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从中央大机关下来,倒比很多基层干部还简朴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衣食住行虽然看似日常小事,但在习近平眼中却是事关作风建设的大节。只有日常的功夫到了,才会真正对贫困地区的脱贫期待感同身受,才能真正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
1983 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在大街上听取来访群众的意见。
“就没见他穿过新衣服”
从北京到正定,习近平的行李不多。一条半旧的军被,一条褥子,就是他带来的全部铺盖。深绿色的军被,经过多年的浆洗,颜色已经泛白,尺码也偏小,看上去又窄又短;褥子则缀满了补丁,一个补丁连着另一个补丁,早已看不出褥子原本的颜色。
县里的同志看到他用这样的铺盖,感觉与他身份不相称,于是想给习近平从招待所借一套被褥,用着也舒服。习近平拒绝了。他说,这个旧褥子是母亲做的,那些五颜六色的补丁,都是母亲用家里的旧衣服裁剪拼接而成。自十五岁到陕北插队开始,他就一直把这条褥子带在身边,不离不弃。
刚到正定,习近平住在县委大院的一间平房里,那是他的办公室兼宿舍。屋子不大,大概三米宽,五六米长,拢共也就十几平方米。习近平刚来,床板是一块块小板拼成的,而且很窄,只有一米左右宽。床板上垫床棉垫,底下架上两个木凳子,就是床了。此外,就是一张三屉桌、一个文件柜、一个脸盆架、一个暖水瓶、一个电灯泡,冬天多加一个炉子、一把烧水铁壶。
习近平平时穿衣也不讲究,朴素整洁即可。在正定,他一般夏天白衬衫,秋天旧军装或者是一套蓝色中山装。去北京开会,就穿件中山装,踩双布鞋或胶鞋、布棉鞋就去了。当年在正定与他共事三年的同事回忆,“就没见他穿过新衣服”。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衣食住行虽然看似日常小事,但在习近平眼中却是事关作风建设的大节。只有日常的功夫到了,才会真正对贫困地区的脱贫期待感同身受,才能真正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
下乡吃饭自掏腰包
正定是个农业大县,要了解县情乡情,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下乡”。
习近平到正定后,常常跟当时主管农业的副县长王幼辉一起下乡。王幼辉在正定时间长,本身也是学农出身,早就跑遍了全县,熟悉情况。
下乡前,习近平跟王幼辉说好:一、不坐县委的吉普车,骑自行车下乡,“这样可以多看看”;二、不要提他父亲的名字,只说新来的副书记是复员军人。他有自己的观点:工作和个人背景是两码事,如果工作做得不咋样,即使是“高干子弟”,别人也会看低自己,实实在在干好手头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两个人骑车下乡,随走随看,到处看庄稼的长势。习近平喜欢跟老百姓唠家常,就在田间地头问东问西。除了问生产,他还问社员家里的情况。大家都觉得他这人随和、亲切。
下乡要吃饭,习近平跟王幼辉一般都是在公社吃饭。有一次,他们到东权城公社下乡,同五位公社书记还有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一起吃饭。饭菜不过是一盘猪耳朵、一盘拌豆腐,然后一人一碗面条。东权城公社书记拿出一瓶酒,习近平却一口未喝。吃罢,习近平拿出 10 块钱给他,说是自掏腰包请客,公社书记笑笑说:“这些饭哪里用得着 10 块钱?我倒还赚几块钱。”
这是习近平的惯常做法。每次到大队,吃完“派饭”,习近平都会说声“谢谢”,按照规定交半斤粮票,再交1 毛 5 分钱。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他当党的总书记之后。每次调研考察,他依然吃饭交钱。
白天下乡,晚上在办公室处理机关事务、接待群众来访,习近平常常忙活到十来点钟。他“不挑人”,谁来都热情接待,为了方便百姓出入,他的门常半开着,不少村民挑着扁担、背着粪筐就进来了。每天过了十点,才是属于习近平自己看书学习的时间,一般到十二点之后他才洗洗衣服去睡觉。“从中央大机关下来,倒比很多基层干部还简朴”,这是许多人对他的印象。
县委大院只有一个大食堂,按点儿开饭,过点儿不候。每到饭点儿,习近平就跟大家一样,拿着饭盆去排队。大家待遇都一样——两个馒头、一块卤豆腐。春夏秋冬,习近平都跟干部职工在县委院里的一条水泥板上吃饭,头顶就是食堂门口的洋槐树。洋槐郁郁苍苍,酷夏为大家挡住阳光,雨天为大家遮挡风雨,这里成了习近平沟通群众、了解民生的重要场所。习近平总是跟大家一样或站或蹲,说说笑笑,一起歇凉,一起避雨,一起吃饭。
他自己总结说,这样吃饭“一举三得”:一是可以边吃边聊,相互交流;二是可以互相监督,减少浪费;三是可以边吃边谈工作。
有时候忙得误了饭点儿,习近平就干脆吃冷饭。冷饭要是也没了,他就在办公室吃点方便食品。要是方便食品也没有,习近平就饿一顿。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还总吃冷饭,有一天他得了急性肠胃炎,被大家送进了医院。医生说,胃病要治,更要养,要求他住院休养几天,可是,习近平待了三天就硬是要求出院了。
当了县委书记后,习近平也不搞特殊。来了朋友客人,他就自己掏腰包招待。他的宴客菜单很简单,基本都是几片香肠、一碟花生米、一瓶老酒。若是公务接待,则是以缸炉烧饼、猪头肉为主打的便餐,或者就是一盘饺子。
有一次,已经在省里任职的王幼辉到正定看他,习近平留客人中午吃饭。他叮嘱食堂不要开小灶,而是自个儿掏钱,买了一盒鱼罐头、一盒牛肉罐头,用一个很小的铝锅架在煤油炉上蒸了两碗米饭。没有汤没有酒,他们就一人倒了一碗白开水喝。“咱俩就这些啊,多了可就没有了。”习近平笑着说。县委书记当然可以让伙房给做顿饭,但他不愿意搞特殊。
1985 年初夏,习近平离开正定,前往厦门任职。临走前,他自掏腰包,请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吃饭。十几个人围着一张大圆桌聊天,桌上也不过是一只烧鸡、一碟花生米、几盘青菜和豆腐,朴素简单。
骑自行车跑遍全县
当时,在正定下乡有两种交通方式。一种是坐车。县委、县政府有两辆吉普车,但除了出远门,习近平从来不坐吉普车,他把用车的机会让给了县里的老干部。另一种是骑车。习近平有一辆老式的凤凰“二八”自行车,这可是他的宝贝疙瘩。习近平与它朝夕相伴,一道跑遍了正定的村村落落。
滹沱河的南北两岸,杨柳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车轮滚滚向前,伴着习近平来来去去的身影。常年身着一身旧军装,脚穿一双军布鞋,斜背一个绿挎包,骑着一辆旧自行车,说话不紧不慢,谈心透着亲切——这是很多正定人记忆中的习书记。
说到自行车,习近平的这辆宝贝可有来头。到正定工作后,习近平第一次回京探亲,就通过火车托运带来了他在北京用的那辆旧自行车。
为啥不在当地买呢?当时自行车属于紧缺物资,需要凭票供应,虽然作为县领导,习近平完全可以领取一张自行车票,但是他主动放弃了这项福利,说是旧自行车骑着也习惯。其实大家都明白,他是艰苦朴素惯了,从吃饭穿衣各方面都能看出来,旧的能用,就不舍得用新的;私的可用,就不给公家添麻烦。
长年累月与自行车相伴,除了骑出了感情,习近平还总结出骑车的三个好处:一是锻炼身体,二是接近群众,三是节约汽油。他不仅身体力行,还把这种勤俭干事的观念向县里的同事广为宣传。
锻炼身体和节约汽油自然不用说,接近群众才是自行车最大的好处。尤其是下乡的时候,骑着自行车随走随停,可以多看看情况。习近平最关心农村的生产和农民的生活。贫困群众要解决温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发展生产。他到了公社,就向公社抓生产的主任了解情况;到了大队,就向大队抓生产的干部询问实情。除了问生产,他还经常问社员家里的情况。群众有困难,他想办法解决;群众有喜事,他为他们高兴。
在正定工作那几年,习近平就是骑着老“凤凰”,奔波在正定县的乡间田野。那时候正定县境内只有三条柏油路,下乡经常要走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但习近平丝毫不以为苦。
正定县当时有 25 个公社、220 多个大队。习近平在短短三年内,就这样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全县所有的公社和大队。
小小一辆自行车后面,隐藏着调研问政、扶贫发展的大学问。
1983 年 8 月,习近平(右一)到田间考察棉花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