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如果说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那么这个特殊材料就是共产党人特有的党性。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党性”这一概念最早源自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文中指出:“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 这里从组织层面上强调党性就是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的一种外在表现。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党性是共同的性质、普遍的性质,全党每一个人都有的性质。” 并且强调:“我们要使许多自觉的个性集中起来,对一定的问题、一定的事情采取一致的行动、一致的意见,有统一的意志,这是我们的党性所要求的。” 这些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内涵及其实践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从根本上来说,是指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体表现为党的阶级性、党的路线纲领、党的思想理论、党的理念战略、党的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前瞻性、正确性和可操作性。共产党员个体的党性,包含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的正确性,还有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思想理论的科学性、理想信念的崇高性、工作态度的客观性、为政用权的廉洁性、道德情操的高尚性、自身修养的全面性等。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央党校教育长罗宗毅在《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一文中指出:
党性是一个政治范畴,具有唯一性。党性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政治属性。这种政治属性不仅体现在党的整体组织中,也体现在党组织的每个细胞中,不仅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也体现在每个党员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上。党性包含信念、宗旨、作风、纪律等多方面的内容,即我们讲的政治定力、宗旨意识、担当精神、精神境界等。
党性是一个相对范畴,具有层次性。共产党作为群体,既有普通党员,又有党员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中既有高级干部,又有基层干部。党员所处的岗位、职业不同,其党性修养的目标、要求和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党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时代性。党性修养的内容和要求,总是同该时期党的路线、任务相关联,而党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治路线和基本任务,因此,党性要求应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党性是一个实践范畴,具有实践性。党性修养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落实在行动上,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把它化作现实的、具体的言论和行动。
作为共产党员,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党性强。共产党员如何体现与落实党性要求?就是要践行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当下,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牢记入党誓词,铭记于心,模范遵守。
党性修养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是党员通过自觉自愿的努力,将党的本质属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锤炼过程。我们知道,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特征,是指通过一个人内心的反省,培养一种完善的人格的过程和途径。可以说,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发明与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和自身建设实践中,将“党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相结合的产物。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永恒课题。加强新时代党性修养,既要体现传承性,更要突出时代性,要在传承党性修养一贯要求中赋予更多新时代内涵。
2021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挠把自己的事办好。”
当前,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然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要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关键是要把党员干部队伍建强。加强党性修养,深化党性实践,加强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使广大干部的素质、能力适应新时代要求,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更好地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历史实践证明,加强党性修养,重视党性教育,开展党性实践,是我们党依靠自身力量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重要法宝,是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坚强党性的根本途径。
加强党性教育,使党性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共产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党的历史表明,注重党性教育,是我们党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良传统。党性教育,从内容上看,是指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历史传统、优良作风等方面的教育,以及道德品行、法治思维、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从形式上看,党性教育主要是指与上述内容相关的集中辅导授课和有组织的集中教育,以及日常的党员个人教育。
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是相辅相成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可以说,党性教育是外在的,党性修养是内在的;也可以说,党性教育是有组织的集体修炼,党性修养是党员个体的自我教育。刘少奇曾指出,“无论是参加革命不久的共产党员,或者是参加革命很久的共产党员”,都必须“加紧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不要使自己失去对于新事物的知觉”。 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思想先进、作风纯洁,之所以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就在于他们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修养和锤炼,一刻不停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一个人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克服随环境和地位的变化而产生的不良思想意识,必须锲而不舍地磨砺自己的党性、心性。2008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理论教育是根本,知识教育是基础,党性教育是关键。要坚持提高能力与增强党性相统一,更加突出党性教育,帮助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加强党性教育的基本要求,即教育广大党员必须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信念,坚定对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定力,严明政治纪律、坚持党的领导,永葆共产党员在政治上的坚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先进性。
加强党性实践,使党性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加强党性实践,是增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关键。加强党性实践,就是要通过切实的党性锻炼,持续提升党员的个体修养,使整个政党的党性或先进性在实践中彰显出来。实践锤炼的过程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就是接受党性教育、强化党性修炼、优化党性修为,这个过程是永恒的,是永远在路上的。这就是我们自入党的那一刻起,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行动上入党的要求所在。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如何,一方面,看一个党员能否自觉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就是看一个党员能否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挺得起来、冲得上去、豁得出来。
党性修养的提高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涵同中国实践紧密结合,才是增强党性修养的基本方法。刘少奇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方法不是“闭门思过”,“和其他唯心主义的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的修养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参加革命的实践,绝不能离开革命的实践;同时,也离不开自己在实践中的主观努力,离不开在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 。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党性修养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邓颖超说过:“每个共产党员都要问一问自己:你是全心全意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并努力奋斗的呢,还是为自己的私利奋斗?党龄增加了一岁,你的党性长一寸了没有?” 邓颖超意味深长的“党性之问”,实质上就是对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实践要求。加强党性修养,重在行动,贵在坚持。加强党性修养,是一个伴随党员终身、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毕生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必须始终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学习不止、改造不止、奋斗不止。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依据,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要求,深刻解答新时代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加强党性修养、如何加强党性修养等重大问题,全面阐述优秀党员干部在加强党性修养方面是怎么做的,让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实用的方法,并将这些经验和方法应用于自身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内外兼修,不断淬炼坚强党性。
全书高度概括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构建了全新的党性修养结构体系,视野开阔、内容精炼、语言通俗,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接受党性教育、筑牢党性根基的生动教材。
白凤国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