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革命奔走呼号

1911年初,萧楚女加入武汉新军,结识了一批资产阶级革命党人。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军旋即大举反扑,由于起义军架设在龟山上的大炮阵地被敌人破坏,守城的新军渐渐不支。危急时刻,萧楚女冒着枪林弹雨冲上龟山,把受伤的新军炮兵组织起来,炮轰清军,扭转了战场形势,打退了清军。但是,由于缺乏炮兵作战经验,萧楚女的一只耳朵在战斗中被震聋了。
辛亥革命后,湖北革命党人内部发生一系列争权夺利之事,甚至发生革命党为私利而煽动士兵自相残杀的悲剧。这一切,使得原本对资产阶级革命抱有极大期望的萧楚女伤心至极,他被“迢迢长夜何时旦”的苦恼困扰,认为“国家事已不可为”,遂退伍考入武昌新民实业学校,想研习农学走“实业救国”的道路。但是他的注意力很快转向政治哲学,他开始大量地阅读,废寝忘食,几至痴迷。有一次,他在读书,别人给他装上水烟袋请他吸烟,他接了烟袋却忘记吸,直到点烟的纸捻子烧着手指才发觉。
1915年开始,萧楚女经友人介绍开始担任《崇德报》主笔,又兼任《大汉报》编辑。他撰写了很多抨击专制政府、封建道德的文章,他的文笔生动泼辣,指出问题一针见血,在当时的新闻界堪谓一股清流,同事们有感于他的多才与高产,称他为“打字机”。他的文章常以“楚女”落款,从这时起,他才正式以“萧楚女”这个名字行世,在这之前,大家都叫他萧秋。“楚女”者,取意于《离骚》之“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朱熹《楚辞集注》认为此句中“女”乃“贤君”之谓。萧楚女生于湖北,他用“楚女”作笔名,是为表达自己的殷殷救国之情。
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逐渐扩大,萧楚女如饥似渴阅读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报纸,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前,他一直有抽烟的习惯,也有追求物质享受的思想。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让他的认识有了极大改变,他不再当“家中已经没有晚饭米”时,“对那无烟冷灶,筹划一旦找到了职业时,怎么样换花缎的皮袍面子?”也不再面对菲薄的工资时,“计算只有五六元寄给我那可怜的以青年守寡抚我成人的慈母时,还要抽出二百文来,买两盒盗牌纸烟”。1920年到1922年初,萧楚女先后在襄阳、宣城、芜湖等地任教。做教员,最重要的就是提升演讲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萧楚女每天一大早就带块镜子跑到山上,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把镜子挂在树上,对着镜子练习讲课。每一个表情、每一个手势、每一句话,他都看着镜子反复练习,务求达到最好的效果。由于刻苦练习准备充分,萧楚女上课特别受同学们欢迎,甚至常常有外校的学生慕名前来旁听。这期间,他每到一处便传播革命思想,发动学生反抗土豪劣绅,因此遭到反动势力迫害,被迫离职。
1922年夏,萧楚女经恽代英、林育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九十月间,萧楚女出任重庆联合中学国文教员。在重庆期间,他与卢作孚经常来往,并就时势及社会问题展开讨论。一次,在讨论如何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时,卢作孚说:“现在,列强势大而中国穷弱,我觉得不妨用微生物的精神,以慢性分解的办法来对付它们。这样,既可以逐渐转弱为强,又不至于引发激变徒使国人流血。”萧楚女听后,不以为然:“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侵华不止,及至今日已成泰山压顶之势。此种局面,岂惟微生物即可解决?我以为,非用炸弹的力量,一举将其摧毁,否则,我国人之命运将永不能得到拯救。”卢作孚听后,沉默片刻问道:“炸弹的威力固然强大,但炸弹却意味着牺牲与自我毁灭,又不知有几多人愿做炸弹般之自我牺牲?”“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即愿为此炸弹,以全救国救民之夙愿。”萧楚女的回答,让卢作孚钦佩不已。
1923年初,萧楚女又到万县四师任教。他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启发。有一次,他以“我这支笔”为题让学生写作文。一个学生写道:“我不指望这支笔能为我找到衣食,只要它能反映正直的人生,不亏名节,不违道以乱黑白,不屈己以悦权势。”萧楚女看后大为赞赏:“好!有志气!祈望你那毛锥子进一步鼓着勇气,挺起胸膛,把那一切害人虫套给群众颈项上的枷锁,拴住群众手脚的镣铐,压着人民心坎上的铁块,毫不容情地揭露出来,进行笔伐鞭挞。”又有一次,学生们上街演讲宣传抵制日货,但一家名叫“万申祥”的商行老板王二冲唆使店员殴打学生,原因是学生的演讲宣传影响了他的日货生意。萧楚女得知后,立刻一面向群众申明抵制日货的缘由,一面带领学生向县长请愿,要求惩处奸商。在学生及群众的压力下,县长下令拘捕王二冲,责令其赔偿学生损失。斗争的胜利,让萧楚女喜不自禁。欣喜之余,他赋诗一首:“楚地一丑女,布裙适自安。效颦何贱陋,卖娇亦羞惭;愿供贫窟食,不作侯门餐。拔剑出长铗,勇斗制强顽。”
1923年夏,萧楚女又来到重庆,任《新蜀报》主笔。在这里,还发生了一件趣事。因他常以“楚女”发表署名文章,有些男读者为其文笔折服,写信到报社向他求婚,更有人上门要求见面。无奈,萧楚女只好在报上登出启事:“楚女是个年近四十的男子,脸麻、背驼、多须、近视,并不是未婚的女性……”此事一时传为笑谈。

任《新蜀报》主笔时期的萧楚女
在《新蜀报》工作期间,萧楚女为反对封建迷信打了一个漂亮仗。当时,有一位叫唐焕章的封建秀才,自称是世界宗教大同会会长,妄称孔子“在陈绝粮”系自行“辟谷”的修行,又把人的粪便称为“草还丹”,愚弄百姓说吃了“草还丹”就会修道成仙。老百姓称其为“吃屎教”。当时,正值川中军阀混战,重庆大军云集,粮食紧张。唐焕章乘机在重庆设坛传教,声言入教者无须吃饭且可长生,不入教者则将在8月15日天摇地动大灾之日遭受上天惩罚。一时间,重庆人心惶惶,百姓们纷纷采购储备粮食以防天灾,奸商则乘机哄抬粮价从中牟利。萧楚女见此荒唐情形,甚为气愤。他在《新蜀报》开辟“社会黑幕专栏”,专门揭露“吃屎教”的荒谬无道。唐焕章及其信众非常不满,扬言要砸报馆、杀编辑。萧楚女不为所惧,反而在唐焕章宣称的大灾之日8月15日出版专刊,发表挞伐文章《请看“吃屎教”所谈的今天》,对其严词批判。恰好这一日风和日丽,于是“吃屎教”的谣言不攻自破。
1924年秋,中共中央任命萧楚女为四川特派员,负责领导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工作。10月,在萧楚女的领导下,“四川平民学社”成立,总部设在重庆,在成都、内江、南川等地设分社。由于组织严密、行动有力,“每逢有什么社会运动的时候,没有一次不是以‘四川平民学社’而负指挥领导之责的”。轰动全川的“德阳丸”事件就是萧楚女领导四川平民学社策动、开展起来的。1924年11月间,日轮“德阳丸”私运劣币来渝,并抗拒重庆军警检查,将四名谍查员推入江中淹死,同时打伤多人。重庆督察处逮捕日本船主,没收了劣币。日本驻渝领事馆得知后,颠倒黑白,反诬重庆方面破坏了所谓“领事警察权”,要求重庆方面赔礼道歉。重庆当局慑于日本的强横,接受了日本人提出的条件,消息传出,四川百姓群情激愤。萧楚女立即在《新蜀报》开辟专栏揭露事实真相,并领导成立“重庆外交后援会”,提出惩凶赔款、赔礼道歉等六项条件,表示“不达目的,绝不休止”。为壮大声势,萧楚女还组织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在群众运动的压力下,四川省政府被迫接受群众的要求,反对列强压迫的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1925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调萧楚女前往上海协助恽代英领导团中央的工作,同时参与编辑《中国青年》。8月,团中央又派萧楚女前往河南,协助负责中共豫陕区执行委员会的王若飞开展工作。在这里,萧楚女筹办起了《中州评论》,他自任主编,同时写了很多评论文章,对提高河南群众的思想觉悟与斗争水平起了很大作用。12月,为加强我党在广州的力量,中央调萧楚女、恽代英等来穗工作。在广州期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萧楚女先后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农民运动讲习所、黄埔军校等处工作。
从辛亥革命开始,萧楚女就开始为救国救民东奔西走;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他的工作更加繁忙,他一面高强度地工作,一面紧张地写作。就连敌人的报纸也不得不形容他是“字挟风雷,声成金石”,可以说这是对他昂扬斗争精神的最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