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掐指一算,自己工作至今,已经将近十五年了。
想起第一次面试,面试官在面试快结束的时候,问我有没有什么问题。我当时觉得不问问题很不礼貌,于是问他:“请问,您贵姓啊?”
面试官愣了一下。是啊,我的这次面试完蛋了。
后来,在入职第一家公司的最初阶段,也是状况不断。不知道复印机怎么使用,同一份合同装订错好几次,转接电话的时候总是直接挂断……这样想来,真的很心疼那时的老板啊!
时间过得张牙舞爪,光阴逃得死去活来。好在摔过很多跤,掉过很多坑之后,自己终于活成了一只打不死的小强。
我有点懒,嗯……还有点馋。如果非要厚颜无耻地说自己有什么优点,那应该就是喜欢学习吧,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对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满足的基础上的。好吧,这也可以算一个优点。
前两年,我自考了心理咨询师证书。都说学心理学的人不太正常,对于这点,我挺认同的,而且我觉得每个人在别人的眼中其实都不正常,比如有的人特别喜欢Hello Kitty,有的人非常讨厌虫子,有的人特别害怕坐飞机,还有的人发朋友圈的图片一定不能空一张……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对于“正常”的统一标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病”得不轻,并且乐在其中。
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不是让人成为神,而是让想要成为神的人愿意成为人。就像我在这本书中说的一样,当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在如何思考和行动,真正的改变就发生了,而这所有的一切,首先是建立在我们对自己各种“不正常”的接纳上的。
如果说心理学是从过去的角度,为摆脱人们存在的困扰而发展出来的学问,那教练技术就是站在当下去着眼未来,使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学问。教练技术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当你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想去到哪里之后,你就可以用自己的智慧走出当前的困境。教练技术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拥有解决问题的一切资源。
在这本书中,我分享了很多职场的实用方法和技巧,都是我摸爬滚打、舍生取义后学到的,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但是,必须要说的是,因为我不喜欢把书中的内容作为严肃的课题,像唐僧似的告诉你要这样,不要那样,所以相信你读起来会很轻松,但也正因如此,才希望你能留意读过的所有信息,真正地去思考,并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实践。
因为不管什么方法,只有真的去用才会获得成长,毕竟,“没有用”就等于“没用”。唯有行动,才能解除我们所有的焦虑。
写字这件事,我一直在坚持。先是在简书平台,然后是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后来开始投稿。
在投稿的过程中,我认识了独舞姑娘,一个独自在墨尔本打拼的姑娘。几篇稿子通过后,她说很喜欢我的文字,于是把我的文章推荐给出版社的编辑,就这样,有了这本书。
我承认我的努力,我也承认我的幸运,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真的渴望。就像我很喜欢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那句话: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
对于热爱的事,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之所以坚持,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信念,一种对说不清会不会到来的未来和梦想万死不辞的信念,而未来到底会怎样,梦想是否会实现,是需要执着走下去才会知道的。
这本书完成了,我也开始思考自己下一步的行动了。可能会再写一本书,可能会做不同主题的微课或线下课,可能重新拾起被我冷落的公众号,也可能在“在行”做一对一的咨询。不管我们再见面的方式是什么,我都会保证自己的每一个成品都是精品,都能使你因为我毫无保留地分享而受到启发,找到方法,有所收获。这就是我一直坚持的初心。
感谢所有看过我公众号文章、私信告诉我自己的故事、找我做过教练或咨询,以及在看这本书的每一个人。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感谢你们一直都在以各种方式,给予我支持和力量。
感谢@遇见独舞,因为你最初的“看见”,我的文字才得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被大家看见。感谢蔡荣建老师对这本书给出的建议,以及每次温暖有爱的沟通。感谢为这本书的出版而付出的每一个人。
感谢我的老公,每当我想偷懒的时候,他都会化身为鞭策我的天使,抢走我的零食和手机。没有他“送死式”的监督,我想我不会这么快完成这本书。感谢我的家人,在我需要支持的时候,他们总能毫无怨言地挺我。
最后,感谢我的果爷,因为有他,我的每一天都很快乐。
往事已在身后,未来的每一天都将是全新的。愿我们每个人都心中有光芒,身上有铠甲,在这仅有一次的人生旅行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