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民俗体育面临的生存危机与发展困境分析 |
|
本文对我国民俗体育保护、传承与发展情况展开多方位调研,选择以江苏境内民俗体育为样本,特别是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进入省级和市级保护名录的非遗项目进行重点研究。截至2019年12月,江苏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省级和市级保护名录共公布60项,以此为例进行全面调研,采取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展开调研,历时9个月。一是针对性的访谈,访谈对象包括江苏省体育局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4人、江苏省文旅厅非遗处和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2人、省内13个市级非遗保护中心主任13人、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2人、具有代表性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12人、江苏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10人;二是分别走访了南京、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南通、徐州等非遗项目所在地,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三是设计并发放“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调查问卷,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民众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到有效问卷133份,并进行问卷分析;四是选择在建湖县从民众认知视角进行所在县域内针对杂技的专项问卷调查,这次专项问卷调查时间从2019年12月15日至2020年1月5日,累计共发放了13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0份,问卷有效率为88.24%。建湖是中国杂技艺术三个发祥地之一,“建湖杂技”也是江苏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此外,笔者参与了南京市举办的一些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比如:栖霞区龙舞、溧水区骆山大龙、江宁区方山大鼓、高淳区跳马灯等;还有江浦手狮、六月六龙舟赛、荡秋千、放风筝、采茶舞、孔庙的秦淮河元宵节等体验活动。此外,本文作者还走访了贵州、云南、吉林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对其民俗体育的传承和保护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鉴于此,本文认为我国民俗体育面临的生存危机与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近代危机与现代变迁,消解了民俗体育的生存土壤
在历史上,民俗体育曾是宗族社会统治者推行礼乐、教化族人的工具。我国许多民俗体育活动都与当地风俗、宗教、地理等有紧密的联系,人们常见的民俗体育通过一些宗教活动、杂艺表演、舞蹈,以及当地大型庆典活动展现出来。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西方文化强势传播模式的冲击,以及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原本的乡村文化圈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加之民俗体育运动与现代体育项目相比,自身存在劣势和局限性,例如有些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如舞龙舞狮等)带有强烈的宗教迷信色彩、鲜明的节日庆祝性和娱神性,与现代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主流价值观念不符;有些民俗体育运动(如踩高跷、打陀螺等)由于取材不易,运动工具制作难度高,运动器材难以获得;民俗体育运动日常化特征弱,节日庆祝性强,无法满足日常运动需求。而在本次问卷调研中对于问题“您认为体育非遗面临的危机有哪些?”其回答情况为:“传承人老龄化”占69.17%,“受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击”占54.89%,“传统体育已经过时”占19.55%,“资金短缺”占32.33%,“政府及相关部门不重视和不作为”占35.34%,“宣传力度不够、民众保护意识不强”占66.92%,“其他”占6.02%,也恰恰印证了上述观点。
(二)传承主体意识不强,传承链存在断裂危机
民俗体育的传承与保护依赖各主体的配合与互动,需要从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的社会心理、思维方法、价值观、审美、世界观等及主体之间协同互动方面加以观照。从本研究对作为保护主体之一的民众展开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回答“对体育非遗了解较少”的占75.94%,“完全不了解”的占6.02%;“对体育非遗有一定兴趣”的占68.42%,“不是很感兴趣”的占22.56%;“从未参加当地的传统体育非遗项目活动”的占56.39%,“偶尔参加当地的传统体育非遗项目活动”的占38.35%;对当地旅游局是否推广过关于体育非遗主题的旅游项目表示“不了解”的占54.89%,认为“没有推广过或有推广过,但半途而废”的占14.29%。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民俗体育的认知度与参与度明显偏低。民众是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体,如果单单依靠少数坚守初心的传承人参与民俗体育的传承活动,那么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注定“孤掌难鸣”。另一方面,作为传承主体的传承人,主要承载着民俗体育的传承与保护的重任。从本研究的访谈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由于文化的多元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民俗体育有些项目后继无人,面临着传承链断裂的危机,如六路周(六六周)、打梭、芦江张家镗等等。
(三)民俗体育生存发展遭政策“隐性挤占”,管理乏力
我国体育的现代化重在现代体育运动的普及,由政府主导的“送体育下乡”政策,无疑会对大力普及体育运动起到积极作用,但始料未及的是它在基层实际运作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挤占了民俗体育的生存空间。“送体育下乡”政策的实质是在乡村推广现代体育运动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实现乡村体育现代化,却忽视了民俗体育运动在日常生活中运动娱乐休闲的重要作用。尽管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各地政府实行了体育指导员制度,然而在民俗体育实践活动中,真正切身参与到项目中的体育指导员屈指可数。当下对于民俗体育的保护和发展工作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尤缺少制度层面的管理和保障措施,缺少具体的传承和发展规划,导致当下民俗体育发展缓慢。此外,在体育教育理论和体育教育实践方面,各项体育教育教学的相关政策更侧重于现代体育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以及田径等现代健身运动,间接造成现代体育与民俗体育的教育失衡。
(四)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分散,传承发展所需资金欠缺
首先,任何一种民俗体育活动的源起与发展与之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自然环境主要表现为地理区位、气候特征以及劳作方式,社会环境则与民族历史、聚落特征、生产生活、文化氛围及文化认同等相关。就民俗体育而言,人们对身边的民俗体育项目日渐生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因而构建数据库并运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等进行资源整合,对民俗体育进行数字化保护、展示、梳理和采集等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其次,民俗体育的传承发展需要资金保障。本研究中受访者(体育非遗传承人)普遍反映,由于体育非遗保护工作缺少资金支持,民俗体育项目发展缓慢,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受阻。由于民俗体育活动形式主要流行于乡村,农村地区缺乏厚实的经济基础,乡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较低,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以江苏省体育事业发展中的政府支出为例,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的省份,2018年江苏省政府在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项目上支出33.23亿元,仅占当年重点项目支出执行经费的2.6%,低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支出占比5%的指标要求,而该项资金中鲜有用在民俗体育的发展上。因而拓宽融资渠道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俗体育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