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猴子实验
——你的心理超负荷了吗?
有一句流行语是这样说的:“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也许你有想去看美景、想陪爱人、想回去看看父母的想法,皆因为繁重的工作不得不搁浅。你每天如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从早到晚忙于工作,把自己的满足感一次次延迟。男士要赚钱、要养孩子、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给老婆创造理想的生活;女士要赚钱、要养孩子,也要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要做亲友眼中艳羡的都市白领。
直到有一天,你突然感到每天仿佛都背着一个蜗牛壳上班,日复一日,心态越来越沧桑。这时候你就很危险了,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行动由意志决定,而如果自己的意志被消磨殆尽,那么我们的行动自然就会消极,做事情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心理学家用猴子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将两只活泼的猴子分别绑在两张电椅上,电流是每二十秒激发一次。被电的滋味当然不好受,它们开始号叫挣扎。但甲猴子很快发现,它的电椅有一个压杆,只要在电流袭来之前压一下压杆就可以免遭电击;而乙猴子的电椅上却没有压杆。于是,甲猴子就担负起压杆的责任,它紧张地估算着电流袭来的时间,结果要么两只猴子同时逃脱电击,要么它们一起受苦。这完全取决于甲猴子,于是甲猴子背负着超强的心理负荷和责任感,而乙猴子虽然很无奈却无忧无虑,最后甲猴子得了胃溃疡,乙猴子却安然无恙。甲猴子担负着两只猴子不被电击的重任,如果甲猴子没有算好时间,那么两只猴子就会被电击,甲猴子就会感到愧疚。
其实我们旁观者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去压压杆并不是甲猴子一方的责任,被电到也同样不是甲猴子一方的过错。
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超负荷源于我们把自己想象得太过强大,认为自己需要扛下一家人的期待,需要维持自己屹立不倒的人设。其实很多疲惫是从心灵的疲惫开始的,作为成年人,我们总会被社会赋予一个期待值,而正是这个期待值会使我们形成心理定式。比如说,在大多数男士心里会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男士需要有财有权,这是做其他事情的基础和保障。
但事实是怎样的呢?一个无权无势无财富的人不配拥有简单快乐的生活吗?你得到了很多,但你想要的更多。而拿你所有换你所有想要却是一个无底洞,如何在这样复杂的情绪中保持平衡?
首先给自己已经拥有的做一个清单:比如小绿,他拥有父母、子女、妻子、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一群能玩得来的朋友。那么可以自我发问:“如果我只能再要一样物质的东西,我希望得到什么?”假设小绿还差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么他很可能会说:“那我再要一套房子吧。”
接下来让小绿罗列他在精神上还需要什么。
此时希望读者把自己代入,问一下你自己精神上需要什么?
然后你会发现,认真梳理自己的心理需求,原来有那么多的需求需要被满足:想和老婆看一场电影、想陪儿子去游乐园、想去泰国玩一圈、想睡到自然醒、想看一本最喜欢的作家新出的书、想有空时学学画画和插花、想养一条哈士奇、想天天开心……比起“我再要一套房子吧”的心理需求更让人放松和愉悦。整理内心的需求,满足内心的需求,给心灵加满油,你会发现你又重新热爱这个美丽的世界了。
如果你的心理清单非常多,那就说明你目前的心理已经在超负荷运营了,此时,你需要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呵护好自己的心灵。当心灵是充盈开心的状态时,你的一切才会越来越顺利。其实讲了那么多职场,你真正需要准备的是一颗没有超负荷运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