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弼马温”效应
——空降生存学
当我们换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中,总会感到不适应,对环境的不适应归因是对人的不适应。作为基层员工,这样的适应期会很短,在适应了新的工作内容和公司规章制度后就可以平稳过渡。但是作为管理层,换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中那就不仅仅是简单地对工作内容和规章制度的不适应了。
小朱是阿蛙的大学同学,他的晋升之路可以归纳为两个字:跳槽。
从最开始的房地产公司的推销员,跳槽到后来的互联网公司卖网课,在原公司升职后没几个月又立刻跳槽到另一家实体店做主管,后来觉得线下发展空间有限,现在又跳槽到另一个新公司做经理了。作为无话不谈的密友,阿蛙经常听他分享自己的晋升之路,阿蛙在艳羡之余也听到了很多抱怨。比如“我空降到这家公司,但人家公司内部有这个部门的管理总监,也不知道大领导是让我取代他还是跟他学习。但是感觉同事对我都不怎么友好,大领导也不对外公布我的职位头衔,这位总监对我也很提防,连工作群都不把我拉进去。公司的业务我插不上手,资源也不对我公开,总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可怎么办?”
想要帮小朱解开这个难题,我们就要站在大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什么很多公司不选择内部晋升的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管理层,而是选择聘请外部高管呢?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养马的故事。
两千多年前,我国一些养马的人在马厩中养猴,以避马瘟。因为猴子天性好动,这样可以使一些神经质的马得到一定的训练,使马从易惊易怒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对于突然出现的人或物以及声响等不再惊慌失措。马是可以站着消化和睡觉的,只有在疲惫或生病时才卧倒休息。
在马厩中养猴,可以使马经常站立而不卧倒,这样可以提高马对吸血虫病的抵抗力,也可以“辟恶,消百病”。养在马厩中的猴子就是“弼马温”,“弼马温”所起的作用就是“弼马温”效应。
这个故事就好似我们身处的职场。当一个公司以极稳定的状态在运营时,渐渐地就会如一潭死水,工作内容也就是每天固定的那些,创新力也在这个过程中消磨殆尽。老板想要改变这一局面时就要找到一个切入口,这个切入口既能重新使大家焕发战斗力,又能使现有的管理层有危机和竞争意识。与养马不同的是,马儿因为长期没有见过人会惊恐,我们要训练马儿不惊恐。而长期在同一环境中工作的人已经进入了舒适区,没有任何危机意识,也不觉得自己会被取代。所以领导要招聘新人来冲破大家的舒适区,唤醒他们的竞争意识。
如果招聘到的高管有相关企业的工作经验,那么还能打开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所以这也是很多像小朱一样的外来人才被公司引进的重要原因。
那么外来的和尚真的好念经吗?其实不然。
小朱遇到的情况,是很多空降到其他公司的管理层普遍会遇到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在这样复杂的局面中占有一席之地呢?
首先要对这个公司的组织架构做到心中有数。是谁通过了你最终的面试,那么这个人在公司一定拥有举足轻重的权力,一定要和他做好信息同步。你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包括你遇到的阻力和现状可以告知聘用你的人,越详细越好。好风凭借力,就靠他来送你上青云了。
其次不要用自己的职级要求你的同事必须配合你的工作,真正的管理一定是基于对人性的驾驭。如果老板没有明确你的职务和下属团队,那么说明你还处于被考察期,不要纠结于领导不放权,不让你带团队。恰恰相反,领导也需要在你与同事相处期间观察你的为人处世是不是能委以重任,你这个新“将军”到底能不能带得动这些“老兵”。
只有在战场上才会舍车保帅,在职场上领导不会冒着得罪大多数老员工的风险执意留任一个大家都不看好的入职没多久的新员工。因为新员工的未来价值还无法估量,如果因为新员工导致大量老员工不满意而离职,那么公司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你是否有这样的价值也需要自己来做评估。初入新职场,工作态度和表现其实是优先于工作能力的展现的。
以前你做最基础的工作收入是一天100元,但当你跻身为管理层后,收入陡增,变为一天1000元,甚至更多,那么此时对你的能力要求绝不仅仅是业务能力,而是真正的驭人之术。在自己的业务能力还没有展现出来前,一定要尽可能给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即使你觉得现有的人员素质、能力都让你质疑也不要紧。当你变成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人之前,你还在“试用期”。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是缺一不可的。而在这些基础条件配备齐之前,你只需要韬光养晦,静待时机。管理别人,必先驭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