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是我们的“看家本领”
1.这是一个“用钱买专业”的社会,专业是谋生的手段,专业是职业化的底线
前不久我们的办公室要装修,需要砸墙、砌砖、刷漆、网络布线、清扫保洁……不大不小也是个工程,我们把业务包给了一家装修公司,验收那天行政主管一定让我去看看,我看了之后就觉得不对劲儿,墙上的白漆刷得深一道浅一道。我说这个人一定不是专业刷漆的,装修公司经理不承认,说昨天太晚了看不清,请我们再给他一天的时间补救。我说可以,但是有一个条件,如果还不合格,我们就要换人,如果别人刷得比你好,你就把这份工钱给人家,他同意了。
结果第二天我们再去验收,效果还是不理想,只不过原来浅的地方变深了,深的地方又浅了,还是不均匀。我说算了,不要耽误时间了,我让行政主管上网查了查,专门找了一位刷墙的师傅。结果很快找到一位,他说不合格不要钱,下午就过来。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位师傅刷得轻松自如,又快又好,一气呵成,装修公司经理哑口无言,给了人家工钱。最后他承认,他们负责刷墙的是瓦工,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想自己干了。

瓦工就是瓦工,漆工就是漆工。瓦工就是砌墙抹灰,横平竖直,漆工就是刷漆均匀,其中的功夫看着容易,做起来难,一个专业人士需要好几年的学习与磨炼才能出师。瓦工想挣漆工的钱,没那么简单,专业就是“隔行如隔山”。我们之所以付钱,不是因为你辛苦,而是因为你专业,这是一个“用钱买专业”的社会,你没有提供专业服务,再辛苦也得不到报酬。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客户对企业的要求更高了,企业对员工的专业能力要求也就更高了。专业能力的提高,不是保持在一个水平多年不变,而是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升级,这不是跨专业,而是专业化的持续提升。过去研发部经理懂技术就行,现在要求还要懂市场营销,懂得如何理解客户需求,能够为客户讲解清楚技术解决方案,帮助销售部门最后成交,但他不是专业做销售的,而是做技术销售的。过去生产部长懂生产管理就行了,现在要懂工艺优化,知道如何将图纸变成员工可以看懂和可操作的工艺图表,知道怎么操作效率更高、品质更好,他不是技术部长,也不是工艺部长,而是通过工艺优化来提高生产效率的专家。过去采购经理能找到供应商,会讨价还价,把材料买回来就行了,现在还要懂得合格供应商的评审,将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还要懂得供应商的业务流程,对供应商实行有效的过程管控。过去人力资源部长懂招聘,把人招来就行了,现在还要懂心理学,因为许多员工不是学习能力问题,是心理和情绪问题,优秀的人力资源部长都会做人的心理和思想工作。过去质检部长懂得质量检验标准,做好检查和统计就行,现在还要能够组织各部门做好质量改进,完善质量标准,甚至要处理客户对质量的投诉。过去项目经理要懂得项目质量与进度管控,现在要懂得成本核算与人力资源管理,要具备一个小型公司总经理的基本素质。过去分公司总经理只要按照集团的要求做好就行了,现在要求分公司总经理还要自己学会观察市场发展趋势,作出重要的战略决策,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给集团带来新突破……在企业中,岗位职责划分通常都是非常清楚的,除非身兼数职,很少会出现越界的情况,现在职业化的成长目标都是从低水平的专业向高水平的专业迈进。未来企业的人员规模将会越来越少,大部分简单重复的劳动会被智能设备所替代,同时对人的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对人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会越来越高,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企业价值几千万元的设备突然出现了故障,厂里的维修人员拿出全部的本领也检查不出问题,当然也没有修好。老板只好请了一位国外的工程师来进行诊断,这位工程师检查一番之后,用粉笔在机器的某个部位画了一个圈,告诉大家:“问题就在这,你们把它拆开就解决了。”结果维修人员按照提示找到了问题的原因,维修之后机器又重新开动了。这位工程师的报酬是一万元,公司老板不太情愿,嫌太贵了,说能不能便宜点。这位工程师说:“我用粉笔画一个圈,也就值一块钱,但是我能把这个圈画精准就值9999元,因为这是我几十年磨炼下来的专业能力,你们要为我的专业买单。”如果你足够专业,客户就会买单,企业就会聘用你;如果你不够专业,对方就不会买单,不会聘用你,而且如果你耽误了人家的宝贵时间和生产进度,你还要赔偿对方的损失。
大家都看过周星驰的电影《喜剧之王》,这部电影实际上就是周星驰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周星驰最初就是一个跑龙套的无名小辈,第一次拍戏时扮演一个牧师,镜头只有一个,女主角莫文蔚从天而降,连开数枪,众人应声倒下。周星驰的镜头就是一晃而过,动作也只有一个,就是中枪倒地。实拍的时候,所有的群众演员都中枪倒地了,突然有一个人晃晃悠悠站了起来,这个人就是周星驰,导演见状大吃一惊,问他怎么没有“死”呀?周星驰辩解说:“我的角色设计是比较调皮的那种,所以我的潜台词是不想死、不容易死,你再多给我点时间,我就死定了。”
莫文蔚大怒,她大声责备周星驰:“你知道一秒钟有多少个底片吗?”周星驰回答:“有24个。”莫文蔚又问:“那刚才枪战的镜头有多少秒?”周星驰回答:“大概有一分钟。”莫文蔚又问:“你知不知道因为你不想死,浪费了多少秒、多少个底片、多少钱,还有多少工作人员的时间和薪水呀?”周星驰无语。
周星驰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心改过,立志成为专业演员。几天后,他扮演一个中刀倒下的小混混,莫文蔚一刀下去,周星驰应声倒下。戏拍完了,这时有一只蟑螂爬了出来,莫文蔚吓得大叫起来。蟑螂爬到了周星驰的身上,众人上去又拍又打,蟑螂没有找到,差点把周星驰打吐血了。莫文蔚问他为什么不躲开,周星驰说:“导演还没喊停,既然我是一具死尸,当然是不能动了。”众人皆惊。莫文蔚对着身边的演员说:“听见没有,只要没有喊停,就要继续演下去,这就是我经常跟你们说的专业。”
对于演员而言,专业不仅仅是指高超的演技,还要有认真的专业精神。这样的演员谁不愿意合作呢?所以莫文蔚对周星驰说:“你,以后跟我开工。”周星驰欣喜若狂,因为他的专业终于得到了认可,他终于有了生存的保障,他终于走入了职业演员的行列,开始了自己喜爱的职业生涯。
一个人,只要你在职场上工作,只要你想生存和发展,专业能力与专业态度是底线,这是一种谋生的能力,也是受用一生的能力。作为员工要努力学习,勇于承受成长中的挫折与痛苦,拥有自己独特的专业能力;作为领导除了自身业务能力强之外,还要为员工提供终身就业的能力,能够训练出好员工就是领导专业能力的体现,我们称之为领导力。
你之所以有回报,是因为你有过硬的本领,别人愿意与你合作,是因为你的专业很棒。这是一个“为专业付费的时代”,而不是“为关系付费的时代”,人们之所以愿意聘用你,愿意与你合作,是因为你有让他们满意的专业能力,我们只为一流的专业付一流的费用,这就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2.专业水平决定了结果,结果的价值决定了人生
职业生涯没有长短,只有高低,在任何一个职业领域,只有那些专业水准高的人,才会成就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运动员有很多,但是成为全国冠军的不多,成为世界冠军的更不多,退役后转行当教练成功的更是少之又少。在成功的教练当中,走向体育行业领导岗位的更是凤毛麟角,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
刘国梁13岁入选国青队,15岁破格入选国家队,他是我国首位获得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的运动员,是中国第一位在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上实现男单“大满贯”的选手,也是第一位在正式比赛中使用“直拍横打”技术并取得成功的运动员,所以我们可以说,在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当中,刘国梁走到了这个职业领域的最高峰。
27岁时,刘国梁正式退役并担任中国国家队男队主教练,10年后又担任中国国家队总教练,培养出了一大批继续称霸世界的乒乓球国手,同时又发展和提升了乒乓球技术,让中国始终保持世界乒坛的领先地位。刘国梁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有灵性,他特别善于研究技术,研究对手。刘国梁的挚友孔令辉曾经评价他说:“他很有创意,很多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他都会说得很清楚。他平时就特别善于观察别人,也善于总结。不仅是对主力队员,对年轻队员他也都很了解,能把他们的特长、弱点说得很清楚。”
2017年12月,在国际乒联年终总决赛中,樊振东4:0战胜德国的奥恰洛夫夺得男单冠军,一雪前耻,令很多球迷为之兴奋和高兴,国乒的世界霸主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在比赛中,刘国梁用电话指导樊振东,并最终获得胜利。在现场情况瞬息万变的体育比赛中,能够通过电话指挥运动员,并取得世界冠军,这需要非常高超的教练技术。最后事实证明,刘国梁是担任国家队总教练的最佳人选,从此他走上了教练员职业生涯的最高峰。47岁的时候,他又成为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
从职业的角度上讲,我们与刘国梁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份工作和职业,但是我们能否像刘国梁一样长期钻研技术,而且根据不同职业阶段的需要,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当运动员的时候,他成为“直拍横打”技术的顶尖高手,当教练员的时候,他成为培养世界一流运动员的顶尖教练,我们也相信他走向行业管理岗位之后,也一样会成为优秀的领导者。
中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许多农村的孩子通过高考,上了大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术,得以扎根在城市,成为了新一代的城市居民,有的甚至成为某个领域中的成功人士。在科技改变世界的新形势下,专业技术在不断创新,管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我们又开始进入二次创业和二次学习的新阶段,谁掌握了新的专业技术和能力,谁就会走向职业生涯的新高峰,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