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不下火线晁尚志

口述人:晁尚志
采访人:蔡青、李梦、王缘、孙家正、张一夏
采访地点:无锡军分区第二干休所
采访时间:2017年7月13日,2019年3月24日
整理人:李梦
老兵档案:晁尚志,1924年12月生,山西省垣曲县北窑庄人。1944年8月参加八路军太岳军区第1军分区决死1旅第59团,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部队文书,华北军区第13纵队第37旅110团参谋,第60军181师副师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后晋升少校军衔,荣获三级解放勋章,1984年离休。
我1924年12月31日出生在山西省垣曲县北窑庄。我是家里长子,有五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村子里没有地主,大部分人条件都不太好,住窑洞的很多。因为我祖父和父亲都很勤劳,种的庄稼收成特别好,我小时候家里条件还算不错。当时村子地少,冬天河里水位下降,我父亲搬了些大石头放在河道旁,等夏天洪水便会有淤泥沉积下来,慢慢也就可以在上面种庄稼和桃树。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家有了20亩地,当时都是自己耕种。土改时,我们家被定为中上农。
我从七岁开始上学,学校就在村子里,四年后去县城读高小。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人侵占我家乡,学校就停了下来,我上到小学六年级就回到家中。1939年,家乡有一个叫姚景庚的人,来村里招生。他是为民族革命大学招生的,劝我去那读书,那里不用交学费还管伙食。我征求家里人意见,家里人都觉得挺好的,就让我去读民大了。我在民大读了一年半,主要也是进行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
后来,日本人来我们家乡抓壮丁,家里派人来寻我,我还没有毕业就和家人逃到河南避难。一年多后,我们回到家中,没想到日伪军还是来抓壮丁,我被抓到东石村给日本人干活,直到1944年8月八路军解放我们家乡。八路军来了后我就想着去当兵,家里很支持我。我参加了太岳军区第1军分区决死1旅第59团,排长李万海,是个老兵;连长则是一位战斗英雄。有一次,战士们坐在一起投票选战斗英雄,指导员介绍候选人的事迹时讲到了连长的事迹:有一天晚上,他的连队被日本兵包围在窑洞里,天已经快亮了,士气低落,连长让司号员吹冲锋号,号声一响,他就带头冲了出去,扔出好多枚手榴弹,带领大家突围。他的腿上有十多处枪伤,传闻他一个人能消灭敌人一个连。听了指导员的介绍,战士们一致选连长为战斗英雄。
参军后不久,我们团划归河南军区豫西抗日游击第2支队指挥。同年11月,部队从济源渡过黄河,在河南渑池县同当地国民党军队合作抗战,当时驻防豫西的国民党部队是孔从洲
将军的55师,抗日很积极。次年4月,我们同国民党军队关系逐渐恶化,他们开始反共。
抗战胜利后,我们团划归皮定均
部队指挥,1945年年底南下和李先念的新四军五师会合。行军途中,我们同国民党部队展开了激战,重庆方面派军调小组来进行调停,1946年1月双方正式停战。同时,部队进行整编,我所在部队改称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旅长皮定均。
1946年6月,我所在部队掩护主力部队突围。我当时是文书。我们从光山出发,向东越过津浦铁路,突围到新四军的苏皖根据地,随后参加涟水保卫战。在这场战役中,我头部负伤,至今还能看见伤处。北撤时,战友一路抬着我到了山东。伤好后,我回到部队参加邯郸战役。战后,部队整编为华北军区13纵队37旅,旅长王诚汉
。我那时担任部队文书,后来又转成团部参谋,先后参加了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咸阳保卫战、秦岭战役、川北剿匪等战役。我多次负伤,特别是在太原战役中还因枪伤而住院做手术。
1952年,我又参加了抗美援朝,被编入第60军181师。入朝后,我们参加了几次战斗,其中973高地战斗是我们181师打得最好的一仗,也是我表现最好的一战,因为前期的潜伏侦查工作就是我组织的。当时181师作为主攻部队,我们营又是主攻营,我是副营长(没有正营长)。战斗开始之前,三千多人的部队驻扎在山后的村庄里,我独自翻过一座山去敌占区侦察。我摸黑过去大致了解了敌人的哨位和防御工事分布情况,天快亮的时候又赶紧回来。之后又带着几名干部过去再潜伏,算起来应该去了三四次,才算彻底把敌人的情况摸清楚。我们按照计划晚上出发,三千多人慢慢朝敌人占领的高地上匍匐前进,一点声音都没有,直到到达山坡上离敌人相当近的距离才停下,一直潜伏到第二天清晨。这期间,所有人都僵卧着一动不动,愣是没让近在咫尺的敌人发现。因为前期已把敌人的情况侦察清楚,所以第二天天还没亮,部队发起冲锋,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在战斗中有两个人我印象很深,其中一个是叫李云峰的班长,他为了让队友安全通过铁丝网,自己趴在网上,让队友踩在他背上过去;还有一个是不知名的小战士,他在战斗中被炮弹片击中,肚子被划破了,肠子都流了出来,战友想背他去找医生,他却让战友先去参加战斗,先把仗打赢了再说。在这场精心谋划的大潜伏下,大家前赴后继地参战,虽然以最小的伤亡夺取了高地,但还是牺牲了很多人,场面很惨烈。鞍钢工人后来听说了李云峰的事迹,很敬佩他,集资给他送了一件貂皮大衣。
停战后我们部队回国。1954年4月,我作为中国军事顾问团成员被调去越南,参加了抗法援越战争中的奠边府战役,同年7月回国。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荣获三级解放勋章,后晋升少校军衔。1956年我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了四年。离休前任陆军第181师副师长,1984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