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站好每一班岗
备战已久。2020年2月15日早晨,我终于等来了出征的通知,作为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分队队员,我即将赴鄂支援。多年未归家乡,难免感慨,我愿尽己所能共抗疫情!
初抵武汉的夜晚,淅淅沥沥的雨水和萧瑟清冷的夜风,阻挡不了来自上海的热血沸腾。我们在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领队刘华、副领队李斌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分队队长樊民的带领下整理着各类物资,待到回房,已是凌晨三点。没有力气洗澡,没有心思说话,大家都是倒头就睡。而我因临时受命管理物资,不知不觉忙到了四点,睡意仍不甚浓。我拿出出发前女儿送我的画作,贴在了床头,希望我能不负女儿所望,早日得胜归家!

邓玉海展示女儿的画作
第二天一早,医疗队便开始了忙碌,一场场培训帮助我们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雪后初霁,阳光是那么明媚,风景如画的武汉三镇显得有些冷清,但雷神山医院的工地上却是热火朝天。等我们简单熟悉病区结构及院感流程出来时,整个雷神山已是灯火通明。而进去时的泥泞土路已经变成干净平整的沥青路,踩上去还有种热乎乎的感觉。
2020年2月17日,大家马不停蹄地赶往雷神山去接受病区物资。大批物资需要搬运,平常被父母捧着怕碎了、含着怕化了的女孩子也瞬间变成了女汉子!我们也顾不得什么,赶紧跳上卡车,加入“搬运工”的行列。
2020年2月19日,我们接管的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七病区正式开科!不足五小时,整个病区48张床全部收满了。目前西医尚无精准打击的弹药,中医的优势在于辨证施治,面对当前疫情,正是中西医结合大展身手的好时机!
我与姜恺医生主动报名了第一个夜班的值守。傍晚,我们提前赶到了雷神山医院,和还在忙碌的“袍泽”们并肩而战。待交班结束,我们穿好防护服,互相打气鼓励后,开始值夜班。这一夜,还算平稳,算是站好了第一班岗!清晨的阳光如约而至,有些晃眼,我们给48位患者取来了丰富的营养早餐。
微睁蒙眬的双眼,在返回驻地的公交车上不知已经耷拉了多少次,也不想去吃同伴帮忙领来的午餐,只想躺在床上好好睡一觉。可脑子里还浮现着病床上那戴着面罩吸氧的略显烦躁的老人,进来时动则气促,说话断断续续,不知现在如何了。那对夫妻是否依然焦虑?那对母女是否还在忐忑?醒来已是傍晚,同事们还在关心前方“战况”,翻看群内记录,似是开局顺利。顿觉精神振奋,略食晚餐。
我是一名湖北籍医生,来自湖北黄冈的我,母亲是武汉人,算是掌握了两地方言,在与病患交流时还能够帮大家做些翻译。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都有改善,不少人在查房时还向我作揖以示感谢。我作为中国医生,也作为湖北儿子,只是在为祖国、为家乡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查房过程中,我发现不少病患开始出现了胃脘痛、腹胀、便秘、食欲缺乏、胃灼热等消化系统的症状,这正是消化内科出身的我所擅长的。通常可以用西医促进胃肠动力药、保护胃黏膜药处理,如今采用理气健脾、滋阴润肠的中药及针灸治疗等,患者治疗后效果立竿见影。
开科以来,大家都仔细琢磨着中医药在疫情防治中的作用,我们一定能不负众望,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愿疫情早日结束!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