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陌生人的性命相托

缪璐在登记居民信息
初心只有化为行动,方能更加坚定。
因新冠肺炎疫情,武汉按下了“暂停键”,而白衣战士、警察、火神山雷神山建设者们……却被按下了“快进键”。于是,我默默地告诉自己:必须像他们一样,为守卫热爱的城市而战。
2020年1月27日,武汉市江夏区委组织部下发了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的通知,我第一批请缨下沉。从此,防疫宣传、协调物资、摸排“四类人员”、查验通行证、登记特殊对象生活需求、发放物资……构成了我的工作日常。这期间有不被理解的小情绪,但更多的是严防死守不退缩。
2月5日凌晨,我收到了一条求助短信,家住纸坊的张女士和其父母均感染了新冠肺炎,两位老人已经住院,而她一旦入院,孩子就无人照顾。我惊起,立即回电话了解她和孩子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孩子的血象和CT检查结果。彼时,隔离酒店还只能接收上级反馈的“密切接触”人员,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帮得了这个家庭,彻夜难眠……我开始四处联系,焦虑不安,整个人处于紧张状态。
下午1点多,收到好消息——小女孩住进了隔离酒店。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一个9岁的小女孩能否独自适应隔离酒店的环境?于是,在当天工作结束后,我便带上彩笔、书籍等赶到隔离酒店探明情况。当隔离酒店负责人告诉我,考虑到孩子的特殊性,已经安排1名工作人员关注日常,我悬着的心才算落地。后来,在持续联系中,我又发现该隔离点还有十几个青少年,便联系区实验小学的老师加入隔离点微信群,指导孩子们进行网课学习。
2月13日,又战方舱医院。早上七点多,看到江夏大花山方舱B馆即将开放,再次需要志愿者的消息后,我便要求带队前往。到达现场,分明是战时状态的“争分夺秒”,有电力改造的工人、有场馆设备调试的工作人员、有保洁、有后勤……新增区域的事务千头万绪,但每个人都肩负着为了城市而战的责任。我和十几个志愿者们一起搬床垫、搭床架、铺床……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了B馆一楼的铺设任务。与其说是我带着他们开展志愿服务,不如说是他们用行动让我更加坚定一个党员干部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信仰。我看到五十多岁的双胞胎兄弟累得靠在床边就睡着了;我看到瞒着老婆孩子出来当志愿者,家里打视频电话只能找没人的房间假装在上班的退伍军人;我看到怕赶不上志愿活动,提前一晚睡在车上的青年……他们平凡而生动。
3月1日,把防控做得再实一点。社区开始对去方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务工的人员进行排查。“如果方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务工人员存在风险,那医护人员进出小区如何判定无风险?”一个疑虑出现在我脑海。于是,我和同事将网格内所有备案的医护人员通行证进行整理,并面对面问询,确认持证人员工作区域是否有发热门诊,如有发热门诊是否有共用区域等。通过一系列排查,1名在区人民医院回收医疗废品的阿姨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只是保洁人员,不具备防护和消毒等知识,但她每天却需要在各个病区间穿梭,这会不会为病毒传播提供渠道?反复思量后,我立即上报,当天晚上,这个阿姨已经被妥善安排到医院指定地点住宿。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每个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和平年代把“对党忠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践行在平凡的工作中,是责任更是本分,唯有落实责任、继续前行。
(作者单位:共青团武汉市江夏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