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创意”“养生”,俱为一“体”
按惯常的理解,养生是一种休闲活动;而创意与审美的关系更为密切,虽然有些创意未必美,可能是搞怪的、荒诞的,但总体来说,创意品多给人以美感生活的享受。所以,思考本书副标题中“休闲”“审美”“创意”“养生”这四者的关系,重点即在于理解“创意”与“养生”的关系,再由此阐发“创意养生”的休闲审美内涵。
我们的兴趣首先在于“创意”的自身内涵及其背后的意义体系,即所创之“意”,究竟为何;创意之“意”,从何而来。当然,由此展开的解读,也并非是要为创意作概念性的限定,而是探讨创意的根据、来源与方向。这个问题应该要梳理清楚,因为无论是创意产品、创意产业,抑或广而言之的创意文化,创意才是其精髓与灵魂,而产品、产业与文化,只是具体呈现的形态与外在表现。创意,是指富含创造性的思维、神思与心智;这里的“意”,其实与中国传统的心、神、意、念等身体话语有着直接联系。身体是养生的基础与目标所在,所以如果创意之“意”与身体相关,也就与养生文化密切相关。
结合传统语境,笔者认为对“意”的分析可以有两种走向:一是“意”所生发的结果,即我们能看到的、现实的创意文化;二是“意”所生发的来源,即人的身、心(意)合一的身体本体。而这两者作为“意”的两端,有着极密切的、相贯通的意涵,颇值得玩味。
对于由“意”所涌现、所生成的物象,普遍认为它们只是“意”的表征,可以无限接近“意”,但却难以完全表达之。如《易·系辞》所载:“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有一段著名论断:“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亦以盛唐诸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诗句为佳。与此相类,如果我们把创意产品视为一种别具精神特征的作品,那么可以说,这些创意品(“象”与“言”)就是无限迫近于“意”,在使“意”得以无穷无尽地发挥的同时,努力达致本原之“意”的完成。
而以本原之“意”为旨归,也就导向“意”的另一端,即向“意”的内里回溯,考察“意”所根据与源出的本体。对此,与“意”紧密相连的心、神、念等身体语汇范畴已经提醒我们: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身体,当是“意”之生生不息的浑蒙渊薮,是“意”的本体所在。
通常认为,意者,即心意也;创“意”,也就是别出“心”裁。所以此处我们论创意之意,即以身心之“心”言之。身体的天然状态,是身心合一的身体,这也是养生文化所认为的身体的理想状态,是养生者所应达成的目标。中国医道传统中的身体,乃是统合身心的身体,此一点毋庸多论。而之所以仍以身、心来论“身”,既是出于一种语词上的无奈,也是因为身、心在相对意义上的不同。
与“心”分而论之的“身”,往往是指肉眼可见的客观物象上的身体及其结构、机能,这即与养生文化中“形”的概念相吻合。与“身”分而论之的“心”,既可指作为器官的心脏,又更多地代指肉眼不可见的、但能被感知且极具能动性的身体机能。“心”的这一处于生命本底层面的灵明体认之特性,正与相对“形”而言的“神”相契合。
这样看来,在以身体为本位的视角下,创意之“意”与养生文化的“心”“神”有着确实的关联。如阳明所言:“ 身之主宰便是心 , 心之所发便是意 ,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传习录》)而创意是对“意”的开“创”与发扬,所以从养生视角出发,创意所应达成的目标与审美境界,当与养生文化所尊崇的“形神合一”相契,这样才能顺乎人的天然本真之存在状态。有关于此的具体描述,我们将在后文中详细展开。
因此,创意之意、之心、之思,是以形神合一的身体本体为依归,这也就决定了心神、意念应当遵循形体的天然规律、符合身体的本然状态,并由此体验到无为无扰、循道而行的休闲美感。
在现实层面,意合于形、内证于身、切身而悟的思想特点,也为当下创意产业的现状所证实。虚拟世界里的创意形象及叙事,也体现着鲜明的具身色彩。
当下诸多的创意农业园、创意体验馆、强调深度参与的旅游业以及在国内方兴未艾的民宿,无不是对重返于身的探索实践:使“意”合于“形”,同时使“形”的自然属性得以全面地舒展。借此,意识可以结束它不停向外的寻觅与游离,归于内在吾身的真实感受;形体的生存也被细腻的感知所唤醒,成为身的真实存在。
故而,创意所谓之“意”,不是无限地开发外在世界之意,不是追逐他物的附着之意;因为产生这些工具性、功利性的“意”的行为,不能称之为“创”,而只能称之为“用”。创意之“意”,那言之不尽、存之于象的意,是本初生发之意,自身即其目的,是本体之意,化生于意合于身、神合于形的身体本体。所以,如果在宏观的艺术审美世界中,可以说“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是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
;那么,在微观的休闲审美的创意活动中,或可以说,每一个新意象的创造,往往是创造者向自在、自然的自我之身的回溯。
至于养生的身体基础,更无须多论。毕竟养生所追求的延年益寿,不就是身体在世的久存吗?因此,创意所创之“意”的源头、养生所养之“生”的基础,都是人的身体;创意与养生,也都是为了身体:或是使灵肉之身的浑蒙意识得到涌现与显明,或是使在世之身的健康舒适得到保障与延长。事实上,本书所论的创意养生,也正是以身心合一、形神合一的身体观念为核心,主要在“心”“神”“意”方面下工夫,畅享于富有美感的休闲活动,合生生之意,得养生之旨。对于身体在创意养生文化中的根基作用与最终旨归,本书第二章将进行更充分地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