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谏的艺术
劝谏是一门艺术,其关键在于掌握对方的心理,针对对方的心理对症下药,把话说到对方心里去,这样才会得到对方的认可,被对方接受。
春秋时期,陈惠公征调犯人兴建凌阳台,还没有完工,就有几个人因犯法被处死了。一天,陈惠公又下令将三名负责监造的官员押进监狱,大臣们都不敢劝阻。正巧孔子来到陈国,见过陈惠公,便与他一起登上凌阳台眺望。孔子向陈惠公祝贺说:“凌阳台真雄伟啊!大王真贤德啊!自古以来,圣人修建楼台,哪有不杀一人就能建成的呢?”陈惠公听了沉默无言,很快命人释放了那三名官员。
晏子劝说齐景公废除刖刑也很高明。当时,齐景公滥用刑罚,集市上有卖踊的,踊是给受过刖刑的人穿的鞋子。齐景公问晏子:“您住的地方靠近集市,知道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贱吗?”晏子回答说:“踊贵鞋贱。”齐景公突然有所领悟,于是下令废除刖刑。晏子没有专门找齐景公请求废除这个残酷的刑罚,而是借齐景公和自己聊天的机会,轻描淡写地陈述这种刑罚给老百姓带来的伤害,语气很平和,却又能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齐景公果然醒悟,听从了晏子的劝说。
劝说他人,一定要委婉。刮胡子之前通常先在脸上涂些肥皂水,这样刮起来就不那么痛了。同理,在指出对方的错误之前,最好先夸一夸对方。
战国时期的魏文侯曾宴请各位大臣。酒过三巡后,他想听听大臣们对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说君主很仁义,有的人说君主很英明,魏文侯听了很高兴。轮到任座时,他却语出惊人:“恕我直言,您不是一个贤君。”魏文侯很不高兴,强压怒火,问道:“我非常想听听你的理由!”任座从容地说:“您不把中山国封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给了您的儿子,所以我说您不是贤君。”魏文侯一听这话,脸色顿时很难看,还没有发作,任座就快步离开了宴会。评论继续进行,有了任座的前车之鉴,大家都只是说些歌功颂德的话。轮到翟璜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国君您确实是个贤君!”魏文侯听了非常高兴,问道:“何以见得呢?”“我听说君主贤明的,他的大臣说话就会很直率。刚才任座说话就很直率,所以我知道您很贤明。”魏文侯受到这么一捧,心里有些飘飘然,又有点担心地问:“现在还能让任座回来吗?”“怎么不能?我听说忠臣竭尽自己的忠心,即使因此获罪也不会躲避。任座现在一定还站在大门口。”翟璜胸有成竹地说。魏文侯马上派人去看,任座果真还恭敬地站在门口。见任座走了进来,魏文侯急忙走下台阶迎接他,自此把他奉为上宾。
可见,劝谏的技巧之一是巧妙借助话题,委婉表达自己的意见,让被劝谏者能从自己的话语中获得启发,而不会因为激烈的语言使其产生本能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