹汗水,抬眼四望,这辽远的荒漠里,除了他们这支驼队的骆驼、做苦役的赶驼人犯和看管他们的衙役,四周没有人烟,四野一片苍凉。不禁又想到苍凉的四川,想到妻女,啊,柳春、宁徙,你们都还好吧?你们还在闽西老家吗?还是去了四川找我?咳,我对不起你们!他那目光越过茫茫大漠朝东南方眺望,万般思念家人,期盼还能有团聚的一天。

他是出于义愤误杀人的。

那年,他自闽西老家望月岭泪别夫人柳春和幼女宁徙后,风尘仆仆赶赴四川荣昌县履行知县之职,路遇一支移民队伍,队伍里有个独行的十八九岁的漂亮女子,从穿着看是个大家闺秀,不禁心生怜悯,伴她同行。

那女子性情孤僻,一路无言,行至湖南慈利县境山道时,走不动了。已经走远的他见她没有跟来,就折回身去叫她:“喂,你走快些,掉队危险……”才发现那女子面色惨白、头冒虚汗。心想,她定是病了,这可如何是好。扪她额头,不烫,问她又不答话。脾气暴躁的他急得嗷嗷叫:“你这人怎么了,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再不说话,老子不管你了!”又说,“对,我这身衣服又脏又烂,走这么长的路嘛,咋不脏烂。可我是个好人,我是怜悯你,我不会伤害你!”那女子还是不说话,额头的虚汗更多。他急得团团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终于下狠心掉头要走,发现那女子裙下在流血,想到什么:“啊,你是不是那个来了,流这么多的血!”那女子才嘤嘤哭泣。他明白了,女人有女人的难处,长途跋涉来月经,血流多了自然吃不住。

他赶紧寻来干柴生火,用随身带的小铁锅烧水煮红苕给她吃,自己也吃。喝了开水吃了红苕,那女子的脸色有了红润,却死也不跟他一起走。日头已经西斜,她一个人走咋行,就说:“我叫宁德功,是吃朝廷俸禄的七品县官,我真的是好人!”从怀中取出官文给她看。那女子看后,潸然泪下,盯他道:“你是四川荣昌县的知县啊,谢谢你了。你是官人,小女子有一事相求,你若答应,我就是你的人了,我跟你走。”一口粤腔。他急于知道情由,颔首道:“你说,我尽力办。”那女子就拿了身边的包袱,走到草丛里去。不一会儿,她换了衣裙走来:“宁知县,你跟我来。”各自沿了山路朝来路往回走。他只好跟了她走。

他二人走回慈利县城时,已是亥时,城区一片漆黑。

那女子手指不远处一间瓦屋,哭诉:“我是跟我父亲一起从广东上四川的,那瓦屋是我父亲做生意认识的一个朋友的家,父亲叫他廖三。廖三很热情,劝我们在他家小住歇息,父亲答应了。哪想人心隔肚皮,那廖三见钱眼开,毒死了我父亲,夺了他带的银票和金子,还要糟蹋我。我不得已假装应承,劝酒将他灌醉,才得以逃脱。”他听罢,怒目圆瞪:“妈的,没有王法了,老子拿他是问,送官府砍头!”随那女子走到那瓦屋前,叫那女子叫门。

门开了,廖三盯那女子笑:“呵呵,我的心肝,你还是回来了!”搂她进门。他跟随进屋。屋里有几个汉子在喝酒吃菜。廖三看见宁德功,怒道:“你是谁?”他说:“老子是阎王爷,来给你收尸的!”廖三见势不妙,对那几个汉子喝道:“宰了这家伙!”几个汉子就恶狠狠地扑上来。几人哪里是他的对手,都被击倒在地。廖三恼怒,手持菜刀朝他砍来,他挥手挡开,刀锋砍向了廖三的脖颈,鲜血喷涌,倒地身亡。他一时愣住。那几个汉子逃出屋外,厉声喊叫:“杀人了,杀死人了,快来人啊!”他闯大祸了,将身上的银钱交给那女子:“你快逃,这里我来应付!”那女子不走。他喝道:“走,你赶快从后门或是窗户逃出去,沿来路走,我会追上来!”那女子只好哭别。

他坐到桌前喝酒吃菜,等待官府的人来,他要自首。官府的人来了,结结实实捆绑了他,押解去了县衙门。他心想,自己杀的是谋财害命的杀人犯,且是自卫中的误杀,官府自会明断。也心惊,遭了,那小女子走了,自己没有人证物证。后悔没问那女子的姓名,后悔没跟那小女子一起逃走。

大堂上,慈利县知县看了他带的公文,说是与他同为正七品,这案子得州府来断,将他押送了州府。州府判他到新疆终身充军。他保得一条性命,却得终身待在这遥远的大漠荒原里。

他是沿着古丝绸之路被押解来的,真切体会了塞外大漠的辽阔、苍茫。

下又一道沙丘时,一捆货物滚落下来。他喝住老骆驼,去搬这捆重物,费了老大的劲才搬上驼背。他落在了驼队的后面。浑圆的落日贴着大漠的棱线了,天地开始暗淡,凝固的沙浪像一片沉睡的海。衙役过来吆喝他跟上。他喘吁着吆喝老骆驼,挥舞皮鞭,鞭儿不落到驼背上,老骆驼是他忠实的伙伴。老骆驼甩首喷气,蹒跚四蹄,踏飞一路沙尘。

大漠无边无际。

下一章

复制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登录

加入书架

批注

保存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

logo

掌阅AI阅读助手

掌阅AI阅读助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海量优质出版物融合,构建出卓越的语义理解、内容总结和信息抽取能力,意在帮助用户更高效的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使用知识。

知道了

13.02%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语音朗读

字体

笔记

  • 护眼

    翻页方式

    覆盖
    滑动

    行间距

字体选择

细字体

字体设置

系统默认

细字体

加粗字体

《填四川》

王雨

共43章
努力加载中...
目录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暂无划线,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批注,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书签
划线
批注
书签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大图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阅读原文
目录 共43章
00:00
00:00/
--:--
倍速: 1
定时播放
儒雅青年
倍数设置
重置
0.52.0
标准
1.0
定时播放
关闭定时
15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90分钟
播完本集
语音朗读
儒雅青年
温柔淑女
阳光青年
小萝莉
智慧老者
慈爱姥姥
目录
共4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