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民战斗的声音
——介绍几首阿拉伯诗歌
读过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两本阿拉伯诗集《阿拉伯人民的呼声》和《明天的世界》,更深切地了解阿拉伯人民的斗争。通过这些诗歌,看到阿拉伯人民控诉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的残暴迫害和疯狂掠夺的行为,听到强烈的追求民族独立、渴望自由民主的心声。我们的心就跟阿拉伯兄弟更紧地靠在一起。
阿拉伯受过帝国主义长期的蹂躏、掠夺,许多地方至今还在受帝国主义野蛮的压迫。阿拉伯的土地多少年来都是一块苦难的土地,八千万人民长期过着奴隶生活。特别在《巴格达条约》中心所在的伊拉克,美英帝国主义不仅大量劫夺宝贵的石油,吮吸阿拉伯人民的血,而且通过它的忠实走狗赛义德政府,对伊拉克人民实行极野蛮的统治。人民连爱国的权利都被剥夺了。爱国的进步力量被迫转入地下,连最起码的民主自由都谈不上。伊拉克诗人玛鲁夫·阿拉萨非的诗《伊拉克的言论“自由”》就揭示了这种情况:
闭住你的嘴吧!不要讲话!
睡吧,更不必醒来——
熟睡和在做甜梦的人是幸福的!
把“民族自由”这个字眼压根儿丢开!
不期望什么的人才能得到安闲,
不要提起当前的重大问题……
假若你需要金钱和荣誉,
你就要装聋、装瞎,当然也要装哑巴!
这里受尊敬的是这种人——
他肯愉快地笑着低下头;
他把耻辱早已忘在脑后;
挨了打,还说:“再来一下!再狠一些!”
假若人们对你说:“要相信,痛苦是甜蜜的!”
你就回答:“是的,世上只有黄连是苦的!”
假若人们白天说:“现在是黑夜!”
你就随声附和:“是的,天上有无数的星辰!”
假若人们对你说:“我们闯入你的家园,
明天我们划一条新的界线!”
你就磕着响头感谢真主,
让微笑扭歪你的脸!
这难道不是跟中国在美蒋统治下暗无天日的情况一模一样吗?只有黑白颠倒的“自由”,只有统治阶级横行不法的“自由”,只有帝国主义侵略压榨的“自由”,只有驯服地当奴才的“自由”,别的什么自由都不准有。诗中没有一句正面的斥责,但已经是一个极有力的控诉。诗的每一句都浸透了诗人无比愤怒的心情——这是一种愤怒积郁到可以立即爆炸的心情。每一句诗都是诗人含着热泪、咬紧了牙齿写成的。它冷静而严峻,像犀利的匕首。悲惨的现实通过喜剧的幽默的形式表现出来,正说明诗人内心的酸辛。通过诗人的解剖刀的笔,卖国贼的罪行、法西斯统治的面貌都暴露出来了。读这首诗,大概我们很容易联想起鲁迅对付敌人的短小锋利的杂文,联想起马凡陀的有些讽刺诗,因为它们在风格上有些相像。
再看伊拉克诗人穆罕默德·安纳克吉的《工人的脸》第一节:
什么东西更黑——
是石油,
还是石油工人的
凄凉的梦?
人变得疲惫不堪:
主人
紧紧地赶着他,
吸尽了他的血,
夺去了他糊口的一块面包。
大地
用人的嘴,
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血管般的油管
象油渍的长带,
伸展到遥远的国外,
奴隶们
小心地保护着油管,
无论如何
不能让它们遭到破坏。
可是发财致富的,
却是另一个人,
只是另一个人——
他们的主人。
这里多么形象地尖锐地揭示了伊拉克人民的悲惨遭遇,多么辛酸地有力地控诉着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的罪恶!纽约和伦敦的垄断资本家们每年要从中东的石油开采中擭取几亿以至几十亿美元的利润,长得脑满肠肥;而中东人民,伊拉克的石油工人,却被“吸尽了血”,“夺去了”“糊口的一块面包”,“人变得疲惫不堪”,连做的梦都是痛苦的、凄凉的、黑色的。把油管称作“血管”,实在没有丝毫夸张。中东人民的血就是通过许多条“血管般的油管”被帝国主义吸去的。
为了从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统治者的压迫下解放出来,获得自由幸福的生活,中东人民进行英勇的斗争。他们没被统治者的血腥镇压所吓倒。一次起义失败了,再来二次,三次。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继续前进。人民深深懂得:只有斗争,只有付出鲜血,才能换得自由。黎巴嫩霍里推攸斯·曼纳欧姆写道:
帝国主义欺凌我们,
剥夺了我们生存的权利;
…………
我们饥寒交迫,衣不蔽体。
权利,
要用鲜血换取,
向帝国主义乞求不来。
人们如因软弱倒下,
狗就会来咬你。
人们如果誓死战斗,
豺狼也会怕你。
——《帝国主义欺凌我们》
阿拉伯兄弟,你们说得完全对:“人们如因软弱倒下,狗就会来咬你。人们如果誓死战斗,豺狼也会怕你。”帝国主义原是欺软怕硬的纸老虎,中国人民早已用自己的全部斗争经历证明了这个真理。你们自己也证明了,而且今后还会不断证明这条真理。
诗人撒玛维的《火炬》正是伊拉克人民这种前仆后继的英勇气概的表现:
英勇的战士在斗争中倒下了,
战旗却仍在迎风飘扬!
因为罪恶滔天的暴君
侮辱了人民的尊严。
战士为真理而战,
战士为真理而死!
啊,黎明!你迸射着光芒冲破了大地的黑暗。
我们的希望曾一度破灭,
生活在自己的国土上,
却象是外乡人。
我们决不会忘记阿卜杜哈米德 的罪行,
我们决不会忘记烈士死难的绞架,
我们决不会忘记暴君的屠刀,
我们决不会忘记斯开兰 残酷的镇压。
如今黑暗的统治超过任何年代,
残酷无情的法律捆绑着人民,
这是我们最大的耻辱!
受难的人民要想求得解放,
必须斗争到底!
把一切无形的枷锁打碎!
火炬在黑暗中燃烧得更旺,
熊熊的火光普照四方。
是的,谁能容忍“生活在自己的国土上,却象是外乡人”而殖民者倒成了国家主人的情况呢?自己的国土,却被帝国主义侵占;自己的人民,却被“残酷无情的法律捆绑着”,的确,“这是我们最大的耻辱”。中国人民至今还不能忘记,在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统治的年代里,我们的土地上竟竖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因此,中国人民深切了解阿拉伯人民的痛苦,关心并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斗争。愿中东人民斗争的“火炬在黑暗中燃烧得更旺,熊熊的火光普照四方”。
基于这种情况,阿拉伯人民对卖国贼、对民族的败类,恨之入骨。请读读阿卜杜勒·吾哈布·艾尔白雅蒂《黑夜笼罩着阿曼》中的两段:
瞎了眼的阿曼昏君,
你象是热病,
又象是鬼怪。
你是窃取了儿童们的酣睡的小偷,
是偷盗了工人们的鲜血的窃贼。
我们要象猎取兔子一样地把你捉住,
把你的脑袋象蝎子一样研成粉末。
你这满身疥疮的小偷,
你这昏君,
你这外国侵略者手上的匕首,
何处将是我们安身之所?
我们要象猎取兔子一样地把你捉住,
把你的脑袋象蝎子一样研成粉末。
要把昏君的脑袋像对付蝎子一样“研成粉末”,这句话里隐藏着人民对反动统治者多深的仇恨啊!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对于敌人,对于“窃取了儿童们的酣睡”、“偷盗了工人们的鲜血”、成为“外国侵略者手上的匕首”的卖国贼,为什么不恨之入骨呢?而仇恨一深,自然而然地就会到达“把你的脑袋象蝎子一样研成粉末”的地步。中国有句老话,叫作“碎尸万段,方泄我心头之恨”,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读这句诗,就好像眼前出现了阿拉伯人民横眉怒目、咬牙切齿地对待着反动统治者的一种形象。从这里也就不难了解,为什么伊拉克人民一旦起义就要杀死费萨尔王、王储和横行一时、万恶不赦的赛义德了。要知道,赛义德手下是有大批特务武装保卫着的。所以不久之前,赛义德敢在外国记者面前夸口:“杀我的人现在还没出生。”但是他夸口的话音未落,就被伊拉克人民“象猎取兔子一样地”“捉住”了,得到“脑袋象蝎子一样研成粉末”的下场。
再看约旦诗人努兹哈·萨拉姆《和平战士的枪》:
射击吧!射击吧!和平战士的枪
猛烈地射击吧!
别畏惧,
别惊慌,
把枪口对准
暴虐者的胸膛,
贪婪者的胸膛,
…………
然而一小撮罪恶的敌人
一批来自芝加哥的歹徒——
抢劫和掠夺我们的棉花、石油和矿藏的强盗,
想用暴力来驯服你,伤害你。
…………
吸血的敌人,
等着吧,你们等着吧!
和平战士的枪,
就要发射!!!
就要发射!!!
象沙漠里的旋风,
卷走一切污秽的渣滓!
诗人向自己的人民进一步指出了藏在本国暴虐者背后的美帝国主义是最凶恶的敌人。这“一批来自芝加哥的歹徒”在经济上“抢劫和掠夺我们的棉花、石油和矿藏”,在政治上勾结本国暴虐者,“想用暴力来驯服你,伤害你”。阿拉伯人民要解放,首先要反对这最凶恶的头号敌人——美国强盗。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阿拉伯人民始终怀着友好和感激。因为他们从社会主义国家得到巨大支持和无私援助,也从十月革命和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胜利中得到巨大鼓舞。阿拉伯人民始终不信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统治者的挑拨。伊拉克诗人拉什特·阿里—雅辛认为,要想唆使巴格达条约国人民去跟苏联作战,那是敌人的梦想。他在《敌人错了》的诗中揭露敌人的阴谋,表达了和平的反战的愿望:
繁重的劳动弄得我们筋疲力尽,
敌人夺去了我们的金钱,
用这些钱在周围匆忙地建造起
兵营、要塞和基地。
…………
他们想要把军队集结在这里,
向一个国家发动血腥的进军,
那个国家矗立着,美丽而又坚强,
给全世界播送
和平的春天,
他们想要进攻
伟大的列宁在十月革命的日子里带领前进的人民,
进攻那挣脱了老爷们暴政的
勇敢、优秀的人民!
但是敌人错了,
如果他们认为伊拉克会服从
敌人旗帜的号召,
调动军队去为他们打仗……
不,我们决不会
对各民族的朋友作战!
这是强有力的反对战争、要求同“各民族的朋友”——苏联友好的声音!
最后要特别提到阿联(叙利亚)诗人乃查尔·盖巴尼的《来自塞得港的几封信》。这首诗用一个战士给父亲写信的口吻描述了埃及人民对英法侵略军的敌忾。
啊!父亲,
我从苏伊士
寄给你这几个潦草的字。
我从坚忍的苏伊士,
寄给你这几句杂乱的话。
这些天来,
我一直在这里,
我在战壕里,
等着该死的毛贼。
啊!父亲!
从战壕里,
我看见了毛贼的船只,
它们密集在海峡口。
强盗们又来了吗?
他们在爬越
我们战壕前的短墙,
威胁我们的生存,
祖国在燃烧中。
强盗们又来了吗?
英国人——职业卖淫者的小龟孙,
这些人又回来了吗?
淫荡的巴黎,
她的罪恶渊薮,
她何时才能悔改?
啊!父亲,
我从战壕里,
看见了蓝眼睛,
黑良心。
这句“我从战壕里,看见了蓝眼睛,黑良心”,多么巧妙、多么明快、多么深刻地从外形到内心揭露了英法强盗的真面目!接着写埃及人民同心协力地消灭英法伞兵部队的事迹。当侵略者的伞兵“象蝗虫一样”,“降落在我们的后方”之后,立刻出现了这样动人的景象:
在乡村,
在城市,
在上埃及,
妇女们,儿童们,
年迈的老人,
都投入了灭蝗运动。
来一只,
捉一只,
杀死它,
消灭它。
农民们放下锄头,
跑来了。
孩子们,
跑来了。
刀子,锄头,
路边的石块,
全都来了,
抵抗强盗,
消灭强盗。
他们只有一句话:
为生存而战斗!
在这首诗最后,年青的战士对父亲说:
父亲,
这就是我们塞得港
给你的信。
这就是
英雄气概
同创伤与钢铁交融在一起的城市
给你的信。
这就是英雄们的发源地
——塞得港
寄给你的信。
这绝不只是一个儿子给父亲的信,不只是塞得港人的信,而是阿拉伯人民给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信。诗中描绘的英雄气概正是阿拉伯人民共有的英雄气概。在这样的团结一致的阿拉伯人民面前,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的一切阴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一切外国侵略者迟早要被阿拉伯人民像消灭“蝗虫”一样地消灭。
原载《语文学习》1958年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