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孩子的第一声“妈妈”
2020年3月26日,是我和爱人抗疫的第89天,也是我俩结婚4周年的纪念日。已经有64天没有回家,我和他抽空请了半天假,把大号纸尿裤送回去。
当天下午两点钟,我们全身换洗干净回家了,但只能站在门口看看老人和孩子。我发现爷爷怀里的小宝宝看起来高了胖了,能咧嘴眯眼笑。她除去一开始的愣怔和犹豫,逐渐适应了站在门外逗她笑的我们这两个“陌生人”。虽然戴着口罩,64天没抱过她,79天没陪她入睡,但我想,她应该还记得我们的声音。

刘露的女儿(视频截图)
“妈妈”,宝宝突然望着我喊出了第一声妈妈。我顿时泪如雨下,心情难以平复。虽然曾经在视频通话中,我听过她咿咿呀呀,但像今天这样流利、顺畅的发音,还是第一次听到。低头的瞬间,我瞥见公公在拭眼角的泪水,看到他和婆婆两位老人日渐消瘦的身形,我能想象得出他俩哄睡宝宝的每个不眠之夜,能想象得出宝宝哭闹时他们忙乱慌张的样子,以及宝宝能开心吃饭了他们乐此不疲的瞬间……因为他们,我们才能毫无牵挂,一往无前;因为他们,我们才能心有盔甲,勇抗疫情。回想起“不在家”的这64天,我突然觉得,对孩子和老人,我们亏欠得太多。
2019年12月20日,孩子5个月,我结束产假当起“背奶妈妈”,本以为那会是工作和生活双重幸福的开端,可随之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这一切。每天不断增长的确诊病例数、病亡人数,各种不好的消息让我心生慌张。望着怀里甜美酣睡的宝宝,我想过退缩,也有过胆怯,但脑海中回放着入党时的情景,耳边总有个声音:你是医务工作者,更是党员,有责任与义务去守护这座城、这群人,只有和同事们一起去战斗,才不会后悔,不留遗憾,对得起入党时的初心。是的,我站在了疫情的中心,我没有手术刀,不能救治患者;我没有燕尾帽,无法护理病人;我没有修理工具,保障不了各种设备……但我有笔有手,可以将我的“战友们”写下来,拍下来;我有力量,可以为大家搬运、发放物资;我有精力,可以主动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我能做的也许有限,但我始终在努力,努力让医院的同事心里更有爱、眼里更有光,让他们的每一分努力都能被看见!所幸,我做到了。虽然曾因工作站立时间太久,强度太大,双腿一度疼痛难忍而无法行走,但有了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有以张定宇院长为代表的“战友们”各种先进事迹的鼓励,我坚持了下来,工作也许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但也总算问心无愧。
我无数次幻想战斗结束后抱起孩子的那一刻,但今天这声意外的“妈妈”,让我感激自己没有错过这一次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现在是非常时期,顾不上小家,对老人、对孩子、对家庭的歉疚,我和爱人都先记着,等我们回来再加倍补偿!
盼望疫情早日结束,“战友们”平安健康,我也能好好陪伴家人,一起走向明媚有爱的春天……
(作者单位:武汉市金银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