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有担当助梦想腾飞
人们常说:“你的心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其实,将这句话稍微改动一下,变成“你的担当有多大,你的事业就有多大”也是非常合理的。从一个人是否具备担当精神,我们就可以推测出其未来是否能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向我们召唤!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我们中国要出头的,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我们!”
这是1950年初,时年26岁的留美学生朱光亚亲笔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的结尾。
这至今让人热血沸腾的信,不仅反映了朱光亚当年回国效力的迫切心情,更是他毕生奉献于民族复兴的真实写照。
1946年,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三名科学家赴美考察;吴大猷推举两名助手同行,其中一名就是朱光亚。到美国不久,他就认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美国根本不想对中国公开原子能技术。但朱光亚并没有放弃,同年9月,他进入密歇根大学,从事核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在核物理学的天地里,他刻苦学习,以全A的成绩连续四年获得奖学金,并发表了多篇优秀论文,顺利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异国道路上的一帆风顺,并未让朱光亚忘记大洋彼岸的祖国。1950年2月底,他自筹经费,赶在美国发布中国留学生回国禁令之前,辗转回到新中国。
1959年,苏联突然单方面撕毁合作协议,撤走在华专家,我国的原子弹科研项目被迫停顿。朱光亚临危受命,担起了中国核武器研制攻关的技术领导重担。
由于援华苏联核武器专家平时就严密封锁有关核武器的机密情报和关键技术,撤走时又毁掉了所有带不走的资料,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举步维艰。朱光亚提出,就从苏联专家所做报告中留下的“残缺碎片”入手!经过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斗,中国的原子弹设计理论终于有了重大突破。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仅仅过了两年零八个月,我国第一颗氢弹也爆炸成功。
凭借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在当时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极度简陋的设备条件下,朱光亚等“两弹一星”元勋们创造了奇迹:从第一颗原子弹到安装在导弹上的核弹头,美国用了13年,苏联用了六年,中国仅用了两年;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三个月,苏联用了六年三个月,中国则只用了两年两个月。
除了献身于中国的核武器事业,朱光亚还组织指导了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30万千瓦核电站的建设。五十春秋呕心沥血,毕生奉献功勋卓著。直到八十多岁,他依然关心着国家的科技事业。
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加深对担当精神的认识,在工作中担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要知道,担当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我们都要牢记自己的担当,认识到自己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唯有担当精神,能唤起我们每个人对待工作的热情,提升我们的能力,并帮助我们实现自身的价值。
八年前,高考发挥失常的王悦孤身一人来到北京打工,只有高中学历的她一直被人拒之门外。就在她已收拾好行囊准备返家时,有一家汽车销售公司通知她去上班。
王悦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十分珍惜,尽管她做的是前台接待,同时还要处理公司的各种琐事,工资也不高,但她工作认真负责,经常自愿留下来加班,直到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毕。
有一天,她加完班正准备锁门离开时,突然收到了一份传真。
这是一份来自英国的传真,只有高中学历的她,只认得其中少量的单词,至于传真的内容,她完全是一头雾水。于是,她连忙打电话给老板,可老板的手机刚好关机了。
她本打算第二天上班时再交给老板处理,可她忽然意识到英国和中国的时差问题,说不定对方正等着回传呢。于是她坐下来,拿起英汉辞典及汽车专用英汉辞典翻译起来,好不容易弄清楚传真的内容后,她又用蹩脚的英语给对方回了一份传真。回到家后,她整晚都没睡好觉,心想:“这么大的事,自己没经老板批准,就擅自做主回了传真,真不知明天老板会是什么态度。”
谁知,第二天上班,老板非但没生气,反而非常高兴。原来,王悦及时给英方回了传真,才使得他们在其他几个同样接到英方传真的中方公司之前抢得先机,为公司争得了开张以来的首单大宗生意。
就这样,王悦不仅给公司带来了一笔可观的利润,同时也为她本人赢得了一份丰厚的奖金。从此,老板越来越器重王悦,处处栽培她,而王悦也丝毫没有辜负老板的厚望,几年后,她顺利成为公司营销部门的经理。
当我们在工作中承担的责任越大时,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吃了大亏,更不要拒绝这个宝贵的机会。担当有多大,我们的机会就有多大。
当今社会到处充斥着金钱主义和功利主义,人们大都变得浮躁、敷衍和急功近利,没有人愿意去付出,每个人都想得到大大的回报。在这种想法之下,成功仿佛有很多捷径。其实,天下哪有什么幸运儿,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努力换来的。我们总是看到他人的成功,却看不到他们成功背后的秘密——没有付出,哪来的回报!
其实,担当从来都不只是一种“负担”,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会对担当“避而远之”。当我们意识到担当能够给我们带来的“隐藏价值”时,我们就能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认识担当。
身为企业的一员,我们应该把企业提出的理想和目标当作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来追求,把企业所描绘的蓝图当作自己的蓝图来描绘。总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绝不能秉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要为了更加光明的职场前程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