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顺起义震动全川

1923年冬,杨闇公与吴玉章等20余人秘密筹建中国青年共产党。1924年1月12日,中国青年共产党在位于成都娘娘庙街24号杨闇公自己的寓所里正式成立,并出版机关刊物《赤心评论》。1924年秋,杨闇公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部长兼代理秘书。从此,他成为四川地区革命工作的重要领导人之一。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杨闇公在日记中写道:“以个人来说,觉得太苦了,不过我们不努力,又让谁来呢?”杨闇公身体不好,常患胃痛、头疼等病症,但他依然带病坚持工作。杨闇公曾说:“为了人民的事业一刻都不能松劲,我将来不是病死就是被反动派杀死,革命工作有什么休息可言啊!”即便是病情加重难以咽下饭食,他依然牵挂着工作:“不能食固苦,得食亦苦。吾人既生斯世,唯一目的是求怎样解决生活问题,尤其是群众的生活问题,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大使命。不能食时,是本身的苦痛,能食后,自身的苦痛虽减,而想及多数没有解决生活问题的朋友,心内的难过,比不能食时,要强烈数十百倍!唉!病愈了的责任,非奋斗不能达到。食饭是叫我完成这使命的呵!”
1925年春,经过组织批准,杨闇公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吴玉章受国民党中央党部委派回川改组四川国民党,杨闇公立刻与吴玉章等人建立联系并开始筹建中国共产党四川地方组织。1926年1月,杨闇公与吴玉章、童庸生等6位四川代表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杨闇公等人多次出席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商讨国共合作和在四川建立中共地方执行委员会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杨闇公还听取了汪精卫、蒋介石的报告,并以高度的政治敏锐觉察到国民党上层日渐右倾的趋势。听完汪精卫报告的当晚,杨闇公就在日记中写道:“对罗廷(指苏联顾问鲍罗廷)只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只字不提具体功绩。其用心还在于对中国共产党和苏联顾问的不满。从汪的这些态度看来,他的确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革命者而已,只要左右有人包围他,他就会不彻底了!”对于蒋介石的报告,他也在日记中写道:“蒋介石的那个报告,抹杀一切工农援助的事实,而表示自己太强,恐怕都是有用心的呵!……对这样一个别有用心的报告,竟还有人叫全体起立,让大家向蒋介石致敬,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1926年2月,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中共四川省委的前身)成立,杨闇公当选为书记,成为四川省党的主要领导人,负责整个四川地区的革命工作。中共重庆地委成立时,全川只有党员42名。这一时期,杨闇公的工作异常繁忙,他在日记中写道:“这几天忙得异常,晚间又睡得太晚,精神不济已极,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劳心劳力兼用,真是一件苦事。但我既确定了我的人生观,岂能对旧社会上的人低头,宁牺牲了一切不顾,非把恶势力打倒不可!”在杨闇公的领导下,党的力量在四川实现了快速发展。1926年9月20日,中共中央总结全国政治局势与党的发展时,逐一评价各地党组织的工作,高度赞扬杨闇公领导下的四川党组织工作,指出“川省现是最好工作之地,四川工作同志其刻苦奋斗的精神,更有为别省所不及者”。
杨闇公领导下的党组织富有战斗力,与他严谨慎重的工作态度密不可分。杨闇公在开展革命工作的过程中,特别注重选择志同道合的可靠战友,强调“不宜滥收同志”,“对人要考察过去的历史,和他目前的动作、人格。”他经常告诫大家:“今后当注意同志的学识,择优秀分子,为中坚的骨干,因群众运动,非有中坚人物不可。”他认为“将来要使团体支配人,不要人来支配团体”。“一个团体的精神全在工作的表现,并且在内部的人能否团结得坚固,对于这两点,后者较前者尤其重要。”鉴于斗争中出现的一些负面情况,杨闇公告诫大家“个人利益不要拳拳于心”,唯有时时处处服从大局方可赢得斗争胜利。由于他在考察同志、结交战友上始终坚持原则、保持警醒,所以能够做到知人善任、察奸防变。因此,他常常能够发现优秀的革命骨干。例如,对于刘伯承同志,他认为其“机警过人,并且很勤学的,头脑也异常清晰,不是碌碌者可比,又兼有远大志向,得与之交,我心内是很快活的”。“他真是天才,颇有见解,使此人得志,何忧乎四川。”“我已决意与他长久交好,因他堪当益友之列,并可同行于一个道路。”对于恽代英,他认为“此君谈话,很有一部分真理存在”,“非常注意向民间去工作,与我所主张的很相同。”对于罗世文,他认为“此人是本团的健者,很可造的”。同时,对于意志不坚的人,他也常常有所警惕。例如,对于陈子于,他认为其头脑中“充满了升官发财的欲念”。对于王国源,他认为其鼓吹的“实业救国”实是一场空梦,“全不懂社会的必然律和进化法则”。后来的革命斗争历程证明,杨闇公的这些判断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1926年11月,为配合北伐战争,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杨闇公、朱德、刘伯承三人组成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川军事工作,由杨闇公兼任军委书记,决定建立中共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当时,中共已在四川掌握了一部分武装力量,如驻合川的江防第二区司令黄慕颜部、驻顺庆的川军秦汉三与杜伯乾部两个旅、驻泸州的袁品文与陈兰亭部两个旅等。此外,共产党员李蔚如、邝继勋等在涪陵、彭县、崇宁、綦江等地也掌握了部分民团武装。12月1日,川军袁品文、陈兰亭部率先起义,占领泸州城,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川军第4、5路军。12月3日,秦汉三、杜伯乾亦率部起义。获知起义成功,杨闇公立刻会合刘伯承赶往合川,命令黄慕颜部开往顺庆。12月9日,起义军在顺庆果山公园召开誓师大会,刘伯承任总指挥。在此期间,杨闇公一面急令泸州起义部队向顺庆集中,一面致信武汉国民政府,为起义部队争取到国民革命军暂编第15军的番号。
泸顺起义的爆发震动全川。杨闇公领导下的重庆地委成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第一个领导大规模武装起义开展军事斗争的中共省级地方组织。参加泸顺起义的部队共约14000人,这是中共成立后第一次领导规模超万人的武装起义。就参加起义的部队人数而言,泸顺起义和此后的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比较起来也毫不逊色。而且泸顺起义是在四川南北两大城市同时举行,坚持斗争长达167天,是大革命失败前后中共领导的武装起义中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次。
通过泸顺起义血与火的锤炼,杨闇公领导下的中共四川地方组织的团结性、战斗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四川革命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