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结论与展望 |
![]() |
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采用Cits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我国文化产业研究主题进行全面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研究文献的发文量和时间分布显示,在2008—2018年,各年度的发文数量大体呈现倒“U”形变化曲线,从2016年开始国内文化产业研究热度开始明显下降,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和《东岳论丛》等为代表的人文社科类期刊见证了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主体以高校科研人员为主,主要作者是胡惠林、解学芳和顾江等,他们共同为文化产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研究的知识基础显示,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文化产业效率等关键文献集合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知识基础。
(2)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显示,在1998—2018年,文化学和文化经济学是该领域的热点学科,人才学与劳动科学是新兴学科。从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中可知,文化产业研究热点是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等。研究前沿则集中在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文化体制改革、“互联网+”等方面,而未来文化产业研究的前沿热点为在我国新情境下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纵观前期研究发现,学者大都从宏观视角分析文化产业相关问题,这跟学者自身的研究领域是分不开的。目前对于文化产业研究的大部分学者来自高校的文化产业研究院或历史人文学院,很少从管理学和经济学角度分析文化产业问题。但实际上,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企业践行,文化企业是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微观组织基础,只有加强文化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与骨干文化企业的培育,才能更好地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完善我国的文化市场体系。在CSSCI索引数据库中,以篇名“文化企业”进行搜索的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8月,研究文献有108篇,其大部分学者来自经济管理学院,而且从2013年开始关于文化企业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文化企业融资、文化企业并购、文化企业商业模式等方面,实证研究方法在文化企业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文化企业的关注及实证研究方法在文化企业研究中的应用将是后续研究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1]王越.国内文化产业研究分析——基于CSSCI(1998—2012年)数据[M]∥文化产业研究,2014(1):85—95.
[2]樊贵莲,郭淑芬.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文化产业研究动态与特点[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0):69—75.
[3]朱莉,霍明奎,康美娟.国内文化产业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J].情报科学,2016(10):108—113.
[4]贺达,顾江.我国文化金融研究领域文献分析——来自2002—2016年CSSCI来源数据库的证据[J].图书馆杂志,2018(3):26—32.
[5]张洪,吕倩,孟浩.基于知识图谱法的我国文化创意旅游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4):587—591.
[6]马凤娟.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现状及反思[J].文化产业研究,2016(2):25—38.
[7]胡惠林.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63—75.
[8]胡卫萍,刘靓夏,赵志刚.博物馆文化资源开发的产权确认与授权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03—110.
[9]花建.“一带一路”战略与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30—39.
[10]顾江,车树林.资源错配、产业集聚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15—21.
[11]蒋萍,王勇.全口径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2):69—81.
[12]李康化.文化经济的市场逻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5—62.[13]李立鑫,瞿群臻.长三角区域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6):219—223.
[14]马士远.“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新向度[J].管理世界,2018(2):180—181.
[15]潘爱玲,刘文楷,等.困境与突破: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30—37.
[16]闻媛.文化政策的价值取向——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到文化经济[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7(4):15—27.
[17]王凤荣,夏红玉,等.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变迁及其有效性实证研究——基于转型经济中的政府竞争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3—26.
[18]解学芳,臧志彭.“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空间分布与集群机理研究[J].东南学术,2018(2):119—128+248.
[19]徐鹏程.文化产业与金融供给侧改革[J].管理世界,2016(8):16—22.
[20]王文锋.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4(1):72—76.
[21]肖艳,孟剑.大数据视域下我国文化产业园区“智慧升级”研究[J].经济纵横,2017(9):112—116.
[22]向勇.转型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东岳论丛,2016(2):66—70.
[23]杨向阳,童馨乐.财政支持、企业家社会资本与文化企业融资——基于信号传递分析视角[J].金融研究,2015(1):117—133.
[24]叶文辉.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管理创新研究[J].管理世界,2016(2):178—179.
[25]臧志彭.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绩效——基于161家文化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中介效应实证[J].华东经济管理,2015(6):80—88.
作者简介
韩倩倩(1977— ),山东淄博人,青岛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发展。
姚帏之(1992— ),江苏苏州人,东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创新管理等。
胡翠燕(1996— ),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企业融资决策等。
刘 艺(1997— ),山东泰安人,青岛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企业融资决策等。
Bibliometric and Knowledge Mapping Research on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Based on CSSCI Data from 1998 to 2018 in CNKI Database
Abstract: 2 724 pieces of literature data related to cultural industry is processed and analyzed by CiteSpace and combined with the secondary retrieval of the literature,which can be used to explore the knowledge base,hot topics and potential trends of cultural industry research.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core journals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researches show an inverted“U”trend;the main articles are prone to theoretical journal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the mai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re the School of Media and Design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nd 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of Tongji University;the leading authors are Hu Huilin,Xie Xuefang and Gu Jiang;the main knowledge base focuses more on key literature collections such as 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s,cultural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and cultural industry efficiency;the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s are cultural economics research,cul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ultural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as well as cultural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the future research will emphasis on supply-side reform,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ultural industry based on China’s conditions.
Key words: Cultural Industry;Bibliometric;Knowledge Mapping;Cit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