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筚路蓝缕:
建设一个革命党
(1921—1949年)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20世纪初的中国,风雨如晦。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已,人民备受奴役、饥寒交迫。
1921年7月23日的晚上,上海,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石库门,一批学者模样的人陆陆续续来到这里,进入门内一幢两层小楼。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由此发生。
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据有关专家考证,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晚开幕,出席会议的代表13人,加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共15人。在此后的7天里,连续召开多次会议,7月30日晚由于受到法租界侦探的干扰,会议暂停。数日后这里的大多数人来到浙江嘉兴的一艘游船上继续开会,到下午六时许,会议在“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低沉有力的口号声中结束。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出发,13人代表的50多名党员踏上了为民族求解放、为国家求富强的征程,一路坎坷、一路奋进,历经大浪淘沙,不断发展壮大,带领全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伴随着中国革命艰难曲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一路探索、一路前行,成功解决了在一个无产阶级人数较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建设坚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难题,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成熟革命党,引领中国革命取得了历史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