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花繁叶茂
花茂村原名荒茅田,意指贫困荒芜,后改名花茂,寓意花繁叶茂,这是荒茅田人一个美好的愿望。荒茅田人没想到,这个愿望需要一个甲子的漫长岁月才能成真。
穷则思变,是改变现状的重要前提,换句话来说,穷不思变,无论多久,你的境况依然不会有任何改变。一九五五年更名为花茂,一个甲子的岁月,对于一个村庄来说,确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一个村庄从贫困到富裕的奋斗历程,这个历程就是一部宏大的中国农民的心灵史诗。
穷则思变,是改变现状的重要前提,但并不意味着有了这个观念就能改变一切,有的贫困不是思变就能改变,就如有的国家和地区祖祖辈辈都贫困、祖祖辈辈都在思变,但依然没有改变,依然贫穷。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荒茅田”这个名字也不知道叫了多少个朝代,一句话,这个地方就是一个贫困、荒芜的地方;即使改名花茂村,也并未改变它是一个贫困村的状况。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我曾受贵州省委宣传部的委派,创作反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的电视连续剧剧本《雄关漫道》。为了写好这部剧,作为创作者,必须系统、详细、深入地了解党史、军史,特别是长征这段历史。于是,我重走长征路,而地处遵义县枫香镇境内的苟坝会议会址就是我的目的地之一。这样,我才知道有一个花茂村。那天,坐在吉普车上,一路颠簸了六个半小时,还没到目的地,同车的本地人见我着急,便对我说:“这里已经是花茂村了,最多十分钟就到苟坝村。”我朝车窗外一看,花茂村不仅没有花,树也没见几棵,道路泥泞不堪,民房陈旧杂乱,真的有点不堪入目。
结束那次采访后,没有人再向我提起过花茂村,花茂村就像我经过的很多村庄一样,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即便五年后,为了创作一部电影剧本,我再次到苟坝村,也没有想到花茂村。其实,到苟坝村只有一条路,我肯定经过了花茂村。
我再次来到花茂村的时候,花茂村已经花繁叶茂,一派生机勃勃,已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更是“百姓富、生态美”的模范村。
我这次来花茂村,主要是创作一部反映“精准扶贫”的电视连续剧剧本,这就必须在这里长住,与这里的老百姓促膝谈心,体验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写好他们。五天后的一个傍晚,刚吃完饭,枫香镇的党委书记帅波说:“欧阳老师很辛苦,吃完饭我陪你到苟坝村散散步。”我很惊讶地问:“苟坝村?这里不是花茂村吗?”帅波说:“苟坝村和花茂村就一步之遥。”我更惊讶了,说:“嗨,奇怪了,苟坝村我去过两次,第二次去也就是五年前。短短五年时间,莫非换了人间?”帅波兴奋地说:“你去过苟坝村?哎哟,你再看看今天的苟坝村,你肯定认不出了!”
苟坝村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苟坝村也从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花茂村和苟坝村比邻,都在马鬃岭山脚下。苟坝村因苟坝会议在这里召开而远近闻名,在党史、军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和巩固。然而,这地方地处边远,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革命老区调研考察,每到一地,他都牵挂着老区人民的生活,多次讲到要“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并郑重地指出:“加快老区发展,使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责任,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以往,我们知道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建设”和“建成”一字之差,建设小康社会有了明确的时间点和明确的目标,这一字之差,充分体现出了党和政府的底气和自信、使命和担当,放眼世界,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承诺!
由于我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深入生活便是我工作、学习的常态。在基层待的时间长了,对基层的情况,我可以说是非常了解的。就说这五年以来,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走村过寨,自然免不了要与县乡的基层干部打交道,但更多的是与当地老百姓打交道。所谓“交道”,其实就是一个沟通和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使我非常愉悦,而这份愉悦,只有深入老百姓中才能体会到。因为我的愉悦来自他们的愉悦,而他们的愉悦来自党的政策、党的关怀、党的温暖。无疑,老百姓的感情是质朴的,他们发自内心的那种表白,让人听后内心不由得升腾起一种对共产党的热爱之心和敬佩之情。
表白是质朴的,质朴的表白却令人震撼,这些话语至今在我耳边回响。这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他说:“辛苦了共产党,幸福了老百姓。”老人家说的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细想起来却一点都不简单,因为“辛苦”和“幸福”这两个词,代表了这一时期党的形象和老百姓的感受。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如果不是和老百姓促膝谈心,我就听不到这样纯朴的心声,而老百姓这样真实的心声给我带来的不仅是心灵的震撼,更是灵魂的洗礼。
那天的采访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采访的话题是从“三改”开始的,所谓“三改”即“改环境、改厨房、改厕所”,由于花茂村要搞乡村旅游,这是乡村旅游必备的整改。老人说:“一开始我不理解,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生活的,为什么非改不可?村委第一书记周成军多次来我家给我做工作,做不通他还不走了。那个苦口婆心啊,真像一位婆婆在唠叨。我看他起早贪黑的,今天跑这家,明天跑那家,心想,人家是为了什么啊,还不是为了我们?”采访即将结束时,我说:“湄潭县龙凤村田家沟的老百姓唱了一首歌叫《十谢共产党》,您知道吗?”他说:“知道,那首歌太长了,按我说就一句话:辛苦了共产党,幸福了老百姓。”
这位老人的话,佐证了枫香镇党委书记帅波和花茂村第一书记周成军的说法,我分别采访他们两位时,他们都说,基层干部的辛苦指数决定了村民的幸福指数。当时我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他们说了一句冠冕堂皇的话,但当我在这个村庄住了下来,与村民们张家长、李家短地拉开了家常,并相互信任地说起了心里话时,才知道,乡镇书记和村第一书记的话是真真切切的。
村民们说:“现在的干部和原来的不一样了,他们到了我们村,来帮助我们奔小康,每天起得比我们早,睡得比我们晚,吃一顿饭还非得给钱,不给钱的话,他们就不吃。”
短短几句朴实的话,说出了现在乡镇党员干部下基层的工作作风,也切实反映了从严治党以来,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光辉形象进一步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作家也是一样的,如果身上只带着汽车尾气,下到田间地头后也就随便看看,再进村里吃一顿农家乐,然后抹抹嘴巴拍拍屁股走人,这样走马观花,是永远不可能写出贴近百姓生活的作品的。
而真正的作家,就是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写出“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文章,这就要求作家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把生活咀嚼透了、消化完了,才能使生活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才能创作出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
我在遵义的花茂村、苟坝村体验生活,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两个村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儿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短短五年,可以说“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乡村就是花茂村、苟坝村的现实景象。自深入实施精准扶贫以来,花茂村、苟坝村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毫不为过。原来的花茂村,我是见过的,印象就是脏、乱、差,偏僻而贫穷,而现在的花茂村,真真实实呈现在我眼前:一幢幢富有黔北特色的民居散落于青山绿水之间,一条条水泥路呈网状连通着每家每户及每一块农田。不要小看它,一个小小的村庄,该有的它都有了,如果按照很早以前“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是共产主义”的说法,现在的花茂村通网络、通天然气,有污水处理管网,有电商、有互联网+中心,有物流集散点,这样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不令人欣喜吗?采访枫香镇党委书记帅波时,他说过一句话:“就是要让每一栋黔北民居都成为产业孵化器,从而带动各种产业发展。”此话并非虚言,眼见为实哪!
采访花茂村现任第一书记潘克刚时,他对花茂村的发展如数家珍。他说:“花茂村有今天,得感谢精准扶贫,‘精准扶贫’这四个字深入人心。原来我们也扶贫,但都不太理想。比如输血式扶贫,他缺钱,你就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说实话,有的人甚至拿到钱就去打酒喝了。造血式扶贫也有不理想的地方,比如这家人文化水平不高,你给他讲搞科技扶贫,他往往认识不到位,即使项目上马了也收效甚微。这样很容易造成脱贫又返贫的现象。精准扶贫太好了,它的六个精准是: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我们严格按照这样去做,脱贫了的农户就不可能再返贫。”
花茂村的脱贫致富的成果,只从这几个数据就可以看出来:二〇一二年花茂村外出务工者达一千二百余人,村中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五年后,花茂村各项产业得到健康发展,外出务工者也逐渐回到村里,现在外出务工者仅有二百余人。二〇一六年,共有一百七十八万人次来花茂村旅游,综合收入五亿六千九百万元。现在花茂村有一千三百四十五户人家四千九百五十人,人均年收入一万四千一百一十九元。除了皮卡等农用车辆,花茂村有轿车二百三十三辆,其中不乏捷豹、宝马等中高端品牌。
据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刘明贵介绍,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核心区接待游客近三百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十五亿六千九百万元。刘明贵说:“我们以‘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打造美丽乡村’为己任,苟坝村是著名的‘苟坝会议’会址所在地,苟坝会议精神就是‘讲政治、守纪律、敢担当’。贵州省纪委把苟坝作为‘两学一做’党性体检基地,全省纪检干部在这里就‘加强党性体检,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进行了研讨学习。”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十分深入民心,这从我与老百姓的交谈中就能充分感受到。记得在花茂村采访一位村民时,这位村民说:“现在的党员干部都知道哪样做得、哪样做不得。说实话,现在在村里,吃亏的都是党员干部,我看他们加班加点的,还不发加班工资,想起来,他们真的是为了我们好啊。有时候,看着他们实在辛苦,想表达表达心意,送什么他们都不要。当年红军在这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现在的党员干部到村里来也是一样的。像干部鼓励我们搞一家一户的农家客栈,说实话,当时我们眼界也没那么宽那么远,没想到有那么多城里人来吃住,那时候,你家看我家,我家看他家,就是没人行动起来。第一书记、支书和主任都来过我们家拉家常,其实就是做我们的工作,喝的茶、嗑的瓜子、吃的花生都是他们自己带来的。村委会的事情都是一事一议、集体决定。一些谋发展的事情,感觉有困难,都是村干部带头干。原来村里人家中有事,都喜欢你家请客我家送礼,说实话,大家都有点受不了。现在好了,干部们不兴这一套了,我们群众也就慢慢不兴这一套了,还把红白喜事的操办规定写进了村规民约。”
在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泥土的芳香以及芳香中散发出来的思想光芒。花茂村的脱贫致富,是精准扶贫深入实施的现实成果,而这样的成果正在无数个花茂村实现。精准扶贫深入人心,我相信,不管谁到这里来,只要与老百姓促膝谈心,就能从他们的话语中体会到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
我记忆最深的是,采访土陶烧制作坊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母先才老人。他家的作坊最早时就是一个小作坊,只做一些泡菜坛子、酒罐子,销路不好,收入不高,甚至面临严重亏损。就在他准备放弃这个手艺的时候,镇长和村第一书记多次前来帮他找原因、谋思路,还请来了遵义师院艺术学院的师生给他的产品进行免费设计,并把他的作坊作为教学试验基地,同时建议他根据市场需要生产旅游产品,并增加制陶体验作坊,让游客可以参与其中。现在,仅制陶体验这一项,每逢周末,三十台机器一天的收入可达六七千元,使这个濒临倒闭的微小企业获得了新生。镇里根据微小企业的补助政策给予补助,母先才老人家的土陶烧制作坊已今非昔比。母先才老人说:“说实话,像我们这种处于贫困线以下的手艺人,如果不是书记、镇长、第一书记无数次来关心和支持,没有他们出谋划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母先才老人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难忘的话,他说:“活了这么久,我终于重要了一回。”
这句话,是那样朴实、那样精准。这位老人真切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同步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这正是领袖的情怀。二〇一五年六月十六日,是花茂村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花茂村,亲切地与村民们拉家常。村民王治强回忆说:“习主席平易近人,笑起来像太阳,让我们心里暖洋洋的。你信不,我现在的心,天天都是热的。”他继续自豪地说,“别看我们这里山区偏僻,来过两位主席,一位是毛主席,一位是习主席。”
是的,长征途中的一九三五年三月十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用一盏马灯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也正是在这里,毛主席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得到确立和巩固,从而挽救了党。八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挥去的是时间,挥不去的是伟人留下的那些丰功伟绩。
是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这块红色的土地,他感慨地说:“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说:“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要守住发展和生态这两条底线。”花茂村的繁荣和发展,正是遵循了领袖的这一睿智的执政理念。村民王治强笑起来像一株向日葵,他说:“习主席说我们是哭还是笑的时候,在场的乡亲们都笑开了花。”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的讲话,成为全省上下的强大共识和扎实行动。
帅波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花茂村视察后,花茂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愁”品牌,而这个品牌要名实相符还任重道远。我们压力很大。省委书记来给我们撑腰杆,同时也严肃地鞭策我们,他说:“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贵州被称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决战区,未来几年能否实现同步小康、不拖全国的后腿,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一席话,掷地有声,既让基层干部感到压力,更增添了动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的考察中,多次涉及扶贫开发,其中,又多次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由此可见,贫困问题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拦路虎”,也一直是总书记最牵挂的事情。
我在花茂村写的剧本,讲述的故事就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下辖的二十一个村,如何从贫困村变为小康村再变为“百姓富、生态美”的富裕村的巨变。
二〇一二年之前,地处大娄山山脉腹地的播州区枫香镇所辖的二十一个自然村,只有少数几个村庄解决了温饱问题,多数村庄还处于贫困线以下。每一个村的自然条件、实际情况都不同,脱贫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也不同。这二十一个村无外乎三种典型情况:第一种以花茂村为例,地处大山马鬃岭的东边,地形以丘陵为主,种植业以水稻种植为主,老百姓吃上饭没有问题,但是要想脱贫奔小康,这个担子不算轻;第二种以纸房村为例,地处马鬃岭的西边,山势险峻雄伟,几乎没有稻田,多为旱地,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如何脱贫,这个担子更重;第三种以保海村为例,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石漠化严重,山陡土薄,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不要说水田,就是旱地也要看天收获,这种深度贫困村,如何脱贫,担子沉甸甸的。
但是,无论是花茂村、纸房村还是保海村,都必须一个不落地同步小康,这是历史的责任和担当。播州区枫香镇党委书记帅波说起这二十一个村庄,特别是马鬃岭西边的深度贫困村怎样在二〇二〇年不拖全国人民的后腿而要同步小康时,信心十足。他说:“老百姓从原来被动等你扶贫,转变成了现在主动地要求脱贫。这样的转变真不容易,原来等你来扶贫,矛盾不少,一是老百姓对脱贫致富缺乏信心,二是你忙他不忙,你急他不急,老百姓每年就盼望着那点扶贫款,扶贫款到了,又‘你家多了,我家少了’地常常争吵不休。后来精准扶贫开始了,情况就大变了,六个精准扶贫的精准实施,使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真实、公平、实惠。老百姓说,看到上上下下那么多党员干部为我们忙碌,我们再不争口气,这脸都不知往哪儿藏。‘我要脱贫,我要奔小康’成了群众的共同心声。所以说,扶贫更要扶志气。老百姓有了这样的志气,就没有什么困难能难住我们。”当初,马鬃岭西边的村民们看到花茂村、苟坝村发展好了,曾抱怨说:“就隔一座马鬃岭,一边是欧洲一边是非洲。”帅波说:“什么欧洲、非洲的,这里是播州。扶贫工作从来都是一视同仁的。当然,你们现在不如花茂村,除了自然条件恶劣的因素外,也多在自身上找找原因。放心吧!总书记说,同步小康,一个都不落下,我们会不折不扣做到的。”
后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脱贫举措,比如扶贫的“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还有扶贫的“五个坚持”:坚持扶贫攻坚与全局工作相结合,走统筹扶贫的路子;坚持连片开发与分类扶持相结合,走精确扶贫的路子;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走开放扶贫的路子;坚持“三位一体”与自力更生相结合,走“造血”扶贫的路子;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走生态扶贫的路子。
这些强有力的举措,使偏僻边远、自然条件恶劣的深度贫困村看到了希望,马鬃岭西边的几个村庄也次第打响了脱贫致富攻坚战。到二〇二〇年底,播州区枫香镇的二十一个行政村中的深度贫困村,一个都不会拖后腿,一定会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这一点我坚信不疑。
潘克刚是十九大党代表,临去北京前,他精心挑选了几张花茂村的照片,把家乡的新貌和乡亲们的笑脸带到北京,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他知道,他一定会近距离见到习近平总书记。
两年多过去了,每当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花茂村时讲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王治强依然心潮澎湃。他说:“总书记来的那天,太阳特别红,向日葵开得特别艳。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像太阳一样温暖,在场的乡亲们都笑开了花。”我与村民王治强谈心的时候,他总是重复他那天的感受。我采访时,帅波几乎都在场。“每次听见,心里总是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信心。”他说,“花茂村近年来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推动农旅一体化,村民生活更上一层楼。为什么花茂村的乡亲们笑开了花,那是因为精准扶贫的政策好和省里上上下下切实有效地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这几年,贵州省上下都特别关注花茂村的发展,为了乡亲们的笑更美更甜,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都行动起来,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首先是党建引领:创建精准服务型党组织,倡导“五带头、五提升”。群众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群众富不富,全靠党支部。花茂村的快速发展,精准服务型党组织的建立无疑是强有力的抓手。
各级党组织打造阳光党组织,政府则“消除藩篱,开门办公”,探索“五带头、五提升”,推动党员干部践行“五带头”: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实现党组织思想建设“五提升”:提升思想建设、提升党员素质、提升服务能力、提升发展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发挥党组织、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率先小康中的“领头雁”和“火炬手”作用。为推进花茂村扶贫开发,播州区成立了苟坝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区,实行镇区一体化管理,发展全景域旅游,助推率先小康。
自从“五带头、五提升”切实开展后,行政审批从简,“马上办”“钉钉子”“负责到底”“服务创业”“敢于担当”五种精神被大力倡导。针对省委确定的同步小康六大项二十五个核心统计监测指标,播州区根据自身特点对实现程度在百分之八十以下、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百分之九十至百分之九十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指标分别实施红、橙、黄、绿“四线管理”;建立重大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项目建设“五个一”(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专班、一个机制、一抓到底)和“五定”(定时间、定责任、定人员、定任务、定效果)的工作机制,督促各部门主动作为。选派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实行村干部绩效考核等工作机制,一次通报、两次约谈、三次问责;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镇、村两级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创建“百姓富、生态美·美丽乡村”,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工作的动态监测;分级开展小康示范创建活动,上下联动、示范引领、整体推进。同时在机制上创新,“五带十帮”是因地制宜的好办法,它精准地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体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针对花茂村一带精准扶贫中的问题和主体,实施“五带”,即一是党员干部结亲带贫困户搭建“连心桥”,二是驻村工作组带贫困户破解“发展难”,三是龙头企业带贫困户化解“增收难”,四是专业合作社带贫困户抵御“大风险”,五是致富能人带贫困户实现“产业兴”。实施“十帮”:一是帮助找准脱贫门路,二是帮助搞好技能培训,三是帮助解决项目资金,四是帮助拓宽销售渠道,五是帮助改善人居环境,六是帮助顺利完成学业,七是帮助关怀孤残老弱,八是帮助实施医疗救助,九是帮助提升文明素质,十是帮助强化法制观念。
省委主要领导说的“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这句话,被播州区委书记黄国宏记得牢牢的,接受我采访时,他一直重复这句话,看来,他切身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分量。黄国宏的自信和务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把这句话真正落到实处。这些年实施小康工程,通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累计打造二十个类似花茂村甚至高于花茂村的示范村,再结合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的建设,推动农旅、文旅、工旅、商旅一体化发展,带动农民实现持续增收,打造了一张‘乡愁播州’的亮丽名片。通过实施幸福工程,抓好安居、教育、健康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实事,启动实施七百多个重大民生工程,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普遍增强。”
我再次看到潘克刚,是在二〇一七年十月十九日《新闻联播》对党的十九大的报道中。当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代表团参加讨论时,潘克刚将花茂村近两年来的发展变化向总书记做了汇报,还把一张展现花茂村新貌的照片送给习近平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说:“这是风景画,很漂亮。”
潘克刚回到花茂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宣讲十九大精神,地点就在“红色之家”的院子里。他向大伙儿仔细介绍十九大的盛况和自己参会的情况。当回忆起与习近平总书记见面时的场景时,潘克刚十分兴奋,他说:“能够参加党的十九大,非常激动,我深受教育,备受鼓舞,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人生经历。”
王治强忍不住抢话道:“潘书记,总书记有没有提到我们乡村旅游今后该怎么搞?”王治强经营着“红色之家”,正是因为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红色之家”,他才从此走向了致富的康庄大道,他最关心的当然是乡村旅游,这也是花茂村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潘克刚激动地说:“我向总书记汇报现在乡村旅游成了花茂乡亲致富新路时,总书记嘱咐:既要鼓励发展乡村农家乐,也要对乡村旅游作分析和预测,提前制定措施,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潘克刚的宣讲就这样一问一答地持续了一个下午,“红色之家”院子里的乡亲们一直笑声不断。他们的笑是由衷而幸福的。
这里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的人民曾哺育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对红军、对党有着深厚感情。
精准扶贫的深入实施,使得花茂村、苟坝村旧貌换新颜。
潘克刚满怀憧憬地说:“相信花茂村的未来会越变越好。花茂村还要继续坚持发展乡村旅游和农特产品种植,让乡亲们吃上‘旅游饭’,让生态变成‘摇钱树’,让‘乡愁’成为‘大品牌’。让我们这幅‘风景画’更加美丽,以此来感谢党中央和总书记的关怀。”
花茂村何时起有这么一个美丽的村名?又为啥取了这么一个美好的名字?是谁取的呢?我没有得到确切的回答。唯一确认的是,花茂村已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更是“百姓富、生态美”的模范村。
我在花茂村前后生活了大半年,为的是写好一部反映精准扶贫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剧本,当我海量采访后正思考如何下笔时,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这是我们的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吹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那句气贯长虹的话——“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还在我耳畔回响,我的大脑里闪现出的片名是《花繁叶茂》。是的,马鬃岭山下的花茂村和苟坝村不再是脏、乱、差的贫困村了,现在它们繁花似锦、美丽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是很有诗意的。于是,在创作《花繁叶茂》剧本的间隙,我大脑里总是不断出现一首诗,而这首诗,又变成了一段如泉水叮咚般的旋律,在我耳边婉转悠扬地响起。我想,在这花繁叶茂的伟大时代,我何尝不是在倾听花开的声音呢?
不仅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我想,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也都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