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合作带动经济合作
——法国总理顾问阿兰·蓬皮杜谈中法科技交流
大雨过后的7月14日上午,当我们来到法国驻华使馆文化科技合作处欧德黎参赞办公室时,从巴黎来北京的阿兰·蓬皮杜先生早已在那里等候我们。欧德黎参赞介绍说:“阿兰·蓬皮杜先生是法国总理巴拉迪尔的科技顾问和欧洲议会议员,他的父亲就是法国前总统蓬皮杜先生。”
问: 作为法国总理的科技顾问,您中国之行的使命是什么?
答: 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和科技发展的政策是我这次访华的任务。我是第一次来中国,访问对我了解中国有很大益处。作为总理的科技顾问,我的这种访问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这表明法国重视与中国开展科技合作。
法中每年有近80个合作项目,双方为了搞好科技合作,成立了法中科技混合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确定合作项目。法中已开展的项目涉及能源、交通、电讯、生物、农业等领域。今后,法中将继续在上述领域合作,积极促进两国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加强两国在医学方面的合作。法国还想在卫星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此外,法国科研中心还要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联系。
问: 法国为什么重视与中国开展科技合作?这将对双方的合作带来什么影响?
答: 中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历史,法国的文明史也是相当悠久的。双方在文化上一直相互敬仰,这是两国开展科技交流的文化基础。法国之所以重新重视与中国开展合作,是因为巴拉迪尔总理要继续执行戴高乐将军和我父亲当年奉行的对中国友好外交政策。在这次访问中,我还特别感到中国政府强调处理好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的关系,重视应用科学研究,同时又不忽视基础科学研究,提出科学研究要面向市场经济。在这一点上,法中两国有着共识。另外,中国和法国现在都是开放的国家。法中的科技政策有着许多相同之处。我认为要用法中科技合作带动法中的经济合作,让科技合作为经济合作服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法国开始重视通过科技交流,促成法中中小企业的合作。
问: 除了上述原因外,中法开展科技合作还有哪些基础?也就是说,法国在哪些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答: 我认为以下几个领域是值得法国人引为自豪的:一是医学,法国的药物试验、药品和医疗器械及与医疗器械有关的显微外科饮誉世界;二是生物研究很发达;三是交通运输,如飞机制造业,空中客车就是例证,还有高速火车,平均时速达300多公里,并且很安全,CEC-阿尔斯通制造的高速火车于1990年创下每小时515.3公里的世界纪录,另外,电动汽车特别引人瞩目;四是核工业,除了建核电站外,法国的核安全技术是十分先进的;五是宇航,阿丽亚娜火箭是众所周知的;当然还有电讯。无疑,这些领域为法中科技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问: 中法科技的进一步合作可能会遇到哪些障碍?如有的话,应采取什么有利于合作的措施?
答: 是否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是法中能否进一步扩大科技合作的关键所在,或者说是先决条件。为了进一步扩大合作,法中在考虑签署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协议,这有利于法中之间的技术信息交流。据了解,中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签署了这类协议,所以法中签署保护知识产权的协议不成问题。
(《光明日报》1994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