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那些高尚的“投机取巧” |
投机取巧这个词向来被视为贬义。然而在这篇文章中,投机取巧意为找准机会、善用技巧,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投机取巧在这个语境中变成了百分之百的褒义。
这篇文章主要讲如何与领导进行高效的一对一谈话。这里说的领导,多数情况下是你的直线汇报领导。定期与领导见面,汇报工作,听取反馈是下属的天职。所以“投机取巧”的第一条铁律是积极主动与领导进行高效对话。
与领导高效对话中的“投机”
●主动约见
在年初的工作计划中,应该和领导达成共识,根据工作性质,与领导协商好一对一谈话的频率。对于善于用日历来安排工作节奏的领导,你可以提前把未来一年的一对一会议记在Ta和你的日历上,让双方脑子里都有了“一根弦”。
在日历上给一对一会面占好位置,就给了双方一个共同的约束。如果领导没有按照日历工作的习惯,那么你需要在日历里面给自己设提醒功能,每过一段时间就去约见领导。规律性地与领导见面,是给自己树立品牌,获得成长机会的重要渠道。
通常获得重用的人才,都是经过第一步被领导熟悉、第二步被领导深入了解、第三步赢得领导信任、第四步获得领导重用这四部曲的。从这个角度讲,规律性地见领导是给自己创造表现机会的窗口,也是积极争取资源,使工作维持正循环的有力手段。
如果是重要会议,建议提前给领导发个消息,把要谈的事情列个简单清单,让领导心里有数。如果对方是有一定级别的领导,通常是通过助理安排会议的,与领导助理维持良好关系是一个考验情商的事儿。不论对方级别如何,都应与人为善,做个让别人不好意思不帮你的人,是真正的让人舒服、让自己得利的高情商达人。
●会面也要随机应变
你只是领导的下属的几分之一,领导通常比你忙。
如果你想及时见到领导,应看准机会,灵活地利用小时段。比如,当领导离开办公室去往另一座楼开会,你恰好有件短平快的事情需要请示,这时可以果断地跟上去,问问领导是否方便、是否允许你边走边谈。如果你能在一两分钟内把一件事情说利索,完成任务的同时还可能给领导留下一个干脆利索、干活麻利的好印象。
再比如,你和领导提前约了会,但领导当天正外出开会,人在几公里之外,不能按时赶回来。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你的事情对时间有要求,就应尽快和领导商量,你赶到领导开会的地点去等Ta,Ta可以会议结束就谈你的事儿。这种做法释放出两个信号:一是你对工作主动认真;二是你尊重领导,能按照领导的行程调整你们的会议安排。只要可能,领导通常都会挤出时间满足你的要求。
●谈话备课,随时准备好精华版
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和领导约了40分钟,结果进门领导就告诉你:抱歉,我只有20分钟了。这时你需要根据原本要谈的五件事的轻重缓急而做出取舍。
其实,在与领导见面前,应该有个习惯,做个5分钟的备课,把今天计划谈的几件事列个优先次序,并在脑子里准备一个精华版,先拣重要的、紧急的事件说,根据现场谈话情况决定是讲完整版还是精华版。
因为即使没有上面的这种会议时间被砍一半的情况,也可能会有领导临时接到紧急电话,或者被Ta的老板临时抓差的情况。若你的见面时间打了折扣,而你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还没讲完的话,此次会议的效率就被打折了。
●注重干货,减少没事找事的纯聊天内容
我看到过一个报道,领导最头大的几件事之一,包括下属汇报时不能一针见血,东扯葫芦西扯瓢,半天抓不到重点。相反地,领导觉得最有成效的与下属的一对一谈话,是那些让他们学到了新东西的谈话。领导虽然可能比你见多识广,知识层次也可能高一些,却仍会欣赏你带给Ta的新视角、新技术、新进展。
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把与业务相关的市场信息以及行业动态分享给领导,你收获领导指教的同时,也为领导做了反向导师,多数领导会感谢你这种求知欲强以及市场敏感度高的下属。这种互相学习的双向互动,是增进信任的催化剂。
有些时候,家常式谈话会拉近与领导的距离,这的确不假,但需要掌握好分寸,分享工作干货的时间应是压倒性的。任何一个上进心强的领导,都不会有太多时间和你闲聊天,而你若对工作不相关的内容太过津津乐道的话,只会让人质疑你的专业性和对工作的投入度。
上面的几条是与领导有效会面的务虚层面的建议,可以算是投机取巧中的“投机”部分,也就是把握机会并优化,把会议成效最大化。下面讲几个顺手可做的技巧,算是“取巧”吧。
与领导高效对话中的“取巧”
●把要点做笔记
这条貌似很小儿科,但怎样做笔记以及记什么却是有含金量的。笔记的功能是备忘。领导的反馈、达成的共识以及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属于笔记重点。
领导吩咐的事格外要记清楚,并以最快的速度跟进后,及时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反馈。因为有笔记,此次达成共识的行动方案便有据可查。下次见面时,应把进展或结果及时向领导汇报,这些都是沟通闭环的靠谱表现。
●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汇报,哪怕是坏消息
重要的事情需要让领导及时知道,哪怕是令你打怵的坏消息。这一点很重要。没有哪个领导喜欢意外,你更不希望领导从别人那里听到你工作范畴内的不利消息。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你搞砸了什么事领导会不知道。
领导的关系网比你密比你广,即使你不愿意说,总有人比你愿意把消息透露给你的领导。如果你掖着藏着坏消息不说,领导有可能认为:一定是你做错了什么,你想私底下做点什么而蒙混过关,错全在你。而如果你选择把坏消息这个“结果”告知领导,并把前因后果以及你正在采取的措施加以说明,领导即使恼火,通常也是暂时的,更多的是会帮你出些主意,帮你把问题解决得更快更好。
毕竟你的问题如果不解决,也会变成Ta的问题。领导从你这儿得知坏消息后,心里有数,当别人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去Ta的面前揭你短的时候,领导会帮你澄清一些事实,避免此事的副作用进一步扩大。
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与领导的信任是建立在不断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所以自己越少瑕疵越好。其实,让领导看到你所经历的一些挫折,以及你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的成长,让领导有机会在这个过程当中给予你指导,其实也是领导获得成就感的一种方式。好比同甘共苦过的夫妻关系更稳固一样,共同经历过顺境和困难的领导与下属所建立的信任关系日久弥坚。
●借领导的聪明脑袋
和领导的一对一谈话,不仅仅要解决问题,把工作向前推进,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学习。通过谈话提高自己的段位。
领导之所以能做到领导的位置,通常有些过人之处,虽然你还没有能力去发现它们。所以,要通过谈话的机会向领导偷师学步。你至少有两件事可以做——
第一,不清楚的地方要问清楚,切勿不懂装懂。当面澄清,远比按照自己模糊不清的理解去执行,结果事后发现与领导的期望值相去十万八千里好得多。
第二,拿自己的一个方案换领导的一个方案。都说“请示工作要给方案”,让领导做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如果你的方案不错,领导在通常情况下,为了省时间,都会说:“我看行,去做吧。”这时你的额外收获是零。
若在此基础上,试探性地问领导:“您有没有更好的方案?”或者问:“如果换了是您,会怎么做?”多问这样一句话就获得一个额外的学习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你学习的不一定是方案本身,而是领导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你没站在领导的高度,如果没有Ta给你点拨,很可能你一直都站在现在的高度去看问题,Ta点拨一下,你可能获得一个自己思维拔高的机会,所以善用每一个和领导沟通的机会,通过虚心发问来获得向领导学习的机会,这样你就向领导的段位更靠近了一点。
关于与领导的沟通,可参见《想与领导高效沟通?实用8招帮你制胜》一文。这篇文章从另一个角度重申,你可以带着这些思路,把与领导的沟通放入你的工作总结之中,积极寻求反馈,这会增加你的工作效率。很多时候,仅仅工作做得好是不够的,说得好、沟通得好同样重要。在沟通方面,适度的“投机”和“取巧”可以帮你事半功倍。
总有人会说,我的领导那叫一个“渣”,什么都不懂,就会瞎指挥。如果你不幸把自己归入此类,我问你:你有没有勇气和本事离开Ta另谋高就?
如果有,放下抱怨,立即行动;如果没有,说明你的自信和市场竞争力还需修炼,也可能是你对领导的判断有偏差。即使真的不幸落在个差领导手中,在被“蹂躏”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收获,至少变得“耐撕”,同时真正理解对人“Nice”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日后你自己当领导时的精神法宝。
当然,在渣领导手下不宜待太久,需要向朋友中段位高一点的达人寻求帮助,尽快离开。但是无论你走到哪里,与领导高效沟通永远都是个需要面对的问题。职场这一站不成功,要想办法调动自己身上所有的积极因素,争取在下一站获得好运气。而你会发现,好运气往往青睐的是用心的人。
所以说,所谓的投机取巧,实则是加倍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