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传承好的家风、家训、价值观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是争议很大的一句话。有人说这句话给中国人造成了很多坏影响。大意是一个人的父亲如果还在,他的行为就要受父亲的约束。
古代子承父业的情况很普遍,父亲在世的时候,我们看不到你的行为,因为你的行为是受到父亲约束的,所以我们要看你的志向。父亲去世以后,则要看一个人的行动。如何看呢?看是否“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就是如果父亲走了以后,还依然坚持父亲的道路,坚持父亲传下来的为人处世的原则,那才称得上是孝顺。
这句话如果被机械地理解,就是宋徽宗的故事。
宋徽宗上台是接了他哥哥的班。宋神宗传位给宋哲宗,宋哲宗年纪不大去世了,宋徽宗接任。宋徽宗上位以后,脑子里始终盘旋着“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所以他恢复了神宗时期的很多政策。
神宗时期王安石发起变法,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因为政见不合被贬。徽宗上来以后变本加厉,把包括苏轼、司马光在内的元祐党人抨击得更厉害,甚至要将“苏门”封杀,“三苏”的文章全部禁印,文字全部毁掉,连碑文也被破坏。宋徽宗走极端的路线,去信任蔡京、蔡卞,恢复旧法,最后导致亡国。
如果机械地理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句话,那就成了守旧,似乎在所有事情上都要拒绝变革。但在今天我们发现,如果一个人只按长辈的方式做事,那根本没有办法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化。
那怎么办?
我们得重新来理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含义。
我觉得把“道”理解得更高一点,更“空”一点,可能会更好。我们要传承的是家风、家训、价值观。虽然有的爸爸不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潮流,但他告诉孩子要做一个好人,不要坑骗别人,这就值得传承下来;有的爸爸教导孩子说话要一个唾沫一个钉,这种守信的家训也要传承下来。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风、家训、价值观,如果能够继承下来,三年无改,甚至再延续得更长久,那是一件好事。
可能有人会质疑我是在替孔子遮掩,但我觉得,我们得理解孔子身处的时代背景。在当时,的确有家族传承的特色,父亲是个铁匠,儿子也很大可能是铁匠,比如康德的家族都是马具师。当时的工匠若要开业,必须加入行会,也就是行业工会。由于行会对同一个地区的店铺数量有严格的限制,所以嫁娶、生子就成了许多人挤进这个行业圈子的唯一方式,行业的继承者一般是行会师傅的儿子。因为这样,行业工会一辈一辈地传下来,一个家族的职业往往几百年都不变。
那个时候的人如果改行,就意味着整个家族的手艺失传了。比如全村就靠某家人修马鞍,但某个不肖子孙竟然不修了,那这就导致全村都没有马鞍,得重新再培养新的马具师家族。
当年孔子所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肯定是跟父亲的行业有关的。
但在今天,我希望大家能够把它理解得更高一点、更远一点,跟父亲的精神、价值观、做人的原则相联,这不算过度解读,而是将这句话在当下挖掘出实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