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许多人会被时间淡忘,但人民会记住真正的英雄;
许多事会被时间冲刷,但历史会留下永恒的经典。
钱学森,作为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系统工程中国学派的创始人,在思想、理论、技术、工程等方面为科技腾飞、国家发展、人类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1911年,当辛亥革命的炮声响起,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轰然倒下之际,钱学森来到这个世间。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刚过不久,钱学森走完了近一个世纪的辉煌人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如今,中华民族正迈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弘扬钱学森等人的爱国奋斗精神也成为新时代的一段经典旋律,荡气回肠、催人奋进。
一张图片、一个故事、一份回忆、一段历史。本画传以钱学森的一生为主线,以钱学森的成就为坐标,深刻、全面、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作笃定的信仰、至诚的底色、朴素的情怀、崇高的理想。
一份生平一抹魂,钱学森的一生铸就了科技报国、建功立业的时代丰碑。
钱学森的一生,面对千年不遇的世界变局,做出五次顺应潮流、合乎时势的重大选择,走了很多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干成了许多别人没有干成的大事。
第一次,内忧外患激发铁道之志。钱学森的第一次重大选择与报考大学有关,他没有听从老师、父母的安排,而是受到了孙中山先生“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打定主意要学铁道工程,给中国造铁路,成为像詹天佑一样的工程师。因此,他报考了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习铁道机械工程专业。
第二次,民族安危坚定航空救国。1932年,日本侵略上海。钱学森目睹敌机肆虐,他期望制造出能把日本飞机打下来的自己的飞机。因此,他做出了人生的第二次重大选择:改学航空工程。他用业余时间读完了学校图书馆里所有航空方面的书籍,从交大毕业后,钱学森考取了“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的航空工程专业,自此开始踏入航空领域。
第三次,理论突破助力“二战”胜利。在学习航空工程的过程中,钱学森感到航空工程的依据基本上是经验,很少有理论指导。如果能掌握航空理论,并以此来指导航空工程,一定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做出了人生的第三次重大选择:从做一名航空工程师,转为从事航空理论方面的研究。他说服了父亲,敲开了自己后来的导师冯 · 卡门教授办公室的门,很快就成为航空理论方面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以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和突破,为“二战”的胜利以至美国未来50年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第四次,奠基航天打造国之重器。20世纪50年代,国家的需要使得他做出了人生的第四次重大选择:从学术理论研究转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设。钱学森晚年曾对他的秘书说:“我实际比较擅长做学术理论研究,工程的事不是很懂,但是国家需要我干,我当时也是天不怕地不怕,没有想那么多就答应了。做起来后才发现原来做这个事困难这么多,需要付出那么大的精力,而且受国力所限,国家只给这么一点钱,所以压力非常大。”但他一旦做出决定,就义无反顾地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
第五次,重回书桌铸就学术丰碑。有人说:“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属于20世纪;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钱学森属于21世纪。”1982年,从行政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钱学森已年逾七旬了,此时已是功成名就的他完全可以休息了。但是钱学森又做出了人生的第五次重大选择:再次回到学术理论研究当中。从71岁到85岁,钱学森以独到的研究角度,在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地理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建筑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诸多领域,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
一份生平一段史,钱学森的一生珍藏了驰而不息、砥砺奋进的国家记忆。
纵观世界各国发展,都是先有航空,后有航天;我们国家却要越过航空发展阶段发展航天,挑战这一金科玉律。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6年,钱学森向周恩来总理提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认为应当先发展导弹。钱学森的意见受到了许多军方高层的强烈质疑。面对质疑,钱学森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飞机与导弹最大的不同,就是具备“有人参与”的特性,而一旦涉及人的因素,就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这对技术水平、工业基础、综合国力的要求和代价,要比发展导弹高得多。正是为此,钱学森认为,可以得出优先发展导弹的高性价比:导弹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科研、试验上,一旦研制成功,国家再穷,生产一部分应该不是问题。即使从战争角度看,导弹不仅对地面,也可以对空中、海上来犯之敌进行有效打击,在我国空军、海军还很弱的情况下,选择从导弹上突破,不失为一条捷径。应当说,当时的决策层和钱学森都是务实的,新中国做出了研制“两弹”的战略决策。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对的,“两弹”全面成功,为我国赢得了长期以来和平、发展、稳定的大环境。
钱学森推动了我国导弹武器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让一个缺钙的民族挺直了脊梁。1960年至1964年,他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发射,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组织了我国第一枚改进后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1966年,他作为技术总负责,组织实施了我国第一次“两弹结合”试验。1980年到1984年,他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洲际导弹第一次全程飞行、第一次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实现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
钱学森推动了中国航天从导弹武器时代进入宇航时代,让茫茫太空有了中国人的声音。1970年4月,他牵头组织实施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打开了中国人的宇航时代,开启了中国人开发太空、利用太空的伟大征程。
钱学森最早推动了中国载人航天的研究与探索,为后来的成功做了至关重要的理论准备和技术奠基。1970年,中央批准了“714”工程,钱学森作为工程的技术负责人,一手抓“曙光号”载人飞船的设计和运载火箭研制,一手抓宇宙医学工程和航天员选拔培训。尽管由于各种原因,“714”工程后来终止了,但在他主导下保留的航天员训练中心,为后来载人航天接续发展、快速成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一份生平一束光,钱学森的一生诠释了爱国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爱国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以“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专家身上,得到集中体现。钱学森始终怀揣着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民族事业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他的一生有三次激动:第一次是1955年,当时钱学森被允许回国。在钱学森离开美国前,将自己新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一书奉献给最敬爱的老师冯 · 卡门,冯 · 卡门翻了翻书,不禁感慨道:“我为你骄傲,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了!”为中国人争了气,这是钱学森有生以来第一次这么激动。第二次是在1959年,钱学森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他激动地整夜睡不着觉。第三次是1991年,中央组织部把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作为解放4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当时他说:“我现在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了,并且与劳动人民中的优秀分子连在一起了。”
面对荣誉,钱学森虚怀若谷、不计名利,有骨气,但不傲气;有自信,但不自负。他用一生践行了“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1989年,钱学森获威拉德 · 罗克韦尔技术杰出奖,名字正式被列入《世界级工程、科学、技术名人录》,以表彰他对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系统工程理论做出的重大开拓性贡献。面对荣誉,钱学森说道:“一个人的工作是不是够得上‘世界级’,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定的,而是需要人民最后评定的。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授予中国科学家的最高荣誉,而钱学森是这一荣誉迄今为止唯一的获得者。面对宣传报道,钱学森指出:“在今天的科技界,有比我年长的,有和我同辈的,更多的则是比我年轻的,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的科技事业作贡献。不要因为宣传钱学森过了头,伤了别人的感情,影响到别人的积极性,那就不是我钱学森个人的问题了。所以,我对你说要适可而止,我看现在应该画句号了,到此为止吧,不要再宣传了。”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落后挨打走向和平发展,从满目疮痍走向繁荣富强,正是因为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用理想与信念谱写了一篇篇绚烂华章,铸就了一座座不朽丰碑。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标是明确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过程是艰辛的。今天的长征路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新的历史时期,纪念英烈先贤、歌颂时代楷模、弘扬民族精神,能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