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介绍法国、开展合作
——访法国前总理雷蒙·巴尔先生
在近日于北京举行的“中法经济研讨会”上,当法国前总理雷蒙·巴尔见到一位要采访他的记者是他昔日的中国学生时,感到格外高兴。曾担任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副主席的巴尔先生不仅是位卓越的政治家,还是记者曾留学过的巴黎政治学院的教授。
身材伟岸的巴尔先生十分健谈,开门见山地说:“让法国企业家了解中国是十分重要的。我率领80多位法国大企业总裁、总经理参加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要充分地了解中国。”记者问他此行有哪些收获,他说,李鹏总理会见了他,李岚清副总理到会讲了话,国家计委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发了言,使法方了解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新情况。他特别谈道:“我本人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之快和出口额的增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还了解到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很大,正在抑制通货膨胀,改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中国决心继续改革开放。”巴尔先生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还就中国的经济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巴尔先生说,“在了解中国的同时,还要介绍法国,这是法国代表团此行的另一个目的。”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是率先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曾是中国在西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引进技术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前几年,由于两国的政治关系出现了障碍,中法经贸往来受到影响。虽然,近年来中法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但巴尔认为,法国在中国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与其国力和其他国家相比是不相称的。法国在能源、交通、生物、电信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是世界一流的,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另外,伴随工业进步,法国的金融、保险业也相当发达,巴黎股票交易所闻名于世。
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在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展有效合作。对此,巴尔说:“通过这次交流,我感到法国与中国有着广泛合作的可能性,法国电力公司和法国煤气公司可以在中国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并把生产、销售、管理经验介绍给中国,还可为中国培训人员。欧洲航空公司愿与中方共同生产中型客机。法国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对与中方合资很感兴趣。法国里昂水务公司准备以BOT方式(建设,经营,转让)在建设基础设施方面与中国合作。巴尔先生指出:“法国巴拉迪尔总理访问中国和中国江泽民主席访问法国标志着法中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我对今后几年法中经贸关系会得到大的发展充满信心。”
采访结束前,巴尔前总理为本报题词,在充满阳光的写字台前,他挥笔写道:“我祝愿光明日报成功并希望光明日报以准确、客观的信息为促进法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关系作出贡献。”
(《光明日报》1995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