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工厂时代的到来

1769年被唐纳德·卡德韦尔称为奇迹之年,它通常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的开始。 1 如上所述,理查·阿克莱特和詹姆斯·瓦特也就是在这一年为他们的重要发明申请了专利。但工业革命起源的时间其实可以追溯得更久远,工业革命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与工厂制的演变同步。工厂制出现的确切时间还不明晰。安德鲁·尤尔(Andrew Ure)在1835年的《工厂哲学》( Philosophy of Manufactures )中首次给出了工厂制的定义:“许多成年的年轻工人在中央权力的持续推动下,以自身的技能殷勤管理着一系列生产机器的联合行动。” 2 第一个法定的定义可追溯到1844年,它可以被解释为“在建筑物和房屋的附近或内部,使用蒸汽或其他机械动力来移动或操作机械”。 3 换句话说,追溯工厂制的起源就是在追溯用机械力驱动机器在生产中的应用。取代工人的机器出现后,现代工业终于到来了。
为了更容易理解工厂制,我们最好把它与早期的生产模式进行比较。18世纪初以前,英国的主流生产体系仍然是家庭生产体系。经济史学家保尔·芒图(Paul Mantoux)描述了工厂兴起之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这在说明工业革命的变革意义方面非常有启发性。家庭生产体系中的一般工匠们生活在窗户又小又少的村舍中。一栋房子常常只有一个房间,它既是生活场所又是作坊。为了腾出空间(比如留给织布机),房间里几乎没有家具。劳动的安排也很简单。如果工匠的家庭有足够多的成员,就能细分操作,完成所有事情。比如妻子和女儿们负责转纺轮,儿子们负责梳理羊毛,丈夫操作梭子。也有工匠会雇佣其他技工,但受雇的技工们通常和雇主同吃同住,并不会将雇主看成不同社会阶级的成员。雇主控制生产,而且不依赖任何财务人员,因为他拥有原材料和必要的工具。他的部分生计来自土地,手工业通常只是一份附带的工作。自中世纪以来,生产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家庭产业的产出增长缓慢但很稳定。随着市场变得更加一体化,商人成了工匠们不可或缺的中间人,他们帮工匠把产品出售到英国各地和海外。工匠们生产的布匹通常未经加工或染色,因此商人们需要进行最后的加工才能把商品拿到市场上销售。因此商人必须雇用工人,由此也就身兼批发商和制造商两种角色。工匠们仍以独立承包商的身份住在乡下,但他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批发制造商。如果庄稼收成不好,他们可能无法更换一些工具和设备。意识到了这种困境的批发制造商们开始提供生产工具。曾居住在乡下的独立承包商(工匠)开始被雇用,定期拿工资,他们聚集到了批发制造商居住的镇上。换句话说,人们逐渐失去了对生产方式的所有权和对工作进度的自主权。卡尔·马克思所说的工人阶级出现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缓慢而持续的分离标志着工业化进程的开始。从17世纪末开始,这一分离过程并不平稳,但它席卷了整个国家。在约克郡,工匠的独立性几乎未受影响;但在布拉德福德,富有的商人们控制了工业。但任何地方的生产方式都还没有改变。机械化还未开始。 4
为什么机械化一开始,工厂制就出现了呢?上文提到,国际贸易的兴起和民族国家间竞争的加剧,使得技术保守主义更难与政治稳定相协调。英国工人工资的上涨意味着国家必须用机械化来保持贸易竞争力。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那些把商品销往海外的制造商们有了降低劳动成本的动机。竞争的加剧推动了人们允许工厂机械化的政治意愿。此外,制造商们运用金融手段,用昂贵的机器代替了工人。最重要的是,从经济和技术层面上讲,只有工厂环境才能满足这些条件。一些设备需要在大工厂中才能运转,对工人的小屋来说,这些机器太大,也太复杂了。蒸汽机、炼铁炉、捻丝机等机器都需要厂房。 5 工厂制的发展是一个技术演变的过程,它是由经济和政治动机支撑的机械化所带来的。如上所述,虽然工厂制出现的时间通常可追溯到18世纪60年代末,但工厂出现得更早:1718年,德比郡一栋五层高的建筑里有一家丝绸厂,大概300名工人受雇在这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