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之路,自此打开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改革开放坚持了在党领导下的协同式发展模式、坚持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间的辩证统一、坚持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融合式发展道路并坚持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最终走出了独具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9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系统且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一致认为在过去多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复杂局面中,中央政治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加强战略谋划,增强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进而全面深化了改革开放,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另外,十九届四中全会同样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一方面离不开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相结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相结合、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相结合、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结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灵魂主线,是我国当下处于重大历史变革过程中的所亟须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思想指导,具有客观必然性。因此,深入总结过去40余年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不仅有助于厘清过去经济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的原因脉络,也有助于明晰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对于我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如何实现下一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开辟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模式,达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经济建设成果的目的而言,极具战略性意义。
(一)坚持党领导下的协同式发展模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9年后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之旅,虽然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其实面临着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对此,只有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站在整个国家的高度,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调动起全社会各行各业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积极性,才能解决改革开放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消除由发展而产生的众多制约。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元化,不同地区间较大的文化差异、资源禀赋差异以及经济建设基础差异等极大地掣肘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国的经济建设在总体上面临着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缺乏全局性的长远规划,基本都以自我发展为中心,而这种散乱式的发展模式将造成整个社会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党中央虽然站在一个国家的高度,以长远和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规划,但常常与地方经济的短期发展目标所“不兼容”。对此,只有统一听从党中央号召和指令,才能促成全国上下一盘棋,不仅能集中全国资源优势促经济,而且也能有效发挥地区间的协同发展效应,进而最大化地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世所罕见的巨大成就,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够大幅度提升,离不开党中央的统一领导。
除了受党的统一领导,党领导下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同样重要。由于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以及生态条件等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国改革开放的另一重要经验,就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开展经济建设的同时需要顾及不同地区的先天发展禀赋,充分调动地方经济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党领导下的协同式发展模式,即是要实现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各地方经济建设积极性发挥的有机统一。也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我们党的领导优势、政治制度优势,并以此优势推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激发地方经济建设积极性,最终在引领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持续完善本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下一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间的辩证统一
政府和市场一直以来是经济学领域较为核心的议题,同时更是我国40余年来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物资相对匮乏,我国主要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虽然发挥出了较强的调控力,能集中全国力量干大事,但是却严重削弱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但是如果一个市场没有政府的干预,纯粹靠市场本身的力量对资源进行调节,这个市场同样会面临着在遭受外部冲击或系统性风险时难以快速回调抑或难以回调的问题。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总结的一个重要经验即是要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间的辩证统一。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历程中进行了长期且有效的探索,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从“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入、日益丰富。
总体而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也即政府不能否定市场自发式的资源配置作用,市场也不能否定政府的市场调节作用。而这种辩证统一,一方面要求政府的有为,也即当市场能自主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时,政府不会介入,而当发现市场受外部冲击或发生系统性风险事件而导致依靠市场本身力量难以快速回调至正常状态时,政府就会及时介入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求市场发挥有效作用,这种有效作用就是要建立在公平、公正以及透明的市场竞争机制之上,而这种市场环境或机制的营造,同样需要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可见,要想实现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缺一不可。
(三)坚持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融合式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往往被认为是固定的发展搭配模式。早期的苏联政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社会资源均需要各级政府进行调配,虽然在一些重大项目上取得了成果,但是低下的资源配置效率催生了腐败、歧视以及物资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此,邓小平同志就有一句名言“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两个“不等于”论断,这为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采取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融合的经济发展模式排除了障碍。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体现了科学性,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经过过去40余年的不断摸索,我国已经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长处,又有效地克服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两极分化、经济危机等弊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个经验同样告诉我们,在今后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如何处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关系成为摆在面前的急迫问题,这关系到我国将建立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公有制在比较长的时期一直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非公有制经济遭到了排挤和压制,这极大削弱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匹配性。对此,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提高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公有制经济虽然不再是唯一的所有制形式,但是却在事关国民经济命脉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引领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而非公有制经济则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补充,不仅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优化了社会产业结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丰富了社会财富和物资,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要,是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同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有力地调动了各类经济主体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释放了经济活力。
(五)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推进
经济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能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而保持或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对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不能只讲经济不讲生态。在人类过去的漫长发展史中,尤其是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人类越发面临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的系列问题。对此,要想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真正过上青山绿水环境下的美好生活,就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清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规划制定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1979年开始,我国将每年3月12日确定为植树节,同年开始营造三北防护林。1983年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确立环境保护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在1996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中进一步提出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举的可持续发展思路越发明晰。而在之后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及2005年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等系列重要文件和会议中,人和环境的和谐共处成为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是生态文明思想,也即要求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举,以生态文明建设促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设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红线”概念,优化了东中西部地区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且切实改变了不合理产业布局、能源结构以及资源配置方案,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同步推进了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明确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是过去发展获得的宝贵经验,同时也是今后发展必须秉持的理念。对此,为了建设美丽中国,顺利实现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就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