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责任更重但不忘基层

庄恩岳:白院士,1996年3月开始,您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岗位上被直接提拔任命为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这说明上级领导充分肯定您的成绩,大家认可您的能力,也说明中科院的领导班子需要像您这样拥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人来充实。虽然责任更重,工作更忙,但您还是不忘基层,经常到一线去调研。能否请您谈谈当时就任副院长的感想,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在担任中科院领导期间下基层时令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白春礼:担任中科院副院长以后,因为岗位的变动,工作跨度很大,我从一个科研工作者变成了一个科研队伍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当时感觉自己的压力很大。
我从1996年起担任副院长,2004年开始担任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2011年2月起担任院长、党组书记,我在院领导岗位上工作了将近二十五年,对中科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加深厚的感情。中科院建院以来,中央几代领导集体都给予了长期关怀和大力支持,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不朽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了“爱国奉献、求真唯实”的精神基石与宝贵财富。
求真唯实,是我们科研人员一直以来秉持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知行合一,百闻不如一见。多下基层,就是在“求真唯实”上下功夫的一个体现。多下基层,我们能够听到许多真话,能够获得不一样的信息,能够看到许多真相,能够获得许多科研智慧。经常下基层听取大家的意见,能够正确地把脉科技方向和掌握政策落实的情况。
关于领导者的职责,毛泽东同志说过:“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出主意”也就是“出实招”,考验的是领导干部的决策判断能力。而要作出正确的决策判断,就要对基层的情况了如指掌。出实招,要求我们按照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工作方针,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提超越阶段的目标,不做不切实际的事情。
我很难忘2014年初到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的一次调研活动。我去之前没有告知研究所的领导,研究所没有提前作任何准备。研究所地处厦门,但所里的领导一没到机场接机,二没到所门口迎接,我直接来到所里,到实验室、食堂进行实地考察,与一线科研人员和学生交流谈心,听取意见,了解情况。
调研中,我实地考察了仪器测试中心、大气环境研究中心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实验室。所长朱永官后来临时赶来,介绍了研究所“一三五”规划工作进展,重点就研究所联合申请院重点实验及城市大气环境卓越中心的准备工作进行了汇报。围绕制定和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推进“一三五”规划、建设卓越创新中心等重要工作,我与部分一线科研骨干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在交谈中,我强调,实现“四个率先”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科院的高度信任与重托,也是中科院推进改革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全院上下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制定好、组织好、实施好“率先行动”计划,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重大创新贡献。
建设卓越创新中心是院党组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院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重要抓手,因此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并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真正把中心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在调研中,我要求城市环境研究所志存高远,锐意进取,不断凝练目标,推进协同创新,为卓越创新中心建设积累经验。
在与一线科研人员交流中,我谈到,中科院将继续健全以重大产出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鼓励更多科研人员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作出真正有科学意义和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同时我勉励研究所围绕“一三五”规划,改变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要考核内容的评价导向,建立以创新能力、创新贡献和学术影响力为主要依据的考核体系,促进核心竞争力提升和重大成果产出。
我要求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等有关单位加强科教融合,为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三位一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针对有关同志反映的研究所引进人才的住房政策等问题,我进行现场办公,并与厦门市政府有关领导沟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调研结束后,我来到研究所食堂,排队自费购买工作餐,与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共进晚餐,了解大家的饮食和生活情况,向大家致以新年祝福。这次调研活动愉快而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