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耐心和信心
问
面对西方的舆论氛围,是不是感到委屈?
答
无所谓“委屈”。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舆论上的主动权,还没有上来。西强东弱、西强中弱的舆论格局,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难以改变。
早些年就流行一种说法,近代以后,中国似乎注定要经历三个阶段,挨打——挨饿——挨骂。为摆脱第一种处境,中国人搞革命,经历了一个世纪(1840—1949),建立新中国,不再挨打;为摆脱第二种处境,中国人搞建设,搞改革开放,通过持续发展,用了70年左右的时间(1949—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不再挨饿;目前,中国处在力求摆脱第三种处境的阶段。对此,我们有心理准备,有历史的耐心。
问
有什么样的心理准备?
答
就是不指望短时间内能够化解“挨骂”状态。关键是要办好国内的事情,办好自己的事。一是要切实改进和完善一些不足的地方,包括“骂”者们指出的一些确实应该纠正的问题。二是要稳定发展,不出大的乱子,对外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历史来证明,中国的进步是不可遏制的,中国的发展是对世界有好处的。到一定时候,那些有意“误读”的人,心态和想法自然会出现变化,我们无端挨“骂”的情况会少一些。
问
如此漫长的历史安排,真的是有历史的耐心。中国太复杂,因为从头到脚似乎都长着让西方感觉陌生甚至隔膜的样貌,还有一股很自信的“精气神”。这样的国家形象,似乎又增加了读懂的难度。
答
其实,人有时候也需要读懂自己。
问
你认为中国人读懂自己也是件难事?
答
起码是件不容易的事。讲述中国,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
一种是“妄自尊大”。以为自己样样都了不起,不大愿意谈不足和缺点,包括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挑战。实际上,多年的持续发展,把中国带到了一个没有先例可循的位置。“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晚年的一个预见。今天的中国,需要有忧患意识。
一种是“妄自菲薄”。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面貌和过去大不一样。就像一个人,个子长高了,穿在身上的旧衣服显得很小,如果他对人说:看,我穿的还是小孩衣服,还没有长大呢!这就是妄自菲薄,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实际上,别人看着你鼓鼓囊囊的身体,不仅不相信你说的,还觉得你很不诚实,显得滑稽。
知识界也在争论邓小平提的“韬光养晦”需不需要继续坚持。如果这个概念指的是不称霸,不自以为是,不说大话,不干预别国内政,不在世界上当老大,不惹事不生事,不动摇办好国内事情的战略定力,那么,是应该继续坚持的。
如果把“韬光养晦”理解为故意矮化自己,以无所作为来躲过长大以后必然面对的压力和责任,或者为了缓解压力、减轻责任,甘愿放弃自己的核心利益,那肯定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这是“庸俗的谦虚”,反倒让别的国家的人民看不起,或者引起别人更多的猜疑。
我们面对的压力,有的可以通过灵活的方式来处理,有的是无论怎样灵活都无济于事。在别人不讲道理、不顾一切挤压你的时候,你如果不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还以“韬光养晦”自诩,恐怕连普通老百姓都会起来反对你。
问
你既反对“妄自尊大”,又反对“妄自菲薄”,岂不是典型的“中庸之道”?看起来不偏不倚,实则没有立场。
答
这不是立场问题,是有没有自信的问题。自信不是“妄自菲薄”,当然也不是“妄自尊大”。只有用“不偏不倚”,中庸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压力和责任,进而和别人诚恳对话,才可能让其他人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进而去读懂它。
问
读懂中国,还有什么障碍?
答
对外话语表达。由于中国和西方缺少文化默契,容易显得隔膜。比如,我们常说西方误读和评判中国,是“刻舟求剑”,是“削足适履”,包括我前面说的“邻人疑斧”,有点文化的中国人一听都懂,觉得非常恰当而且含蓄幽默,但外国人听了则莫名所以,把它们翻译过去,需要好几段话,而且味道也会变许多。
有的对外传播交流,描述中国,特点是严肃、大气、准确、鲜明,这是需要的。不足是缺少实感,容易让听者、读者失去耐心和兴趣。遇到“异见”强烈的人,还会说你这是文件语言,显得空洞;遇到那些不搞政策研究的西方人,会认为你没有在讲真实的中国。
中国经常面临这样的“舆论困境”,哪怕讲的内容是真实的,由于有隔膜,仍然不能在第一时间把消息传递出去。于是,“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跑遍天涯”。
问
有这类对话交流障碍的具体例子吗?
答
我们曾经采访过一位参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官员,他讲过一个真实的对话交流出现障碍的事情。谈判中,美国代表提出中国的农业补贴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农业部的一位年轻处长。他按国内的话语方式讲“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政策,说中国农民很辛苦,有些农民卖了粮食还拿不到钱,政府打的是“白条”,等等。中国代表团的其他成员很着急,这不是答非所问吗?奇怪的是,他讲完后满场鸦雀无声,居然没有像别的问题那样追问,这个问题就这么过去了。
为什么这样顺利?因为中国的政策话语,先翻译成英语,再翻译成法语和西班牙语,其他代表并没有听懂,比如“打白条”,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不懂,当然也就提不出问题了。
问
这个例子有意思。在谈判中,这或许是侥幸;从对话角度讲,的确不算成功。
答
这类事情提醒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不容易。要避免讲冗长的、没有针对性的、不切实际的话,多讲简短、平实、新鲜的话。新时代中国一直在努力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