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起义火线牺牲

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他们举起屠刀对中共党员与进步群众大开杀戒。为反抗国民党的屠杀,中共中央政治局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会议,决定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的武装。会后,年仅29岁的张太雷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8月10日,中央政治局又召开常委会决定成立南方局,并决定在周恩来等未到广东前,暂由张太雷、杨殷、黄平等三人组成临时南方局,会议还决定张太雷赴粤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武装起义。11月17日,粤桂战争爆发,粤系军阀张发奎将粤军主力调赴前线抗击桂系进攻,广州城内兵力因此空虚。鉴于此,中共中央决定立即组织起义,夺取广州政权。
从八七会议到11月初这段时间,张太雷难得有一段时间在上海与妻子共同度过。11月19日,张太雷邀请了周恩来、邓颖超等人到家小聚,大家都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倍感兴奋。张太雷充满激情地说:“恩来,我明天就要奔赴广州了。我相信,我们这次一定能够成功,在广州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到时候,我们就再来一次北伐,彻底打垮国民党新军阀!”周恩来闻言,举起酒杯说道:“广州起义一旦成功,我就马上组织上海的同志们南下,我们要集体给你庆功!”“预祝广州起义成功!”“革命万岁!”大家纷纷发言,共勉成功。第二天一早天还未亮,张太雷就起来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去广州。妻子说:“时间尚早,我让吴妈给你做点吃的。”吴妈是他们雇的女工,平日住在一起帮助照看孩子。“不用!人家忙了一天,第二天还得干活,不要吵醒她,我自己上了船买东西吃。”妻子又说:“那我起来给你做!”张太雷走到床前,抚摸着妻子的秀发说:“不用了!你平日里照看几个小孩已经很辛苦了!不过,我相信这样的苦日子很快就会到头了。一旦广州起义成功,我就接你们南下,在广州开启我们的新生活!”听闻此言,妻子只得看着他的背影——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背,右手提着一只箱子,跨着轻松的步子走出门去。这是一个多么乐观而又自信的革命者啊!可是他们谁也没有料到,这竟是诀别。
11月26日,张太雷在广州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会上成立了由张太雷为委员长,周文雍和黄平为委员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此前,周文雍只是中共广州市委委员,在这次会议上,张太雷直接提拔他为省委常委,并使其成为广州起义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张太雷非常有眼光,他不但发现负责工运的周文雍有着极强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更预判到周文雍领导的广州工人赤卫队将在起义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张太雷的决策是正确的。武装暴动开始后,数千人之多的工人赤卫队直接协助教导团和警卫团攻击东山、敌公安局、各区警察署以及广九、粤汉铁路等据点,在天亮前即占领了珠江北岸大部分地区和敌公安局大楼。在正式起义前一天,即12月10日,张太雷在有教导团参加的起义官兵誓师大会上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他说:“今天夜间,我们要成立苏维埃政府,你们教导团是革命的主力,你们要勇敢地战斗,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张太雷话音刚落,“广州苏维埃万岁!”“无产阶级革命成功万岁!”起义将士们呼声四起。
12月11日凌晨起义爆发,张太雷身穿军装,脖系红领带,带领参加起义的教导团及警卫团一部以及工人赤卫队五千余人向广州城内敌人盘踞的据点发动突然袭击。由于起义准备工作周密到位,因此,起义爆发后,起义军很快控制了广州大部分城区。攻占敌人固守的重要据点公安局大楼后,革命士兵在大门前竖起广州苏维埃政府的红旗。凛冽寒风中,红旗猎猎飘扬,宣示着广州的新生。
12月12日,广州起义进入第二天。当日中午,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庆典在丰宁路西瓜园广场举行,张太雷主持大会并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讲,他以洪亮的声音宣布:“同志们!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全场立即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参加大会的群众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场内场外锣鼓声响成一片。
广州起义的消息令敌人万分紧张,汪精卫、陈公博、张发奎立刻调集队伍展开反扑。他们以优势兵力向广州展开攻击,虽然起义军英勇奋战,但由于敌我力量对比异常悬殊,起义军终因弹药不济处于劣势地位。敌军攻占了起义军的很多阵地,并向起义总指挥部展开合围。在这危急时刻,张太雷决定亲上火线指挥御敌。1927年12月12日下午两点多,一辆插着红旗的敞篷汽车驶出起义军总部向大北直街奔去,那里枪战正急。车上坐着共产国际代表纽曼和这次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张太雷。车至惠爱西路,前面突然出现一群便衣,由于距离稍远,难以辨别其身份。其时,车行区域尚为起义军控制,因此缺乏经验的司机误以为这些人是起义群众,遂开车径直前行。孰料这恰恰是一支由工人中的败类组成、代号“体育队”的反动武装,他们专门混在起义军后方进行武装破坏活动。看见汽车上坐着数人,这些便衣工贼认定其中必有起义军头面人物,于是一声呼啸,散到路边举枪便射。张太雷猝不及防身中三弹,重伤倒于车内,司机与警卫亦中弹身亡。共产国际代表纽曼因有军事斗争经验,一闻枪声便匍匐车内,待枪声稍停,遂跃出车外顺利逃生。广州起义时在军委工作的一位领导同志后来回忆这件事时很惋惜地说:“太雷同志虽然是我们党内有威望的领导者,是一位好同志,但他是书生出身,缺乏军事常识,缺乏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就以他在12日中午出席西瓜园工农兵代表大会之后遇难这件事来说,对警卫工作没有注意,结果却给敌人的冷枪打死了。”虽然张太雷的牺牲令人们至为惋惜,但他作为一介书生敢于挺身而出担任广州起义的最高领导,在起义形势急转直下时敢于亲赴火线直接指挥战斗,无论如何,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值得后人永远学习的。临终之际,张太雷留给同志们的最后一句话是:“要和敌人战斗到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张太雷牺牲后,瞿秋白撰写《悼张太雷同志》一文,对其革命精神给予高度评价:“他的坚决与耐苦是一般同志所知道的”,“他死时,觉着对于中国工农民众的努力和负责;他死时,还是希望自己的鲜血,将要是中国苏维埃革命胜利之源泉。”
张太雷牺牲时,尚不及30岁!他为中国革命事业英勇牺牲了,但因他而起的雷声从未暂歇。从五四运动到广州起义,他所开展的政治活动、所写的文章、所做的讲演,特别是他领导的广州起义,都如惊雷般震动了那个饱经忧患的国家与沉寂的人心,严重动摇了反动统治的基石。中国历史上的空前巨变——广州公社的火花,就是由他亲自点燃而熊熊烧起来了。他的名字将永远同广州公社的光辉历史密切联系,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