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根本路径论略

胡锦涛提出,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大学生心坎上”
,这给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既要用好传统好方法,又要不断地创造新鲜经验。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综合性等一系列的难题,需要在继承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新时期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根本路径。
一、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理论知识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势必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全面提高。对此,江泽民曾经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
教书与育人,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
(1)教好书。教书是大学教师的天职,教好书是一个大学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学识渊博、业务精湛、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一定会受到大学生的崇敬和信任,大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要教好书,就要让大学生主动学习,把课堂还给大学生,让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大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大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是排斥教师讲,而是要精讲,创造性地讲,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学校也要为教师在时间上、物质上创造条件,处理好日常教学与继续教育的矛盾,针对学校的专业特点,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选好内容,开班培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技术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育好人。不断强化“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理念,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摆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要着力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上下功夫,二是在培育教师职业精神上下功夫。应引导大学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学风,以孟二冬为榜样,形成教书育人的崇高风范、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关爱大学生的真挚情怀,做教书育人的楷模。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俗语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亲身示范是激发大学生的最佳方式。“教师在干,大学生在看”,以身作则就是无声的教育。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二、坚持教育学生与教育自我相结合
教师的主要任务与职责是教育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但是要教育别人,自己必须拥有更多的知识,俗话说,你要给别人一杯水,你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且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
(1)教育学生。教师对大学生应以诚相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不可不结合实际空口说教,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大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要一味责怪,应从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教育,用尊重大学生的爱心、诚心换取大学生的理解。爱大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大学生,就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大学生,就要不放弃每一个大学生,就要宽容每一个大学生,就要理解大学生,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爱大学生,要严而有度,要体谅大学生的苦衷,要站在大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想大学生所想,急大学生所急,不伤害大学生的自尊心。先给大学生讲清道理,然后严格管理,让大学生知道老师这样做是为了他们好,无严之爱是害,严爱结合才是爱。要爱中有严,爱而有度。严格的爱,鼓励的爱都应该有,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由于受旧的教育方式的影响,有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习惯于“我说你听,我灌输你接受,我安排你落实”,这样容易造成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对立情绪和隔膜状态。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心下移,与大学生打成一片,心贴心与大学生交朋友,站在大学生的角度,替大学生着想。少讲大话、套话和官话,关心大学生思想上的进退、学习上的进步、精神上的需求和生活上的苦乐,用真情和亲情去打动大学生。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以高尚的情操、丰富的学识影响教育大学生。只有这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有针对性,也才能够取得实效。
(2)教育自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就会面临落伍的危险。时代发展要求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知识面要广,而且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知识是做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资源,利用好这种资源,就能够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域,有利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形势下打好主动仗,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及时融入教学和研究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统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解疑释惑的重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引导当代大学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时代大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对“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与方向。邓小平强调,“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要注意培养人”,“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我们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江泽民强调,当代大学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希望当代大学生“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人才”,当代大学生要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胡锦涛也强调,“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牢牢把握自己命运、不断开辟美好前景。说到底,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尤其必须造就一支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因此,要重视课堂教育,系统讲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创新理论,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要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胡锦涛希望当代青年“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要着力改革学年学期设置,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规定学时学分,使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大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两周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着力完善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在企业、部队、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着力加强组织引导,把社会实践与就业结合起来,与单位选人用人结合起来,与服务西部、建设西部结合起来。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参与班集体、社团、生活社区、网络虚拟群体等方面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按照各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给予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当代大学生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张开嘴能说,拿起笔能写,卷起袖子能干活,关键时候能顶得上的人才。
四、坚持推进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所引起的人的思想变化而开展的工作,它能够化解矛盾,统一思想,稳定队伍,坚定信心。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要着力从具体问题抓起,积极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体活动环境,要着力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初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发展和大学生思想认识活动规律与特点的新认识,要坚持贴近大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体制、机制、方式以及方法的创新,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解疑释惑、以理服人、教育引导大学生,又排忧解难、以情感人,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具体实际问题。要着力加大对品学兼优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助学奖励力度和贴息力度,加大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力度。要着力培育和建设更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继续采取优惠政策,选调优秀毕业生到西部工作、到农村工作、到社区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善于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存在的问题做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敢于正视在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破除讲问题砸“牌子”、亮家丑丢“面子”、揭短处失“位子”的思想;要透过大学生的一些表面现象看他们的本质,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只用一个方法去看,以偏概全;要科学地分析和思考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及时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问题当作推进工作的突破口,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会有所创新,取得实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体现亲情,体贴大学生,多一点尊重,少一点强制。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放下官架子,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大学生。
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不能忽视教育引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大学生中,有一些人因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出现沉默寡言和封闭的倾向,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对这种大学生必须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引导、沟通,并给予实际的帮助。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以大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尊重大学生,关心大学生,深入到大学生中,倾听大学生的呼声,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深入社会实践,利用暑期和寒假,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真正做到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工学交替,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五、坚持推进教育方式多样化与提高管理水平相结合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积极推行个性化教育,为大学生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课堂环境。在教学手段上,要重视对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及时将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技术运用于教学中,加速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这是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问题让大学生自己去解决,规律让大学生自己去发现,方法让大学生自己去寻找,结果让大学生自己去探究。
加强学校宣传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管理,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与影响。加强对哲学和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体制和后勤社会化的模式下,高校管理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努力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要明确管理目标,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了解管理对象,掌握管理方法。加强治安管理,建立良好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加强大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社区的管理,在科学、严格的管理和细致入微的服务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为了使这项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就要善于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不断探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永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