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庄恩岳:白院士,当年我在审计署科研所工作,曾多次到中科院化学所来拜访您,向您请教如何搞好科研工作的经验,其中一次的拜访令我印象特别深刻。那一次我们几位同仁提前两天与您约好,下班后到您单位交流科研工作的心得,我们傍晚如约来到位于中关村的化学所,接待我们的小伙子告诉我们说:“很不好意思,白所长还在实验室忙碌,他叫我接待你们。你们先了解一下我们的科研工作,同时我讲解一下。”我们这一等,就等到晚上快九点。当您带着疲倦的神态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都很心疼您,所以大家没有一句责备,而是异口同声地说:“白所长您多注意休息。”您抱歉地微笑着说:“对不起大家,这个科研项目正进入关键时刻,有几个难题需要马上处理一下,所以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我们在科研部门工作过的人,最清楚科研人员的性格和工作习惯,所以都很理解。一晃二十六年过去了,这一幕却仍然历历在目。
白春礼:非常抱歉,那天临时有些特殊事情需要我处理,所以耽误了大家的时间。
我们科研人员大多是没有休息日概念的,一个科研人员有几分勤学苦练,就有几分科研成果,这是成正比例的。我看过一本著名科学家的传记,里面有一句话:“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这句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时时激励我去努力。科研人员最需要的是时间,而时间总共就这么多,因此只能自己把它“造出来”。挤时间是我们科研人员的常用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披星戴月,不知道春夏秋冬,对我们来说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我虽然担任研究所领导职务,但是科研时间也要保证,怎么办?只能占用下班时间。您也在科研部门工作过,对于科研人员的作息时间是非常清楚的。我们所里,到下班时间,好多人还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着;到深夜,有的办公室还灯火通明。这是我们科研人员的真实写照。
以前我看过一本书,里面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科技工作是日积月累的事情,前天你不努力,昨天你不努力,今天又不努力,哪里会有明天的成功?科研成果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日日夜夜刻苦劳动的结果。我们科研人员越是忙碌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生命的价值,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意义。八小时工作制,对于我们科研人员来说,有时候是十八个小时。有辛勤的付出,也有丰厚的回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就是这样的人生道理。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有所成就的人,都离不开一个刻苦的“苦”字。天道酬勤,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在工作中,我很欣赏一句话:“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能做到的事,靠勤奋同样能做到;靠天才做不到的,靠勤奋也能做到。”天才在于每天的积累,聪明在于每天的勤奋。好学而不勤奋,不独立思考,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科研人员。有了好的机遇,而不去努力,这样的机遇也会稍纵即逝,就好像太阳下的雪人。所以说,好机遇对于懒惰者来说没有用,但对于勤劳者来说,即使是最平常的机遇,也会变成一个个良机。我从国外回来搞科研,更明白勤奋努力工作的重要性。我能担任研究所领导职务,说明上级领导对我很信任,这也鞭策我更加努力。我首先是个科研人员,通过努力把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同时带领大家把所里的科研工作做好。这是我当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