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不断转移,初心始终不变
我是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医学资讯科的一名工作人员。2003年4月,在抗击“非典”那一年,作为现役军人的我,因工作表现突出,火线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7年来,无论战场时空如何转换,我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武汉“封城”,一切都进入战时状态,我所参与的扶贫工作也按下了暂停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吹响了战斗的集结号,发出了出征的动员令。我是一名军人,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时,我要冲在最前面。我主动和医院社会服务部主任周玉芳联系,要求回医院参加抗疫工作。周主任接到我的电话后向院领导汇报,院领导对我积极要求参与防疫工作表示了肯定,领导研究决定安排我到雷神山医院筹备组报到,参与医院前期的建设筹备工作。我收拾行装,迅速从脱贫攻坚第一线,转战到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2020年1月30日下午5点赶到雷神山医院,成了雷神山医院的第一批筹建者。
雷神山医院建设是一场生死时速的战役。当天晚上,筹备组开会,要求在短短7天建成一座国内首屈一指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医院并开始收治病人,这是最高的标准、最紧也最急的工期,也是党和人民最迫切的期待。
前期我主要负责设备器材的接收和协调安装。医院早1分钟交付使用,就可能多挽救1名患者的生命。在筹备建设期间,我每天工作时间从未少于17个小时,不仅需要向各供应商确认设备物资到达情况,还要协调安装设备,各项工作衔接得有条不紊,完成时间精确到小时。为了将药库在医院开业前布置到位,我和赖永继博士花了两天时间将15车药品全部转移到药库。

徐小明(右一)和辽宁援鄂医疗队邵忠主任在探讨新的诊疗方案
医院开业运行前夕,得知各病区病房内需要的2000个开水瓶尚未采购到位,我又主动联系在中商平价工作的朋友,打算在他们那里采购一批开水瓶。而朋友得知我正在参加雷神山医院的筹备建设工作后,立刻请示了中商集团的领导。领导表示,疫情当前,作为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中商集团义不容辞的责任,理应在防疫阻击战中发挥国企本色,多做贡献。于是,15万余元的采购订单变成了捐赠清单。目前,雷神山医院使用的开水瓶全部由中商集团捐赠。
当医院筹备工作基本完成后,我又接到了新的工作任务,参与协调病人入院和出院等工作。2020年2月8日晚8点,雷神山医院迎来了第一批住院患者。由于送来的全是确诊患者,说心里一点不紧张那是假的。大家都非常紧张,但不知怎么,可能是太忙了,我也就忘了害怕。我主动要求担负起引导120救护车到指定病区下车入院工作,从主干道引导到病区入口,中间衔接好每一个环节,确保患者收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32个病区相继运行后,紧张的疫情上报工作也接着开始了。为确保上报数据及时准确无误,有时需要反复核对,经常统计到凌晨才能完成。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对我们所有人的体力精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渴了,就喝口水;困了,就打个盹。经过我核实上报的所有数据,无一差错,我因此受到院领导的高度赞扬。
时至今日,我从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转战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已40余天。看到一个又一个生命从死神怀抱里挣脱出来,看到一个又一个病人在这里治愈后出院,所有的辛劳、压力、风险、汗水,都烟消云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和雷神山医院2400余名战友们一起奋勇向前,继续打好抗击疫情武汉保卫战,我希望用自己的双手,为赢得战“疫”胜利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武汉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