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强。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
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的干部相对年轻,如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 56 岁,邓小平 45 岁。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中国留学生时说:“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1953 年 6 月 30 日,他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中说:“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青年人不比我们弱。老年人有经验,当然强,但生理机能在逐渐退化,眼睛耳朵不那么灵了,手脚也不如青年敏捷。这是自然规律。要说服那些不赞成的同志。”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
“优秀年轻干部既要数量充足,又要质量优良。”
这些指示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和年轻干部成长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好干部标准,破除唯年龄偏向,改进后备干部工作,优化干部成长路径,推动落实常态化配备目标,年轻干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70 后、80 后乃至 90 后的年轻干部成为干部队伍的主体。他们的突出优点是有知识,充满活力,但不足之处是缺乏实践磨炼,经验不足,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年轻干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要求加强年轻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年轻干部成长,既需要自身努力,也需要组织培养。关于组织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着眼近期需求和长远战略需要,培养选拔一定数量规模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注意培养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领导干部。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还要让他们经受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的磨炼,把重担压到他们身上。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各级党委要把关心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加强长远规划,健全工作责任制,及时发现、培养起用优秀年轻干部。”
这里实际上提出了培育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五种方法或者五种招数:第一招,需求定数量,即着眼近期需求和长远战略需要,培养选拔一定数量规模的优秀年轻干部;第二招,事业定素质,即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注意培养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领导干部;第三招,压担子,即让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在吃劲岗位、重要岗位上磨炼,把重担压到他们身上;第四招,大胆用,即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第五招,扛责任,即把关心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加强长远规划,健全工作责任制,及时发现、培养起用优秀年轻干部。这些方法落实到年轻干部身上,在于提高素质,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时代的优秀年轻干部既要数量充足,又要质量优良。数量充足,总的来说,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近期和长远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年轻干部,使其能够满足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满足干部队伍更替的需要,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质量优良,内涵十分丰富,概括来讲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二是符合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年轻干部标准;三是忠诚干净担当,对党有忠诚心、对人民有感恩心、对事业有进取心、对法纪有敬畏心,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四是专业素质,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建设一支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建立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年轻干部队伍,关键是坚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也是年轻干部的标准,年轻干部不仅担负着现在的任务,也肩负着未来的使命,还面临着新的要求,主要是六条标准:一是政治标准,必须对党忠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二是能力标准,必须有足够本领来接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三是工作标准,必须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四是担当标准,必须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五是作风标准,必须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六是修身标准,必须强化自我修炼,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能力标准既是六条标准之一,也贯穿于其他五条标准之中。锻造符合这六条标准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