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组缃和他的社会剖析小说
吴组缃,原名吴祖襄,1908年4月5日(阴历三月十五日)出生在安徽省泾县茂林村。这里地处山区,风景秀丽而土地瘠薄,居民以外出经商者为多。吴组缃的祖父是当地一处油坊的管事,传下产业不多(分到父亲名下的只有五亩地)。父亲因受康梁维新思想影响,放弃了祖父要他走的科举道路,做过塾师、医生,一度在黄鹤楼下靠卖字作画为生。欧战爆发以后,父亲回到家乡弃文经商。他和旧式商人不同的是,经常看上海的报纸,知道外面市场的需要,因而能在外销土产品和转卖工业品的过程中获利。家境由此好转。吴组缃是父亲的“老儿子”,他本应有兄姐十三人,却因多数在幼年时得病亡故,只剩下兄姐各一人。兄吴祖光,字半农,早年就读于清华经济系,大革命时期为中共党员,是一位经济学家,所译爱德华·艾威林《学生底马克思》等书在30年代颇有影响。
茂林村是乾嘉时代兴起的吴姓聚族而居的大村,清末民初已发展到两千多户人家,当地有“小小的泾县城,大大的茂林村”这种说法。男性村民中虽有不少人外出,但整个环境仍极闭塞、落后。长期以来,这里盛行封建宗法制的各种陈规旧习,构成人们之间严格的宗族关系。少年时代的吴组缃,曾目睹村里一些青年妇女因触犯礼教和族规,被扔进置有生石灰的坑内浇水活活烧死。他自己的姐姐,则从十六岁起守寡到老。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许多悲惨事实,在吴组缃幼小心灵中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另一方面,吴氏这个大家族到近代已迅速分化。族内贫富悬殊,各阶层人物都有。吴组缃童年时有机会和族内一些贫苦劳动者接触,从而较多地了解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境遇。所有这些,日后对他的创作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1921年起,吴组缃离家进入宣城省立第八中学、芜湖省立第五中学读书。两地当时集中了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如恽代英在宣城教书,刘希平为五中校长,高语罕也在五中任教,吴组缃的本家吴葆萼和蒋光慈早两三年也在五中上过学),校内新思潮活跃,还爆发过反对北洋军阀的“六二”学潮。吴组缃在宣城听过恽代英的讲演,在芜湖更多地接触了“五四”以后的各种新书报,开始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并培养了对新文学的极大兴趣。他和五中同学一起编过文艺刊物《赭山》,还在《皖江日报》副刊上发表过一些诗文,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发表小说《不幸的小草》。
1924年,安徽省立第五中学因遭军阀压迫改组,吴组缃又先后到南京私立新民中学、上海私立持志大学上学,在《学生杂志》等刊物上发表短稿。1925年3月,在《妇女杂志》上刊出小说《鸢飞鱼跃》。此后又写长篇小说《狗尾野》(未出版,抗战期间据说曾在家乡被人印出)。1927年结婚后停学在家,有一年半时间担任茂林村养正小学教员,继续给一些报刊投稿,并编过刊物《野草》。1928年9月又在持志大学复学。
1928年、1929年前后,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造成广大农村破产,皖南一带许多店铺也纷纷倒闭。这使吴家经济上受到严重打击,父亲在家境败落中忧愁致死,兄弟二人上大学的费用也成为问题。现实中的这些变故以及由此造成的苦闷,促使吴组缃力求从理论上寻找答案。1929年9月,他依靠妻子和亲友们的经济支助,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系,一年后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后又在清华研究院学习。在兄长吴半农和中共党员李兆瑞等人影响下,吴组缃阅读钻研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如马克思的《资本论》英文本,日本河上肇的《唯物史观研究》《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经济学大纲》《资本论入门》,李达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油印讲义,爱德华·艾威林的《学生底马克思》等。“九一八”以后山河残破、民族危亡的局面,更促使吴组缃在1932年参加了“社会科学研究会”和“反帝同盟”两个进步的群众组织。
从进入清华时起,吴组缃先后在校内的《清华周刊》《清华副刊》《清华年刊》《中国社会》《文学月刊》(原名《清华中国文学会月刊》)以及校外的《妇女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一批散文、小说、诗及论文、杂感(一部分用“芜蒂”的笔名),并曾参与《中国社会》《清华周刊》的编辑工作。遵从当时清华中文系主任朱自清的指导,他在外文系选修了不少欧洲文学课程,着重钻研了莫泊桑、契诃夫和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小说作品。吴组缃早年的一些小说,从《鸢飞鱼跃》《离家的前夜》到《菉竹山房》等,大多以自己周围熟悉的人和事为题材,表现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对妇女、青年的压迫,以及对青春、生机的摧残,艺术上显示出含蓄严谨、细致精微的特色。其中《菉竹山房》《卍字金银花》等,技巧已达到颇为圆满的境地。但吴组缃并未以此为满足而停止攀登。论文《谈谈清华的文风》和小说《官官的补品》等一系列文章表明:为了更好地完成时代的使命,他正在努力探索一条使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作家具体的艺术实践较好结合的新的创作道路。
正当吴组缃潜心于这一探索的时候,1933年春,茅盾的长篇《子夜》出版了。《子夜》的诞生给了吴组缃重大的启示,他立即在1933年6月出版的北平《文艺月报》创刊号上发表了《评茅盾的〈子夜〉》一文,对这部长篇的成就和意义作了热情而又科学的评析。文章一开头就说:
中国自新文学运动以来,小说方面有两位杰出的作家:鲁迅在前,茅盾在后。茅盾之所以被人重视,最大原故是在他能抓住巨大的题目来反映当时的时代与社会;他能懂得我们这个时代,能懂得我们这个社会。他的最大的特点便是在此。有人这样说:“中国之有茅盾,犹如美国之有辛克莱,世界之有俄国文学。”这话在《子夜》出版以后说,是没有什么毛病的。
在吴组缃看来,《子夜》是“新兴社会科学者的严密正确的态度”与高明的“艺术手腕”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就在于集中而概括地通过上海这个“中国社会一身病毒的总暴发口”来剖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子夜》开扩了吴组缃的艺术视野,他有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解剖和展现社会生活的各种断面,写出了颇有影响的小说《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樊家铺》以及速写《黄昏》《泰山风光》等代表性作品,成为30年代社会剖析派重要作家之一。《一千八百担》写了宋氏大家族的地主豪绅们为争夺族中公产而进行的明争暗斗,通过对话和盛大场面的描写,有条不紊、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十几个各怀鬼胎、各有性格的人物;最后则水到渠成地以饥民群众声势浩大的抢粮场面作为结束。这篇小说受到郑振铎的激赏,经他介绍发表于《文学季刊》上。《天下太平》用朴素的叙述和细致的心理描写,表现一个老实善良的店员失业后走投无路,终于在偷窃庙顶宝瓶时坠落身亡的惨剧。《樊家铺》写了贫苦村妇为营救入狱的丈夫而向贪吝的母亲夺款,在情急中将其母亲杀死的故事。吴组缃自己1934年在给茅盾的一封信中,曾经谈到计划要写的一部长篇的特点是:“从经济上潮流上的变动说明这些人物的变动和整个社会的变动” ,这其实也是吴组缃本时期整个小说创作乃至散文速写的一个重大特点。这些作品都以富有时代特征的凄厉郁怒的生活画面,真实有力地表现了30年代中国农村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而致急剧破产、动荡不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尤其深刻地表现了经济破产过程中人们道德伦理方面的剧烈变化。在艺术上,这些小说构思颇为精致,布局相当严谨,场面高度集中,人物对话性格化、口语化并富有地方色彩,因而赢得当时文坛的很高赞誉。1934年、1935年两年中,作者先后将发表的小说、散文,编为《西柳集》《饭余集》,分别由生活书店和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1934年夏,一个意外事件突然打断了吴组缃在清华研究院的学习生活。他自己后来曾经谈到这一事件的由来:
我1933年从清华毕业后,继续留校读研究院。一年后,因为在一门选修课《六朝文》的代考论文里,凭着年轻人的激情,贬斥骈体文,说它是搽脂抹粉的娼妓文学,把那位教授惹恼了,就给我打了一个七十九分。刚刚只差一分,恰好勾销我每月三十元的研究生津贴。教授传话说,只要我去他那里面谈一次,分数即可补加。我很气愤,拒绝了他的“好意”。可又要养家活口。便弃学谋求职业,结果就到南京中央研究院就业。
——《吴组缃谈张天翼》
在南京,经郑振铎介绍,吴组缃结识了张天翼、王任叔,后来成为知交。
1935年1月起,吴组缃应冯玉祥的邀请,担任他的国文教师和秘书,长达十二年之久(有过短时间的分离)。在此期间,曾随同冯玉祥先后在第三战区、第一战区参加抗日工作,并写作了长篇小说《鸭嘴崂》(后改名《山洪》)和《铁闷子》等短篇。《鸭嘴崂》通过青年农民章三官克服家庭观念和保守意识投身抗日军队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抗战爆发后皖南山区农民在现实生活教育和新四军政治工作推动下的日益觉醒。主人公质朴、倔强而有点粗野的性格,他由普通山民成长为抗日战士的变化过程,都写得朴素细密而自然合理。对以保长章延福为代表的地方顽固势力在抗战中的消极方面,小说也做了颇有分寸的揭露。尽管后半部写得较弱,新四军游击队的政治工作也缺少真切有力的描写,但全书乡土气息浓重,方言运用颇为出色,是反映抗战初期生活的较重要的长篇之一。从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成立时起,吴组缃一直被选为这个团体的理事。1946年6月至1947年7月,曾随冯玉祥赴美国考察。1947年9月以后,担任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直至解放。
1949年9月起,吴组缃任清华大学教授和中文系主任。他热情地投身土地改革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项社会活动;1951年曾赴朝慰问志愿军,稍后又去鞍山采访重工业战线上的劳动模范人物。教学工作之余,在《光明日报》《新观察》半月刊等报刊上发表了一批散文,如记叙访美见闻的《吃风景》《“人是生而平等的”》《“生命中的最好年月”》《“友谊”的面具之下》,记叙南京解放的《初见解放军》,劳模特写《黄德茂》等。这些作品于素朴中见情致,往往三言两语就写活一个人物,显示出小说家所写散文的老练圆到的特色。随着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吴组缃自1952年9月起改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讲授宋元明清文学史和古典小说研究等课程。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人民文学》《中国文学》《北大学报》《文艺报》《光明日报》《文艺研究》等报刊上发表《〈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论〈西游记〉》《论贾宝玉典型形象》《谈〈红楼梦〉里几个陪衬人物的安排》《关于古典作家的世界观》《谈〈水浒〉》《林冲的转变》《关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理论》《短篇和长篇小说创作漫谈》等重要论文。由于作者本身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与小说创作经验,对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史和具体作品又作了长期深入的钻研,因此,这些文章包含着思想上艺术上一系列异常可贵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50年代以来,吴组缃曾任中国文联与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书记处书记,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全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等职。目前,他正以七十六岁高龄继续从事中国小说史研究,以期早日完成《中国小说史论要》这一融汇多年研究心得的著作,并计划撰写回忆录多部。
我们预祝他取得成功!
原载《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