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腔体集成技术
4.7.1 腔体集成的定义
1.什么是腔体?
腔体(Cavity)是在基板上开的一个孔槽,通常不会穿越所有的板层,在特殊情况下的通腔称为Contour。腔体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是密封在内层空间的;腔体可以是单级腔体也可以是多级腔体,所谓多级腔体就是在一个腔体的内部再挖腔体,逐级缩小。如同城市中的下沉广场一样,底部区域供人们活动,台阶可以当看台。
图4-20所示为SiP设计中常见的腔体结构,在底部安装芯片,多级腔体的台阶上可以放置键合指(Bond Finger)。

图4-20 SiP设计中常见的腔体结构
腔体作为陶瓷封装中最常见的一种基板工艺,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在许多塑封基板中也开始使用腔体,如最新的龙芯CPU塑封基板就采用了腔体结构。腔体是一种3D立体结构,为了真实地模拟腔体结构,需要设计软件支持3D立体结构设计。
2.腔体的定义
图4-21为多级腔体的示意图,分别是1~3层、3~5层和5~7层,这种台阶式多级腔体在陶瓷封装中比较常见,台阶上可以放置键合指。

图4-21 多级腔体的示意图
图4-22为埋入式腔体示意图,通过这种腔体可以实现芯片或者分立式无源元器件的嵌埋。

图4-22 埋入式腔体示意图
4.7.2 腔体集成的应用
介绍完腔体的定义后,下面介绍腔体的应用。
1.通过腔体结构提升键合线的稳定性
对于芯片堆叠或者复杂的芯片,常常要采用多层键合线,键合指的排列经常有3~4排,这样外层键合线就会很长,跨度很大,不利于键合线的稳定性,而腔体结构能有效改善这种问题,如图4-23所示。对比左右两侧可以看出,右侧腔体结构可以大大缩短键合线的长度,从而有效地提高键合线的稳定性。

图4-23 腔体结构能缩短键合线长度并提高其稳定性
2.通过腔体结构增强陶瓷封装的气密性
采用腔体结构的陶瓷基板,芯片和键合线均位于腔体内部,只需要用密封盖板将SiP封装密封即可,如图4-24(a)所示。如果无腔体结构,则需要专门焊接金属框架来抬高盖板的位置,这样就多了一道焊接工序,焊缝也需要经过严格考核才能达到气密性要求,如图4-24(b)所示。

图4-24 腔体结构能增强陶瓷封装的气密性
3.通过腔体双面安装元器件
目前SiP复杂程度很高,需要安装的元器件很多,在基板单面常常无法安装所有元器件,需要双面安装元器件,此时腔体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腔体可以将一部分芯片安装在SiP封装的底面,在封装底面外侧植上焊接球,通过腔体结构双面安装芯片如图4-25所示。

图4-25 通过腔体结构双面安装芯片
如果没有腔体结构就很难在基板底面安装元器件;如果元器件只允许安装在基板的顶面,则不可避免要扩大封装的面积,设计的灵活性则会大打折扣,并且这与SiP小型化的概念背道而驰。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腔体也会给设计和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腔体增加了基板的复杂程度,对设计软件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设计软件能很好地支持3D基板设计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